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重點知識點

高中政治知識對於文科生來說不好掌握,因爲政治這門課程需要我們掌握的知識點衆多,你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文化生活的知識點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備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重點知識點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識

我們的民族精神

1. 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進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愛好和平:爲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勤勞勇敢: 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鬥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鬥成爲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4)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澱爲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爲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恆的精神力量。

3. 愛國主義

(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建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 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靈魂。

5.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弘揚民精神可以爲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並確保經濟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爲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爲表明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西方敵對勢力不願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面對這種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爲重要和迫切。)

(4)啓示與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人人都應該成爲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識

一、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創新

文化

創新

社會實踐的

決定作用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文化創新的

反作用

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

文化自身

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在時代的高起點上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

理論依據: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

①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②認識反作用於實踐: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2.文化創新的主體

文化創新的主體

主體

人民羣衆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要求

充分認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時代意義……才能創造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文藝工作者≠人民羣衆,“文藝工作者是文化創新的主體”是錯誤的。

二、文化創新的途徑

1.文化創新的途徑

文化創新的途徑

根本途徑

立足社會實踐

重要途徑

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一方面,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

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面向世界,博採衆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鑑和融合)

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爲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要以我爲主、爲我所用

2.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

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

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

對待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

對待外來文化:面向世界、博採衆長(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鑑和交流)

克服錯誤傾向

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

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文化交流“以我爲主”與“海納百川”的關係

關係

區別

“以我爲主”就是在對世界文化精華的汲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體意識和獨立性

“海納百川”就是不同文化之間相互包容,尊重文化的多樣性,虛心向別人學習,即不同文化之間相互借鑑、交流、融合

聯繫

兩者是統一的。“以我爲主”有利於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競爭力,有利於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海納百川”要求尊重差異,理解個性,面向世界,博採衆長,最終目的也是爲了發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爲主,爲我所用

  必修三政治易錯知識

1、泰山日出是一種文化現象。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由人創造、爲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成爲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泰山日出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文化現象。)

2、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亦步亦趨。

(經濟決定文化,但文化與經濟發展不是亦步亦趨的。文化具有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文明素質不會隨着經濟發展自然自然的提高,提高文化程度必須自覺加強文化建設,特別是思想道德建設。)

3、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有形的、強制的。

(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而是無形的、自發的。)

4、文化能夠促進人和社會的進步。(並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只有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進作用,落後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起到阻礙作用。)

5、文化是指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

(“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社會科學)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6、免費開放博物館是展示文化成就,說明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體現我國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開放博物館體現的是文化事業的發展。)

7、發展是繼承的必要前提,繼承是發展的必然要求。(關係顛倒。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8、春節等民族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注意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對應的內容不能顛倒。)

9、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始終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並非任何傳統文化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只有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起到促進作用,落後的、腐朽沒落的傳統文化則起到阻礙作用。)

10、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主要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

(體現的的是矛盾的特殊性。)

11、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是發展先進文化,促進民族文化繁榮。

(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12、舉辦世博會,進行文化交流有利於加深各國人民相互瞭解,消除世界文化的差異。(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世界文化的差異不可能消除。)

13、大衆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教育具有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衆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具有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14、和而不同指的是我國文化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和而不同即包容性含義中的“求同存異”,而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是“兼收幷蓄”。)

15、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以爲人民服務爲原則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以集體主義爲原則,以爲人民服務爲核心,以增強誠信意識爲重點。)

16、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關係,從哲學看是整體和部分關係。

(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關係,從哲學看應爲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係。)

17、隨着大衆傳媒的發展,舊的傳媒方式在逐步被淘汰。

(大衆傳媒雖已成爲文化傳播的的主要手段,但新的傳媒的出現,並不意味着舊的傳媒的消失。)

18、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是指在世代相傳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徵。

(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它在世代相傳中保留基本特徵,但具體內涵又能因時而變。)

19、成功的藝術作品來源於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廣大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創作來源於社會實踐,不是作者的靈感、想象力和創造力;人民羣衆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20、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進行文化創新的力量源泉。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力量源泉)

21、漢字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見證,漢字是連接海峽兩岸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