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尤其是八年級的生物學習。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

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變態發育: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爲變態發育。

(1)完全變態: 同家蠶一樣,蜜蜂、菜粉蝶、蠅、蚊、蛾等昆蟲的發育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爲完全變態。

(2)不完全變態:蝗蟲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爲不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的昆蟲還有蟬、蟋蟀、螻蛄、螳螂。

由蝗蟲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蟲,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僅有翅芽,能夠跳躍,稱爲跳蝻,這樣的幼蟲叫做若蟲。

3. 昆蟲是卵生、有性生殖、體內受精。

二、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體營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兼輔皮膚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蜍、大鯢、蠑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發育:

(1)發育經過: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點:有性生殖、卵生,體外受精,水中變態發育。

(3)雄蛙鳴叫的意義是求偶,雌雄蛙抱對有利於提高卵的受精率。

3.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生殖和幼體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過變態發育才能上陸生活。

蝌蚪與成蛙的比較:

注意:兩棲動物的發育只說是變態發育,不再區分到底是不完全變態發育還是完全變態發育。

  八年級生物知識歸納

1、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桃花是兩性花,單生花,異花傳粉的花,傳粉媒介是昆蟲,桃的食用部分是果皮。玉米是單性花,組成花序,是雌雄同株植物,異花傳粉的花,傳粉媒介是風力。

2、自然傳粉不足,常會引起缺粒現象,需要人工輔助授粉。

3、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這個過程叫受精,這種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同時另一個精子與中央細胞融合形成受精的中央細胞,稱爲雙受精,是綠色開花植物所特有的。

4、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以後,子房才能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珠被髮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受精的中央細胞發育成胚乳。如果1個子房裏有多個胚珠,就會發育成1個果實裏有多粒種子。形成1個種子至少需要1個花粉。

5、菜豆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玉米種子由種皮、胚、胚乳組成。胚乳中儲存着營養物質,遇碘變藍。一粒玉米就是一個果實。

6、種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它是新植物的幼體,將來發育成幼苗。

7、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種子必須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且不處於休眠期。種子萌發一般不需要光。

8、種子萌發的過程:吸水膨脹,種皮變軟→呼吸作用增強(逐步分解貯藏在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化爲可以被細胞吸收利用的物

質輸送給胚的胚根、胚軸和胚芽;有機物逐漸減少)→胚根首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 →胚軸伸長髮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位→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9、根冠有保護作用,屬於保護組織;分生區細胞體積較小,呈正方形,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屬於分生組織;伸長區細胞出現液泡,能迅速伸長並吸收少量的水和無機鹽;成熟區細胞開始分化,內部出現導管,表皮細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積,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10、根的生長主要依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伸長。

11、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繁茂,如白菜、菠菜等葉類蔬菜需要較多;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如桃、李等花果類需要較多;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杆健壯,促進澱粉的形成和運輸,如小麥、土豆等作物需要較多。

12、枝芽能發育成枝條,其中生長點能分裂、分化產生新的芽結構,芽軸發育成莖,葉原基發育成幼葉,幼葉發育成葉,芽原基發育成側芽。

13、木本莖中的形成層屬於分生組織,向外分裂產生新的'韌皮部,向內分裂產生新的木質部,使莖能逐年加粗。

14、頂芽生長旺盛抑制側芽生長的現象叫做頂端優勢,對棉花打頂就是破壞頂端優勢現象使其多長側枝多開花多結果;行道樹要破壞頂端優勢使其多長側枝,用材樹要保護頂芽,摘除側芽以使植株高大筆直。

15、嫁接成活的關鍵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嫁接時接穗上長出的果實口味與接穗一樣,與砧木無關。

  八年級生物知識

一、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合理的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

1、達爾文的環球航行和考察

2、大自然的選擇 達爾文-----《物種起源》論)

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過度繁殖,生存鬥爭(也叫生存競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生物進化的原因:內因是生物能產生各種變異並能遺傳,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種環境條件。在生存鬥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環境的定向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即內因:遺傳和變異(基礎),外因:環境變化】

3、自然選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應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現象,叫做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

4、人工選擇:根據人類需求和愛好,經過不斷選擇而形成生物新品種的過程叫做人工選擇

兩種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是適應環境,人工選擇是爲了滿足人類需求

二、猿向人的過渡

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一部分陸棲進化爲人類的祖先,一部分繼續樹棲進化爲現代類人猿的祖先。 原因:造山運動和氣候環境的變化 人類祖先與猿分界的重要標誌是兩足直立行走

重要變化:兩足直立行走,前肢解放製造和使用工具,產生語言,頭和腦進化,出現原始文化和意識,加強彼此交流,促進人類社會形成。 三、人類進化分爲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等階段

400萬年-100萬年前的非洲)腦容量與現代類人猿相當。非洲的南方古猿化是最 早的原始人類化石。 最早直立行走的人類

約200萬年前)平均腦容量約爲700ml,180萬年-20萬年前)腦容量約爲1088ml如元謀直立人、和縣直立人、藍田直立人和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