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褒禪山記》的教案(精選6篇)

教師上課之前,以課時爲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就叫做教案。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遊褒禪山記》的教案,大家可以參考閱讀。

《遊褒禪山記》的教案(精選6篇)

《遊褒禪山記》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學習本文中名詞活用爲動詞、形容詞活用爲動詞的用法。瞭解文言虛詞“以”、“其”的意義與用法。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二、能力目標——熟讀背誦,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領會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並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學重點:

一、重點積累名、曰、文、進、奇、好、出、極、觀、求、險等文言實詞的意義。

二、掌握虛詞“以”、“其”的意義與用法。

三、詞類活用。

教學難點

一、掌握文章說理深刻、章法嚴謹的寫作特點。

二、領會本文所闡述的道理。

教學課時:

2 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國中我們學習過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有《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 滿井遊記《醉翁亭記》等,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呢?(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

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這篇遊記與我們過去學習過的那些遊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記遊實際上是個引子,說理纔是全文的中心。學習這類遊記有助於我們同學們提高思維的能力。爲此我們共同來研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他推行以理財和整軍爲主要內容的新法。由於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強烈的反對,變法失敗。然而王安石是個具有堅強毅力的改革家。他認爲“變法”對國家有利,就盡力推行新法,儘管受到種種阻礙,但毫不動搖退縮。他的這種堅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在課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還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政論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時弊,結構謹嚴,說理透闢。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①作者一行遊山一共幾人?(五人)

②“遊褒禪山記”,那麼這篇文章中有關於記遊的部分,集中在文中哪些段?(1、2節)

③文中第三段的議論是針對哪部分內容闡發的?(第2節)

④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後洞”時結束。)

2、學生齊讀一遍。

三、分析第一段

1、“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

2、作者身爲學者,治學嚴謹,一開始,他對山名做了一番考證,作者拿出了怎樣的證據證明本名爲華山,別名爲褒禪山?

第二句寫出了褒禪山名稱由來。寫禪院,爲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而作的補充,證明此說正確,又引出“距其院東五里”的華山洞。

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與開頭一句照應,也爲下文寫遊華山洞作交待,記僕碑文字,迴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纔讀爲huá。王安石認爲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

3、 明確作者行文順序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僕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4、熟讀第一段。

四、研讀第二段

1、第二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

這一段中有哪些對比:

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其下平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記遊者甚衆”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

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爲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2、作者遊洞出來後爲什麼後悔?力尚足,火尚足卻未盡興,作者缺的是什麼?

(因爲餘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以“悔“結束記遊,爲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3、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

第二層(“蓋餘所至”至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前洞(平曠、記遊甚衆)—後洞(窈然、寒、深)——進入(深、難、奇)——怠——俱出

追記洞中所見(蓋餘所至……又加少矣”)

追記自身,以“悔”結束記遊(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遊之樂也”)

五、研讀第三段

1、“於是餘有嘆焉”的作用?

承上啓下,進一步具體闡述作者後悔心情背後的思索。

2、在這一段裏,作者一開始就指出古人瀏覽觀賞,"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麼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作者引出古人觀賞有得的目的是什麼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觀點、以古人爲標準,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論更有說服力

4、作者將自己的所得進行了闡述,從哪些方面來闡述的?

討論歸納:

從四方面闡述:

⑴突出"志"的重要性: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嘏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⑵說明"力"的重要性: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⑶說明"物"的重要性;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⑷強調"盡吾志"的重要性: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在己爲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只有"悔";只有"盡吾志也,可以無悔也"

“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爲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5、通過以上議論,作者要說明什麼?

"求思之深而無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處,當力和物難求時,只有"盡吾志",才能做到"無悔"、無"可譏"、

只要有志,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六、研讀第四段

這一段有寫到僕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相應。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有何作用?

(爲後面的議論埋下伏筆。)

寫這些僕碑表達了作者什麼觀點?

(治學必須“深思慎取”)

聯繫這一段和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說說他的這一觀點如何得出?

