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第5課《童趣》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5課《童趣》說課稿

1、教材分析

《童趣》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五課。這是一篇充滿奇思妙想、極富情趣的散文,作者生動地描述了觀蚊如鶴,神遊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達作者童年生活的無限樂趣。

本文是七年級新生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充滿童真童趣,是一篇很能讓學生感受到親切,引起學生的同感,誘發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散文。如果教學成功,將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因此抓住文眼“趣”字設計成“趣讀課”,分爲三大板塊:譯讀激趣——析讀品趣——想象創趣,以一個“趣”字爲線條統領全文。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有朗讀訓練、積累詞語等基礎知識方面的落實,也有結合學生體驗和經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正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體現,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因此,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本教材特點並依據本年級學生特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2、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課文,積累重點字詞,疏通文義。

(2)理解課文內容,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培養其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讓學生髮現生活的樂趣。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童真童趣 難點: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說教法

1、點撥法。

雖然是文言文,但是文中充滿着天真爛漫的氣息,吸引學生閱讀的目光。學生結合註釋,基本能夠理解課文。所以在教學時,採用以學生自學、探究爲主,教師點撥爲輔的教法,以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2、 朗讀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中,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即學生自由讀、聲情並茂的誦讀、配樂誦讀等方法,培養學生語感,激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使學生咀嚼回味課文的深層內涵。

三、說學法

1、自主討論法。

新課標提出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因此,我設計的學法爲自學討論法。以朗讀爲突破口,步驟如下:

一讀:學生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二譯:學生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義,做好批註。

三議:小組交流自己的收穫,討論有疑問的地方。討論後沒有解決的,師生共同解決。

四想:邊讀課文,邊想作者寫的趣事,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所理解的趣事。

這樣在讀、譯、議、想、說的`過程中,運用“讀前想後,讀後想前,邊讀邊想”的方法,既有利於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有利於發展創造性思維,還有利於鍛鍊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揭示課題。

通過《童年》自然引入課題,激發學習興趣。

(二)佈置任務,明確方向。

心裏研究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的關鍵,開頭明確任務,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所以我設置了以下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結合課下注釋,積累字詞,疏通文義。

3、品味趣事,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自主學習,譯讀激趣。

學生誦讀課文,並結合課下注釋,積累字詞,疏通文意。通過小組和師生討論解決疑難問題。

(四)理解課文,析讀品趣

1、課文寫了哪些趣事,你是如何理解的?

2、本文在寫法上最值得你借鑑的地方是哪裏?

(五)拓展延伸,想象創趣。

1、你的童年生活裏有哪些趣事,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從中你得到了哪些啓示?

2、現實生活中如何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六)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了作者身處塵世,卻超然物外的恬淡,理解了童心的純真,童趣的美好。同學們,讓我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永遠保持一顆童心,用心去觀察生活,享受生活的樂趣。永葆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即時春天遠去,我們眼裏也到處生機盎然、春暖花開的春天!

五、最後幾點說明:

1、板書設計:

童趣 沈復

觀蚊成鶴

物外之趣 神遊山林 觀察細緻,想象奇特

鞭打蛤蟆

2、 時間分配:

(一)歌曲導入,揭示課題(1分鐘)

(二)佈置任務,明確方向(2分鐘)

(三)疏通文義,瞭解內容(15分鐘)

(四)扣住“趣”字,品味童真(15分鐘)

(五)拓展延伸(5分鐘)

(六)課堂小結(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