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讓國小語文實踐活動代替國小語文課堂的探討

我們現如今的語文教改強調生成性,在設計方法上要求設計能夠有生成性的問題。通過幾年的教學活動,我發現多數生成性問題(能夠引發學生討論的問題)設計起來很難。既然我們想讓學生的生成性暢所欲言,爲什麼不再進行更大膽地變革,徹底摒棄過去設計問題學生探討的教學模式,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創造生成語文教學情境,讓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爲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活動場呢?

關於如何讓國小語文實踐活動代替國小語文課堂的探討

一、提出這一設想的理論依據

1.語文教學的性質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我們在學習文章時對文章的品評是很重要的。以往的教學模式,只要是設計問題就必然讓我們的文章失去美感,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各類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發地品評文章,完成活動要求。

2.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往我們無論如何利用設計問題或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這一目的時,感覺學習的面都很窄,只有個別學生在參與,學習主動性不夠,沒有任何能力的提高,收到的是高時間量的付出、低效或無效的課堂教學效果,聽了許多節語文課都是這種感覺。如果讓語文活動成爲課堂的主要形式,那麼收到的效果就會有所不同。這樣,每一堂課的語文活動都能起到鍛鍊學生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的作用。

3.學生的天性也希望能夠在愉快中學習。過去的教學模式無論怎麼變學生都不太喜歡,因爲它畢竟是在剖析文章,是理性的解讀。但如果是語文活動就會有所不同,我想這樣的活動學生一定都樂於參與。既然參與了,那麼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語文素養一定會有所提高。

教師對於設計語文活動的把握一定會比設計有預設性的問題要靈活機動得多,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還有,學生也可以參與到設計活動中來,學習主動性會更高。

二、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

我認爲是諸如演講、導遊、故事比賽、朗讀比賽、表演課本劇、賽詩會、遊戲、書法品評、習作品評、名人訪談等等活動。有人會說:“我們平時也在用這些方法。”在這裏我要強調的是:過去我們只是偶爾用或很短的幾分鐘用,現在我們卻是用它來代替了整堂課的教學。以《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爲例,在教學課文時,第一課時的'閱讀過程我們可以用寫悼詞紀念總理爲活動的開端,讓學生扮演不同身份的人來向總理告別。再請學生朗讀課文,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學生已經能夠體會到人們的心情、課文的內容了。再談談作者哪裏寫得好,學生是能夠說出來的,因爲他們有心理上的體驗。 我們不是一直在說好的文章能讓讀者的心理產生共鳴嗎?我們的設計就是爲學生搭建一個能夠產生共鳴的平臺,讓他們能夠暢所欲言、有所收穫。第二課時的識字教學可以開一個書法品評會。

不難想象,這樣的活動無論是在讀文還是學文,也包括認字、書寫、寫作方面,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日積月累,語文素養一定會有極大的提高。

三、如何來開展語文活動

在教學一年級語文時,我上過一堂“趣味識字課”,方法是讓學生在他們精心佈置的教室中找自己想學的字來學習,學生找了將近120個字,除了過去認識的大約還有七八十個是生僻的字。然後我讓學生畫蘋果,把自己認識的字畫出來,學生特別高興。接下來我又讓學生根據字義做動作讓大家猜(當然這個活動要先在小組裏表演,這樣準備才充分),結果學生很快就認識了這些字,而且還會輕鬆地組詞呢!最重要的是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在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雨鈴鐺》一課時,我開展的活動是詩歌朗誦會,學生有感情,有動作,背得還相當熟練呢!詩歌的意境美全展現了出來,又有什麼必要再分析呢?結尾的時候讓學生續寫詩歌,一年級的孩子同樣寫得很棒。這不是語文素養是什麼呢?

有人會認爲那都是識字、詩歌等簡單內容的教學,我們的習作、閱讀是沒有辦法進行活動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學習老舍的《草原》一課時,我讓學生當導遊,雖然倉促,效果不盡如人意,但草原的幾個特點學生還是找到了,而且,文章寫得好的部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用上了,能寫出導遊詞,難道不是學生的進步嗎?

對閱讀教學用活動方式進行,有時確實感覺像蜻蜓點水,文章分析不透。但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過去我們分析得很透,學生仍然不會寫文章,不會讀、不會用。既然這樣,我們何不讓它徹底成爲擴展知識的範疇、寫作能力提高的工具,讓它徹底把過去的指導寫作這一包袱放下來,讓學生的思維不再受它的束縛呢?那畢竟是別人的生活、別人的思想!

過去,我們一直在延續着傳統的教學方法,除了思想上存在着惰性之外,還有就是,在心理上沒人去用我們也不敢嘗試。既然教學改革爲我們提供了創新的平臺,我們爲什麼不大膽嘗試呢?以上是我的一種設想,希望能爲我們的語文教學改革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總之,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其語言庫存,並從積累中進一步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特別是對相同主旨,相同事物的不同表達形式,更能促進學生對語言的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