(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前面是伏筆,後面是照應。有敘有議,照應緊密。構思嚴謹,邏輯嚴密。)

七、總結全文

1、請生根據課文內容概括本文主題思想、

作者記敘遊覽褒禪山,抒發感想:無論治學處事,都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才能無譏無悔,也應該有深思慎取的態度、從今天來看,對我們仍有借鑑意義、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次未能盡興的遊覽,作者深感後悔和遺憾。照理說,這樣的遊覽沒有多少值得寫的東西,可是作者卻據此得出兩點深刻的啓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於己無悔,不爲人譏。這裏雖然是說遊山,實際上是以遊山作比喻,說明不論研求高深的學問,還是創建宏偉的事業,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由於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後代以訛傳訛,作者認爲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的頭腦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採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兩點都是值得借鑑的。王安石在一生從政、治學的道路上就是這樣堅韌不拔地前進的。他決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寧譽爲“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2、從這裏大家受到了什麼啓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練習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1、本文是遊記,從第一段的交待看,作者參觀遊覽的三個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全文看,作者又是以記遊____________爲主,課文第二段就先後寫了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況,其重點又在記遊____________。

明確:三個點是:慧空禪院,到華山洞又到僕碑。從全文看,記遊華山洞爲主,課文第二段就先後寫了遊前洞、後洞的情況,其重點又在記遊後洞。

2、此文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借____________的體驗,說明了處事、治學都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道理。

明確:此文把遊山和治學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借遊山的體驗,說明了處事、治學,都要“盡吾志”和“深思”的道理。

《遊褒禪山記》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積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知識點

2、把握作者通過遊記的形式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因事說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

2、作者的觀點態度。

3、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預習,初步疏通、理解課文,瞭解作者觀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引"生"入勝

從文章標題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如《醉翁亭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等。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卒諡文。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列寧稱爲"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學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對北宋初年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有補於世"。他的文章結構謹嚴,說理透闢,筆力雄健,語言洗煉,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褒禪山記》,跟以前所學的那些遊記有什麼不同?會有什麼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是一篇遊記,作者一行共幾人?是在什麼時間遊的.山?作者的遊蹤是什麼?

(2)作者遊覽褒禪山有何感想與體會?

討論補充與小結: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蕭君圭、王回、王安國、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遊的山。作者的遊玩路線是從慧空禪院--石碑--華山洞--後洞。

(2)作者借一次沒有盡興的遊山,提到兩條深刻啓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於已無悔,於人不可譏。這裏是借遊山喻人生哲理--不論幹什麼事情,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對"華山"的"華"字讀音的謬傳而發的慨嘆--由於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後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於學問必須"深思慎取"。

三、講讀課文記敘部分

方法:朗讀課文;釋詞譯句;內容理解;整理鞏固。

1、第一段: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介紹褒禪山概況;

詞:舍名址乃陽卒文蓋

句:…者…也;蓋音謬也;

內容:①別名②名稱由來③慧空禪院④華山洞⑤僕碑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緊扣,完整的結構表現了遊覽的全程,教案《倖存的老教案:遊褒禪山記》。

2、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經過--此次遊山收穫之最重要誘發情節;

詞:側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隨之極

句:…者…也;蓋音謬也;其至又加少矣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內容:①前洞②後洞③進洞④出洞⑤至者已少⑥本可前進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們就易避難心理;未能盡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記敘作用:提供真實形象,爲下文議論提供依據和鋪墊。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準備背誦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議論部分

方法同記敘部分

1、第三段:遊華山洞心得

詞:於是嘆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譏之乎

句:古人之觀於天地…而無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譏之乎;

內容:①過渡②古人精神③就易避難的普遍心理④條件一:志⑤條件二:力⑥條件三:物⑦強調:盡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據、標準和效法;非常之觀非任何人所能達到,而而唯有盡吾志且有了各方條件的人方可達到。

②照應文字:比較異同--概括、虛實和意象的理解和創造;楊花落儘子規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僕碑抒發感慨,指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詞:以悲之謬傳名勝道所以學者

