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重要知識點

高中總共要學習四個模塊的政治內容,對於正處於高三的文科學生來說,每個模塊的知識點都必要掌握好,那麼文化生活的知識點你都掌握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重要知識點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識點

我們的中華文化

1. 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

(1)漢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誌着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漢字爲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爲中 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國史書典籍的特點: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爲世界所罕有。

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還得益於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漢字傳載、史學典籍存傳、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幷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幷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②意義: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4. 如何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1)在近代中國,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鬥密切相關。

(2)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3)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中華文化在繼續更加壯麗的篇章。

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第6、7、8點組合)

6. 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②特點: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③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國人民勤勞、 智慧和艱苦奮鬥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7. 中華文化的區域性: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係: 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 中華文化的民族性: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爲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9. 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1)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係: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們都足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各民族文化的關係: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中華文化。

(4)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必修三政治知識

文化與生活

1.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內涵: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 “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特點:文化由人所創造、爲人所特有,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文化作爲一種修養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接受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2.文化的社會作用

文化作爲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爲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注意:影響有好有壞),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展起着重大的阻礙作用。

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2)文化反作用於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3)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爲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4)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爲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爲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5.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爲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6.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

(1) 潛移默化 (2)深遠持久

7.文化塑造人生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必修三政治知識重點

文化傳承與創新

1.文化的多樣性的表現

(1)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2.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維繫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樣,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3.文化傳播的途徑

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遊,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

4.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及其特點

手段是大衆傳媒

特點: 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大衆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侷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爲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5.傳統文化的內涵及其特點

含義: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特點: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時代性,多樣性,繼承性。

6.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爲今用。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加以改造和剔除。

7.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1)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要要求。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2)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3)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我們就能夠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爲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8.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1)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着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着文化的發展方向

(2)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發展。

(4)教育方式。

9.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社會實踐

10.文化創新的意義

(1)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2)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11.文化創新的途徑

根本途徑:立足於社會實踐

基本途徑:

(1)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對待傳統文化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努力爲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