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精彩教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記載了怎麼樣的一個故事?又怎麼呈現給學生呢?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瞭解更多詳情資訊,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記金華的雙龍洞》精彩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通過語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內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課前準備:收集材料製作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們跟隨葉聖陶爺爺遊覽了浙江金華的雙龍洞,從金華出發經過羅甸漸漸入山,一路上迷人的風景伴着我們。不知不覺,我們來到雙龍洞的外洞,外洞可真大啊!

  二、學習“孔隙”部分

過渡:令人驚歎的是從外洞到內洞必須經過孔隙,這是一條約10米長的水道,相信水上之旅一定會爲這次遊覽增添許多情趣。讓我們到孔隙去看看吧!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5小節,找出一個表示作者心情的詞語。(好奇)

(1)作者因爲什麼好奇?(船小、船進出孔隙的方法與衆不同)

(2)出示文字 ,練習朗讀。

請大家看這句話,練一練試着把好奇的語氣讀出來。指名讀,生齊讀。

(3)船這樣小,進出的方法又是這樣特別,跟孔隙有關嗎,說明什麼?

(生答師書:孔隙:窄小)

2、過渡:穿過這樣窄小的孔隙有怎樣的感受呢?

(1)出示文字,體會感受

請同學們用心讀這段文字,體會作者的.心情是否發生了變化?(害怕、緊張、危險)

(2)你能把這種緊張、危險的感受讀出來嗎?先自己練一練。

(3)出示畫面、文字:同學們練的好認真,我也想讀一讀。

(4)誰也想讀,指名讀。

(5)出示畫面、文字:我們一起讀,老師也爲大家配上畫面、音樂

3、小結

出示畫面:這正是古詩所說“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正是一種奇妙的遊覽方式,有“水石奇觀”之譽。

4、讓我們再一次領略孔隙的奇妙。師引讀第5小節。

  三、學習“內洞”部分

過渡:內洞又有怎樣奇特的景色呢?

1、請同學們自由讀6、7小節,來到內洞有什麼感受?在書上劃出有關詞句,願意的話周圍同學可以交換一下自己的看法。

2、討論

(1)“黑”:從哪兒感受到的?(這是作者剛進內洞時的真切感受。)

(2)“大”:從哪兒感受到的?(“進”是一個量詞,有一種平房分爲前後幾排,一排稱爲一進,一進大約八、九米,十來進就有(100)米左右。這是作者在內洞“走了一轉”才作出的判斷,說得有根有據。)

(3)“奇”

①作者看到洞頂的雙龍,說“有點像”,到底像不像呢?

(本身已具顏色,再加上“蜿蜒”形容,可見雙龍的形態,加上燈光搖曳,產生一種“像”的感覺。但由於是自然狀態下,沒有經過人工的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說“有點像”,可見作者用詞的嚴謹。)

②出示文字:爲什麼說“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變化多端”形狀變化多樣可用哪些詞形容?

“顏色各異”顏色多又可用哪些詞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