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總複習及考點分析

第一從實驗學化學

高一化學總複習及考點分析

[考點]

1、掌握規範的基本實驗操作,會判斷基本實驗操作是否正確。

2、會選擇適當的分離和提純方法(物理方法有過濾、蒸發、蒸鎦、萃取),主要是根據各種方法的應用條選擇。

3、注意基本儀器的使用時的注意事項:過濾器、冷凝管、分液漏斗、容量瓶

4、能根據除雜原理和要求,正確選擇試劑和設計試劑的順序以及實驗步驟

5、有關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及相關概念的判斷,以及一些簡單的計算

6、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儀器、步驟和誤差分析)

7、有關cB的簡單計算:如求cB,溶液稀釋的計算

[相關知識點]

一、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過濾用於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

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

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裏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裏的溴、碘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裏的溴、碘後再分液

蒸發和結晶用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NO3混合物

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時要注意八個字“不增、不減、易分、復原”。

二、物質的檢驗

物質的檢驗通常有鑑定、鑑別和推斷三類。

氣體的檢驗(包括檢驗純度)

離了的檢驗(如C1-1、SO42-)

根據實驗時生成物所表現出的現象不同,可把檢驗離子的方法歸納爲三種類型:

生成沉澱:如C1-1、SO42-的檢驗。

生成氣體:如檢驗NH4+ 、CO32- 、SO32-離子等都採用此法。

顯現特殊顏色:如對酒後駕車者呼氣中乙醇的檢驗。

三、物質的量

物質的量和阿伏加德羅常數

(1)物質的量

①是一個基本物理量,符號爲n,單位爲摩(mol)。

②l mol粒子的數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約爲6.02x1023個。

③1 mol粒子的數目又叫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爲NA,單位爲mol-1。

④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粒子(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等)的種類。

⑤n=N/NA

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符號: 單位:gmol-1 gmol-1 表達式:=m/n

1 mol任何物質的質量,是以克爲單位,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原子的(分子的)

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7.氣體摩爾體積和阿伏加德羅定律

(1)氣體摩爾體積

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表達式:Vm=V/n,單位:Lmol-1

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Vm二22.4Lmol-1

(2)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

同溫同壓下:V1/V2=n1/n2=N1/N2

推論(略)

7.物質的量濃度及溶液的配製

(1)定義:以單位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表示的溶液組成的物量叫溶質佔的物質的量濃度。符號cB,單位mol/L。cB=nB/V

(2)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解題思路]

①由定義出發:根據cB=nB/V,欲求cB,先求n、V

②由守恆觀點出發:a.稀釋前後“溶質的物質的量守恆”。ClV1=C2V2.b.溶液中“微粒之間電荷守恆”(溶液呈電中性)c.質量守恆

③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的換算c=1000mL××ω/(×1L)

當堂檢測

1.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

A.分液時,分液漏斗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B.蒸溜時,應使溫度汁水銀球靠近蒸鎦燒瓶支管口

C.蒸發結晶時應將溶液蒸乾

D.稱量時,稱量物放在稱量紙上,置於托盤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右盤中

2.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烷的摩爾質量與NA個甲烷分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相等

B.NA個氧氣分子和NA個氫氣分子的質量比爲16:l

C.28g氮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爲NA

D.NA個HaSO,分子中所含氧原子個數與4A/A個H:O分子中所含氧原子個數相等

2.對下列實驗過程的評價,正確的是( )

A.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產生了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鹽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於水稀HNO3的白色沉澱,證明一定含有SO42-

C.某無色溶液滴入酚酞試液顯紅色,該溶液一定是鹼溶液

D.驗證燒鹼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鹽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澱,證明含Cl-

3.現用質量分數爲98%、密度爲1.84gcm-3的濃H2SO4配製500mL、0.2molL-1的稀H2S04。可供選擇的儀器有:①玻璃棒②燒瓶③燒杯④膠頭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盤天平⑧藥匙。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儀器中,在配製稀H2S04時用不到的有

(2)經計算,需濃H2S04的體積爲 。現有①10mL②50mL③100mL三種

規格的量筒,你選用的量筒是 (填代號)。

(3)將濃H2S04加適量蒸餾水稀釋後,冷卻片刻,隨後全部轉移到 mL的

容量瓶中,轉移時應用玻璃棒 。轉移完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 2—3次,並將洗滌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適量蒸餾水,振盪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然後緩緩地把蒸餾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麪接近刻度 處。改用 加蒸餾水到瓶頸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 。 振盪、搖勻後,裝瓶、貼籤。

(4)在配製過程中,其他操作都準確,下列操作中:

錯誤的是 ,能引起誤差偏高的有 (填代號)。

①洗滌量取濃H2S04後的量筒,並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②未等稀釋後的H2S04溶液冷卻至室溫就轉移到容量瓶中

③將濃H2S04:直接倒人燒杯,再向燒杯中注入蒸餾水稀釋濃H2S04

④定容時,加蒸餾水超過標線,又用膠頭滴管吸出

⑤轉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餾水

⑥定容搖勻後,發現液麪低於標線,又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標線

⑦定容時,俯視標線

第二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考點]

1.能夠區別膠體、溶液和濁液等三種分散系。(主要是判別哪些物質屬於膠體)

掌握膠體的特徵性質---丁達爾效應。以及它與溶液、濁液的根本區別是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不同。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蔗糖、酒精)的判斷,以及能否導電的判斷(導電原因是:?)