句: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勝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內容:①批評: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形;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學態度;

理解:

②照應文字:比較異同--虛實的關係;行文的規律;形象大於思想;

二、佈置作業:

準備默寫第一二段

第三課時

一、作業檢查

默寫課文第一二段。

二、講讀結尾

第五段:補敘同遊者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是寫遊記常用格式。

詞: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佈局討論:

1、問題一:本文"敘"多,還是"議"多?爲什麼?(本文是一篇遊記,但是他並不像我們以前學過的遊記那樣繪聲繪色地描摹景物、記敘遊程,而是更側重於抒發感慨,本題着重研究與衆不同的"敘議結合"的遊記方式。)

提示:文章沒有對褒禪山景色進行細緻精妙的描繪,不是因爲景色不美。這一點從課文註釋和文中"其見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實本文名爲遊記,可實際正如《古文觀止》評語所云:"借遊華山洞,發揮學道。"這個"道",我們可理解爲治學之道,也可理解爲創業之道。它的具體內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顯然,它不是一般記遊之作,而是傾吐抱負、借題發揮的"思想小品"。作者這樣寫,正體現其"所謂文者,務爲有補於世"這一主張。因此全文的重點應在後一部分的發揮議論、闡明道理上。

2、問題二:作者認爲"志""物""力"三者的關係是什麼?你同意嗎?(本題着重研究作者的觀點態度。)

(1)作者認爲要達到"非常之觀",必須具備"志"、"力"、"物"三個條件,那麼作者認爲"志"、"力"、"物"這三者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提示:對於"志"、"力"、"物"三者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爲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

(2)遷移討論:你認爲"志"、"力"、"物"三個因素,對於達到成功,哪個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題目的討論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經歷,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中互相交流,從而得出結論。討論應當遵循切合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自圓其說即可,不必一概而論,強求統一。

四、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背誦文章三、四段,準備默寫。

2、完成講義《賀若弼》

《遊褒禪山記》的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學法點撥

整體感知、誦讀、點撥、自學、討論、批註等。

教學準備:

1、自學

2、勾畫《大學聯考神梯》

3、自制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作家作品時代背景

2、聽錄音,正音、明讀

3、誦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兩篇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醉翁亭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

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請同學們注意本文與所學過的遊記有什麼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世稱荊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他上萬言書,主張實行新法,改革政治。後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由於保守派反對,新法受阻。他具有樸素的唯物辨證思想,反對天命,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進步口號。他的詩詞文多揭露時弊,體現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詩詞遒勁清新,風格高峻。文雄健峭拔,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點撥本文學習步驟

1、閱讀課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寫作線索。

3、逐段閱讀,弄清文中字句含義與用法。

4、瞭解本文寫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

6、背誦。

四、整體感知。

1、聽錄音,正音:廬冢 謬其傳 無物以相 深父

瑰麗 窈然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2、明讀:所謂華山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3、理清課文結構思路:

(1 )本名與別名的由來

(2 ) 記遊洞經過

(3 ) 抒發遊洞的感慨(全文重點)

(4 ) 簡寫由僕碑而產生的感想

(5 ) 補記同遊之人、記遊時間

五、分析解讀一二段

(一)補充註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 卒:最後

3、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名:給……命名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爲陽)

5、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蓋:大概,可能

6、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窮:走到盡頭

7、不出,火且盡 且:將要

8、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10、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其:自己;極:盡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舍

A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 便舍船,從口入

D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 退避三舍

2、餘

A 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B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 遊刃有餘

D 其餘,則熙熙而樂

3、窮

A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 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 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 復前行,欲窮其林

4、然

A 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B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 奚以知其然也

D 吳廣以爲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此

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4、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5、則其好遊直不能窮也

6、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餘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遊之樂也

(四)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

1、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麼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2、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討論)

3、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爲什麼要進山洞?又爲什麼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4、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爲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討論)

六、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後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三四五段

