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案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律。在教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教認識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歡迎大家參考!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1】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弄清作者的遊覽順序,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2、瞭解孔隙和內洞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號河山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出示雙龍洞圖片,導入新課。

  二、1、自由讀課文,弄清了作者的遊覽順序,小組合作完成遊程圖。

2、用文中的句子簡單講作者的遊程。

3、除了遊程作者還寫了景點特點,見聞,感受,哪出景點作者感受最深?理解孔隙

4、用心讀第五自然段,畫出描寫孔隙窄小的句子。

讀後交流:

①作者用什麼方法通過孔隙?(小船)這樣小的小船通過孔隙說明了孔隙有什麼特點?(孔隙窄板書:窄)

②人臥在船上後那個樣子是怎樣的?用“--”劃出有關的句子,

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人要這樣貼着船才能通過孔隙又說明了孔隙有什麼特點?(孔隙矮板書: 矮)

③那麼,坐小船經過孔隙時的感覺是怎樣的?用“~~”劃出有關的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擠壓過來。”一句,自由朗讀, 讀後問:“擠壓”是什麼意思?(擠過來,壓下來)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從這又說明了孔隙還有一個什麼特點?(孔隙險板:險)

3、小結:從這一段的理解可以知道孔隙的特點是......(指着板書理解)

4、設計引讀: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體會孔隙的特點。(按課文寫孔隙特點的內容設計)

5、下面我們再來欣賞錄相,親自看看孔隙是怎樣的和人怎樣進出孔隙。

6、作者就是這樣先寫出孔隙的窄,再寫孔隙的矮,最後寫孔隙的險的特點的。試按這樣的條理練習背誦這一段,先自由練背,再指名試背,互相背。

  三、教學第五、六段。

1、過渡:經過孔隙就進入了內洞,內洞又有什麼特點呢?

2、默讀第五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麼?

3、指導理解每句話講了什麼,並結合理解“變化多端”、“顏色各異”等詞,理解“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一句,概括出內洞的特點。(板書:黑、奇、大)

4、內洞確實很黑、很奇、很大,觀看錄相,欣賞體會。

  四、作者游完了內洞,又排隊出了洞。

  五、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隨作者一起感受了雙龍洞的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於大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有機會大家親自去遊一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