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離子反應的條;

離子能否共存的判斷。

離子反應的應用----離子或某些物質的檢驗。

能判斷某反應是否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能正確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當中的有關概念,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和本質。

能夠找出氧化還原反應當中的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以及它們與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等概念間的關係。

能根據元素的價態判斷該物質應具有什麼性質,同時瞭解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

能進行氧化劑、還原劑之間的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正確判斷。

[相關知識點]

本複習時,下列主要知識點應得到綱領性的明確、記憶,有些內容可進一步深化理解。

1.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

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的基本方法。分類要有一定的標準,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不同的分類。交叉分類和樹狀分類是常用的分類方法。

2.分散系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系屬於混合物。分散系的分類有多種。

3.膠體

分散質粒子大小在1nm—100nm的分散系。膠體與溶液、濁液在性質上有顯著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質粒子大小不同。

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利用丁達爾效應。

製備Fe(OH)3膠體——將FeCl3飽和溶液逐滴滴人(先慢後快)沸水中,所形成的液體與我們所熟悉的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性質是不同的,紅褐色透明液體。

FeCl3+3H20二Fe(OH)3(膠體)+3HCl

膠體具有許多性質,在工業、農業、科研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應用。

4.電解質及其分類

酸、鹼、鹽都是電解質。 ‘

在水溶液裏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叫做強電解質。強電解質包括強酸、強鹼、大部分的鹽類等物質。

在水溶液裏只有一部分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叫做弱電解質。弱電解質包括弱酸、弱鹼、水等物質。

電解質溶液導電性的強弱只取決於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跟電解質的強弱沒有必然關係。

5.離子反應

在溶液中有離子參加或生成的反應。

離子反應分類爲氧化還原反應類和非氧化還原反應類。

6.離子方程式

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

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還可以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步驟依次爲“寫、改、刪、查”。不能改寫的物質是:單質、氧化物、弱酸、弱鹼水、不溶物、氣體等。

7.氧化還原反應

①凡有電子轉移(電子得失或電子對偏移)的化學反應,叫做氧化還原反應(本質)。氧化還原反應的主要特徵是反應前後有些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升高或降低的變化。

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同時發生,既對立又統一,氧化劑和還原劑是矛盾着的兩個方面,它們同樣不能孤立地存在,而且氧化劑得電子總數一定等於還原劑失電子總數。

②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發生了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發生了化合價的變化。

③四大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有一定的關係;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覆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反應、分解反應中的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④離子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也有一定的關係。

即是氧化還原又是離子反應

⑤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氧化劑(氧化性)+還原劑(還原性)=還原產物+氧化產物,記憶方法,可以概括成:

化合價升高→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

化合價降低→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

⑥電子轉移表示法——“雙線橋”法箭頭指向:由反應物指向生成物(同種元素)電子數目:化合價升高(或降低)總數

⑦幾條簡單規律

守恆律——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總數相等,電子得失總數相等。

強弱律——具有較強氧化性的氧化劑跟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還原劑反應生成較弱氧化性的氧化產物和較弱還原性的還原產物。即: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價態律——元素處於最高價,只有氧化性,元素處於最低價,只有還原性,中間價態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難易律——一種氧化劑同時與多種還原劑相遇,與還原性強的還原劑優先發生反應。

⑧應用 判斷反應能否發生。判斷物質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 判斷反應物(氧化劑、還原劑)的變化產物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中有關定量。

當堂檢測

1. 下列物質中,屬於強電解質的是( )屬於弱電解質的是( ),屬於非電解質的是( )

A.碘化鉀 B.乙醇 C.氨氣 D.蔗糖 E.氫硫酸

F.硫酸氫鈉 G.一水合氨 H.液氯 I.銅

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氯化鋁溶液與氨水反應:Al3++3OH-=Al(OH)3↓

B.磷酸二氫鈣溶液跟足量NaOH溶液反應:

3Ca2++2H2PO4-+4OH-=Ca3(PO4)2↓+4H2O

C.硝酸亞鐵溶液中滴入稀硫酸:3Fe2++NO3-+4H+=3Fe3++NO↑+2H2O

D.硫氫化鈉水解:HS-+H2O=H2S↑+OH

3.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Ag+、 、Cl- 2+、 、CO32-、OH-

C.g2+、Ba2+、OH-、NO3- D.H+、+、CO32-、SO42-

3+、Fe3+、SO42-、Cl- F.+、H+、NH4+、OH-

4已知在某溫度時發生如下三個反應:⑴ C+CO2=2CO ⑵ C+H2O=CO+H2 ⑶ CO+H2O=CO2+H2 由此可以判斷,在該溫度下C、CO、H2的還原性強弱順序是( )

A C>CO>H2 B CO>C>H2 C C>H2>CO D CO>H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