2、 小結本文

3、練習

教學步驟

一、複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一)補充註釋

1、於是餘有嘆焉 焉:語氣詞,不譯。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以:因爲,由於

3、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夫:那;以:而,並且

4、其熟能譏之乎 其:豈,難道

5、何可勝道也哉 勝:完全

(二)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1、焉

A 於是餘有嘆焉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其

A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 其熟能譏只乎

D 其真不知馬也

E 汝其勿悲

3、觀

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

B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4、名

A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C 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 莫名其妙

E 不名一文

F 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3、險以遠,則至者少

4、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5、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四)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3、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5、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6、於是餘有嘆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9、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4、《臨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六)分析後三段

1、王安石基於這次旅遊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於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三、朗讀後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小結本文:

1、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請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作者記遊褒禪山不爲記遊,而爲發表議論:無論治學處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2、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遊山,後兩段發議論,前面的記遊處處與後面的體會有關,後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遊山經歷。前後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五、 課堂作業 :課後練習

六、課後作業 :

1、背誦全文

2、 完成《大學聯考神梯》

《遊褒禪山記》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瞭解作者。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課文。

2、學習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

二、過程和方法

誦讀、感悟、理解、背誦。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識作者“深思慎取”“盡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鑑意義。

重點、難點

掌握詞類活用。

因事說理的遊記——思想的深刻,藝術手法的獨特。

解決辦法

學生利用註釋、工具書疏通文字,教師只進行點撥、解難,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重視誦讀,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指導學生從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並重點教讀第三段,理解作者“盡吾志”的觀點。

學生活動

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藉助註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熟讀成誦。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補充註釋

①址:基址,指山腳。

②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後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③廬冢:廬,一說指慧褒生前住處(屋舍)。

④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另一種解釋是:唯獨碑上刻的“花山”二字還可以認識。

⑤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纔讀爲huá。王安石認爲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所以如果是“華山”(按,這裏不是五嶽中的“華(huà)山”)的“華”,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種解釋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華山本名花山)。名,說出名稱。

二、導入

劉勰《文心雕龍》:“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時寫了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我們從中來感受作者遊褒禪山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三、範讀。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

四、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感情。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結合課後練習,疏通文意,積累語言。

1、詞

[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爲“是”“就是”)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於是)

於是爲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

[道]

有碑僕道(路,道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蓋]

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是因爲”“是由於”等)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爲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文過飾非(掩飾)

[然]

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吳廣以爲然(對,正確)

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度)

蓋其又深,則其至義加少矣(到達的人)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險遠的地方)

畫線的詞可以視爲形容詞用作名詞,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認爲“其至”“險遠”後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這三個詞在理解上沒有什麼困難,只要學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講它們是形容詞用作名詞。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詞用作動詞。)

始舍於其址(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爲動詞)

好遊者亦不能窮也(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名之曰褒禪(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爲動詞)

而莫能名者(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爲動詞)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把……當作老師,名詞的意動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認爲……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認爲……有好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句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二、三個句子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由結構助詞“所”和介詞“以”組成,相當於現代漢浯的“……的原因”

六、熟讀成誦

這篇遊記與我們讀過的其他遊記相比,有什麼明顯的特點呢?

[明確]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照應。先敘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的經過,藉此生髮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記遊和議論是怎樣結合,怎樣照應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記遊生髮而來,第四段議論由第一段的記遊生髮而來。

在大體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礎上,讓學生熟讀、背誦課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

還不能熟練背誦的允許朗讀。

二、理清思路,把握結構,深入理解

1、記遊部分寫了什麼內容呢?

[明確]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文章緊扣題目,以“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起頭,點明作者所遊的地方是“褒禪山”,以及這座山的另一個名稱“華山”。由這句的“褒禪山”一名引出褒禪山名稱由來,點出禪院。寫禪院,既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又引出“距其院東五里”的華山洞。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爲下文寫遊華山洞作交待,其中寫華山洞命名緣由又與開頭一句照應。記僕碑文字,循名責實,辨“華山”誤讀,不僅迴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也爲後文的議論伏筆。記敘的景物由禪院到華山洞,再到僕碑,反映了遊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相扣。

