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分數的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目標

認識分數的教學設計與評析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並能夠正確讀、寫。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學具準備:三張圓形紙片 兩張長方形紙 彩筆 膠帶

教學過程:

一、產生分數

“六一”兒童節到了,學校準備一次郊外野餐活動,你們想參加嗎?

(出示主題圖)小軍和小云也參加了野餐活動。你們看,他倆準備了哪些食品?

(生答:蘋果、礦泉水、蛋糕。)

這麼多好吃的食品怎樣分纔會讓兩人都滿意?

(學生回答:蘋果每人兩個,礦泉水每人一瓶,蛋糕每人半塊。)

每人分得一樣多,這樣的分法叫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兩個蘋果、一瓶水都可以用學過的數表示出來,板書:2、 1。半塊蛋糕怎樣用數來表示呢?有誰知道?

(如果知道,問:1/2是什麼數?如果不知道,問:想知道嗎?)

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數學王國的一位新的朋友——分數,板書課題,

評: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產生認知衝突,發現已學的自然數不夠用了,需創造一種新的數來表示“一半”。孕伏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

二、認識分數

1.請打開課本98頁,自學這部分內容。

評:學生有了認知衝突,會自主尋求答案。教者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簡單的讀書自學能力。

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麼?相機教學“1/2”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還有什麼疑問嗎?考考大家。

①像“1/2”這樣的數,爲什麼叫分數?

②半塊蛋糕爲什麼會用“1/2”這個符號來表示?

(學生感到困難,播放分蛋糕的課件,指出:“—”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這樣的1份。)

評: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符號感。

結合分蛋糕,指名說“1/2”的含義,同位互說。

2.這是蛋糕的“1/2”,你能表示出一張長方形紙的“1/2”嗎?學生操作。

張貼不同折法的作品,讓其分別說出“1/2”的含義。

3.生活中,你在什麼情況下遇到過“1/2”?

評:把視角引向生活,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1/2”。

4.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他分數吧?請打開課本99頁,做“想想做做”第1題。

電腦對答案,的兩題指名說思考過程,後兩題同桌互說。

5.做“想想做做”第2題。

伸出手指悄悄地告訴老師,你選第幾幅圖。其他三幅圖有什麼問題嗎?

評:增加情趣,顯現教法靈活。

三、比較大小

分數是不是和整數一樣,也存在大小呢?

我們先來做一個遊戲:拿出三張圓形紙片,比較一下這三張圓形紙片的大小怎樣?

①學生折“1/2”,塗色。

②學生折“1/4”,塗色。

③比較塗色部分大小。

張貼一個學生的塗色紙片。問:這兩張紙中的塗色部分各用什麼分數表示?你能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嗎?

板書:1/21/4。還可以怎樣說?(1/41/2)

④學生用第三張圓紙片折出它的1/8,塗色。張貼一生的塗色紙片。

⑤用“1/8”與前面兩個分數分別比較。板書:1/21/8,1/41/8。

⑥通過這三個分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聯繫生活經驗理解:可以把圓紙片看作大西瓜,平均分給的人越多,每人吃到的就越少。)

評:在操作中體會,在做中比較大小。有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學生容易發現規律。適時拓展,發展學生思維。

①做99頁“想想做做”第3題。

第一張紙條全部塗色,用“1”表示。第2、3張紙條呢?

你是怎麼知道第3張紙條塗色部分佔整體的'1/6?

(有的靜止地看第3張紙條數出1/6,有的聯繫第2張紙條推出:1/6。)

今天所學的分數和以前學過的“1”有什麼聯繫?

評:結合紙條圖,把新學的分數納入已有的數的知識結構中,建立數感。

四、鞏固深化

我們做一個遊戲:拿出第二張長方形紙,與同組的小夥伴比較一下它的大小。

折出你最喜歡的幾分之一,並塗上顏色。

在小組長帶領下,比較它們的大小。

每組選出最優秀的一幅作品用膠帶貼在黑板上,並在旁邊寫出你要表示的分數。

集體評價。指名說出其中分數的含義。

評:折何分數,學生自主;比較大小,學生自主;評價作品,學生自主。學生在自主的時空裏,積極踊躍,容易有所創造。

五、總結、延伸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分數有哪些認識?今天學習的分數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需要學習什麼樣的分數?

評:整理本節課的收穫,開啓下節課的所學,學生帶着疑問走出課堂。

總評:本節課,學生始終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分數,讓新知的學習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這樣聯結的知識才牢固,纔是“有意義的學習”。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認知衝突,學生主動操作,自主評價,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被調動並得以釋放,學生學得輕鬆。同時,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符合這一學段學生的思維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