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案《陶塑》

導語: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高中美術教案《陶塑》,歡迎查閱,謝謝!

高中美術教案《陶塑》

  高中美術教案《陶塑》

  課題:陶塑

  教學目的: 高中美術教案:陶塑

通過對高中美術教案:陶塑不同歷史時期陶俑作品的欣賞,使學生了解陶俑是體現特定歷史時期,代表一定階級的信仰、崇拜和追求死後享受的產物。高中美術教案:陶塑瞭解中國古代陶塑藝術鮮明的民族風格、藝術特色、表現手法,以及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形式。

  教學重點:

講述高中美術教案:陶塑中國古代陶俑的功能、雕塑手法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着重介紹漢俑與唐俑在表現手法和形式風格上的異同。

  教學難點:

欣賞中國古代陶俑應把握的特點。 高中美術教案:陶塑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具準備:課本、錄象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常規) 高中美術教案:陶塑

  二.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開始使用課件)

中國雕塑藝術歷史悠久,最早的泥塑人像出現可上溯至七八千年前。高中美術教案:陶塑

如《陶人頭》面龐豐滿,五官端正,神態溫和憨樸,顯然是個女性形象。眼和嘴用鏤空法,產生濃重的陰影,更使形象顯得格外傳神。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用生動的人頭塑像作器口,並在器腹部配以三橫排具有鳥的形象特徵的紋飾,使整個器物呈現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以造型概括生動、形神兼備、富於想象和鮮明的民族個性著稱。

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偏見壓制,中國古代雕塑家地位低微,歷史上的許多雕藝術傑作都不知道作者,更無從探究其個人風格,只能從把握

總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特徵來認識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

人類將死者的屍體按一定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場所,稱爲“葬”,用以放置屍體的固定設施,稱爲墓。

中國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墓葬。自秦漢以來,由於統治階級盛行厚葬,墓中有大量的隨葬品,其中包括陶俑,另外,在帝王和王公貴族的陵墓前,一般都要設置石柱、石人、石頭獸等,以顯示他們的地位和威嚴。這些權貴們讓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爲他們製作隨葬的陶俑和陵墓前的雕刻,所以往往集中體現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同時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陶俑: 高中美術教案:陶塑

俑——墳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材料一般是木和淘

土,以淘土最爲普遍。俑的形象都是當時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主要是衛士、僕人、廚夫、說唱藝人等下層人物的再現。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大的考古發現。

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農民打井時,挖出了一 個真人大小的陶俑。經國家文物部門鑑定,認爲這是 秦始皇隨葬的兵馬俑。經過幾年的挖掘,已發現埋葬兵馬俑俑坑四個,總面積約25380平方米。已發掘1、2、3號坑兵馬俑共計7000多件。數量驚人,形體碩大, 氣勢磅礴,震撼了世界。人們讚歎其爲天下奇觀。兵 馬俑的兵俑身高1.8米左右,將軍俑高1.95米左右, 不僅是我國最大的俑,而且具有高度的寫實性,其形象似以秦軍將士爲模特兒塑造的',他們的相貌、神情、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穩健,有的威猛,有的稚氣未脫,甚至可以看出是哪個地區的人。兵馬俑真實地再現了每個細節體現了秦代雕塑家寫實的功力。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舉世罕見的藝術珍寶,它的發現,轟動了世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博物館,爲研究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放映錄象)

漢代陶俑造型不受什麼約束,數量多,題材多樣,內容極爲豐富。東漢的馬俑多,這是愛馬風尚的體現。如《車馬儀仗》造型生動,製作精美,展示了東漢馬俑的藝術水平。尤以表現生產勞動和奏樂、說唱題材的俑最具特色。如《說唱俑》,以生動的造型,顯示了漢代人物俑的藝術特點。

唐代的陶俑更加豐富多彩,尤其以女俑、樂舞俳優俑和三彩馬最有時代特色,藝術性也最高。如《三彩駱駝載樂俑》。它高66.5釐米,是由胡漢兩民族組成的五人樂舞隊。這件作品反映出唐代盛行少數民族歌舞,也折射出盛唐對外開放,民族團結。不僅駱駝造型生動,而且人物雖小但其表情、動態十分生動, 充分顯示了唐三彩陶藝高超的造型製作水平。

  三.放映錄象。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