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先略述前洞和後洞的概況,突出前洞與後洞迥然不同的環境特徵,以及遊前洞之易與遊後洞之難,揭示一般遊人就易避難的心理,爲後文“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伏筆。然後詳記遊後洞的經過。“餘與四人擁火以人”。點明瞭與人同遊,這纔有入洞以後諸人的不同反應。寫經過時,對所見景象,只異常簡括地記下“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用連鎖句式說明入“深”、進“難”、見“奇”的遞進式因果關係,爲後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據。隨着入洞之深而“其見愈奇”,下文本應敘寫乘興而入,尋幽訪勝,領略“奇”景。不料,卻中途退了出來。遊洞至此結束。作者又補敘了兩點。一是“蓋予所至……則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時……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兩點補敘爲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據。寫出洞後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字。因爲當時“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卻“與之俱出”,“不得極夫遊之樂”,由此而“悔”,並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樣生髮議論的呢?

[明確]第三段,寫遊洞華山的心得。

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啓下。“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自然地轉入議論。作者先借託古人,說古人遊覽觀賞“往往有得”,是因爲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說的觀察所得,不是隨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爲依據和標準,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以下以遊洞爲喻,以“有志”爲中心,進行逐層淪述,闡明宏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夫夷以近,則遊者衆”,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兩相對比之後,緊接着指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裏以景喻物,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志”“物”“力”。在提出“志”這個條件時,用兩個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強調“有志”;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志”作爲基本前提,也強調了“有志”。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的道理,說得相當清楚、完備而透徹。三個“不能至”的三層意思,是按照乏個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邏輯十分嚴密。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然力足以至。

《遊褒禪山記》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爲五種類型:

①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

②人稱代詞,相當於“它”(他)。

③人稱代詞,表領屬關係,作“它(他)的”講。

④人稱代詞,活用爲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

⑤語氣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爲“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二、講讀課文第3段:

(一)導入:第二段詳寫遊後洞的經過,着重寫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況下,竟隨“怠者”而返的遺憾心情。還有前洞與後洞的對比,都爲第3、4段的議論打下伏筆。

1、提問,回答第2自然段的層次。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

第二層:“蓋餘所至”到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達遺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觀”:①觀察、看。“古人之觀於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觀”。③建築物的一種,讀 ,“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2)“得”:①能夠。“不得極夫遊之樂”。②心得、收穫。“往往有得”。③融洽。“與公甚相得”。④得到,獲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肅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剷平、削平。“今操芟夷大難”(《赤壁之戰》)。③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4)“相”:①幫助、輔佐,讀 。“無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讀。“操雖託名漢相”(《赤壁之戰》)③互相,讀 。“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2、古今異義:

“非常”:本文義爲“不尋常”、“非同一般”,是兩個詞。如:“非常之觀”。不同於現代漢語表程度的副詞。

3、虛詞:

“以”:作介詞用:①因、由於。“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②用來、拿。“無物以相之”。作連詞用,相當於“而”:①表並列。“險以遠”。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雙重否定句,強調“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中間省略了“而不至”之類的話,翻譯時要補出,否則意思不連貫。

(三)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l)教師範讀並穿插評點。

(2)①問:古代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話來概括。

對學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應作分析,然後總結,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②問:作者說“不能至”是針對什麼說的?

不能到達洞的深處,見不到“非常之觀”。

③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爲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因爲已經“盡吾志”了。

④“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爲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3)①“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②“極夫遊之樂”是針對什麼說的?

至洞之深處。

③爲什麼到了洞的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

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明了這樣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隨之止。

小結:“隨之止”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總結: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係,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裏大家受到了什麼啓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三、講讀第4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悲”:

①感嘆、嘆惜。“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③哀憐。“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2)“勝”:

①盡 。“何可勝道也哉”。

②能承擔,禁得起, 。“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

③優美的, 。“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④勝利, 。“終不能加勝於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詞性活用:

(1)“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後世之謬其傳……”

(2)“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爲名詞。“後世之謬其傳……”

(二)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1)教師範讀,提問“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

其文漫滅。

(2)“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3)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爲“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爲什麼?

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從“何可勝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四、講析第5段:

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遊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並署名。思考: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裏,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五、問題討論: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繫的?(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③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繫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後一句“不得極夫遊之樂”開啓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遊者衆”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衆”;“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爲有侮”和“悔其隨之”;“僕碑”和“有碑僕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爲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六、全班齊讀課文。

七、佈置作業:

解釋下列句中的虛詞:

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之”字:

(1)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4) 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於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譏之乎

(7) 此餘之所得也

2、 解釋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②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③獨其爲文猶可識(它,代僕碑)

④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遊客)

⑤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後洞;那,代指遊客)

⑥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表反詰)

3、 解釋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作介詞用:因、由於。)

② “無物以相之”。 ( 作介詞用:用來、拿。)

③“夫險以遠”。(作連詞用,相當於“而”,表並列。)

④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作連詞用,相當於“而”,表修飾。)

《遊褒禪山記》的教案 篇6

單元教學要點

一、教材地位:

本單元選擇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蘇洵、王安石、歐陽修、蘇軾的散文名篇。《六國論》《遊褒蟬山記》是教讀課,後兩篇是自讀課。《六國論》《伶官傳序》都是借古諷今的史論散文,《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是因事說理的遊記散文。可以分別作比較閱讀。

宋代散文繼唐代古文運動的傳統並有所發展,題材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語言更加暢達,長於議論,體現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風,對後世散文產生深遠影響。

二、輔助教材

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喜雨亭記》,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司馬光的《赤壁之戰》,蘇軾的《赤壁賦》,比較各種遊記散文與史論文風格的多彩多姿。

【知識目標】

1、學習借鑑文章借古諷今針對現實有感而發的說理方式。

2、理解重點詞句在文中的特殊含義與用法

3、掌握幾個文言句式並能讀懂文中語句

【能力目標】

1、迅速把握文章整體內容與思想情感。

2、能結合寫作背景賞析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反覆誦讀體會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實踐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誦讀背誦,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含義。

2、難點:領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熟練掌握文言詞類用法與句式是難點。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引導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瞭解作家作品及遊記散文的基本寫法

2、藉助工具書初步讀懂全文內容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記遊寫景與感悟說理結合起來的。

二、學生簡介自己所瞭解的作家作品常識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稱王荊公,王文公,王臨川。21歲中進士,40歲進萬言書,提變法,抑特權,力圖改變北宋積弱積 貧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之策。49歲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馬光爲首的守舊派攻擊,54歲罷相,次年爲相。56歲再次辭去 相位,隱居江蘇南京,從事創作。封荊國公,諡號文公。《臨川先生文集》。

三、朗讀文本,整體把握內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與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體描寫遊褒禪山幾個地方,哪個地方寫得最詳細?

2、作者在第一段爲什麼要特別寫不會引起別人注目的路邊石碑,後邊哪一個語句與它呼應?

3、作者在遊華山洞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現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個句子?

4、作者通過遊華山洞的經歷悟出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

5、作者認爲要完成自己的事業理想必須有哪些條件,哪一個條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認爲盡力而爲雖然可能不成功,可以問心無愧,也不用怕別人嘲笑,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五、老師範讀全文,學生理解詞句

六、作業

1、藉助工具書讀懂全文語句,準備複述。

2、完成《導學》練習,鞏固文言詞語與句式的理解。

3、朗讀全文,準備背誦。

第二課時

一、重點語詞與句式理解檢測

二、重點語段口頭翻譯檢測

三、學生誦讀全文

1、個別誦讀能力一抽一查

2、集體誦讀訓練】

四、教師示範朗讀與誦讀指導

五、學生劃分重點語段層次,把握背誦的文脈與記憶的銜接特徵語詞

六、學生分層誦讀,以文意串連銜接回憶線索

七、遷移運用

把“遊華山洞”的兩段描述改寫成爲現代散文。

要求:

1、能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描寫景物;

2、運用心裏細節描寫表現遊覽者的見聞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