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英語8A Unit3 language in use評課稿

聽了一節八年級unit3 language in use的課,這節課的語法內容是過去進行時,以及連詞when,while的使用。縱觀整節課,有以下評議意見。

八年級英語8A Unit3 language in use評課稿

  一、教學特色

1、以複習的形式引入語法的學習,自然不露痕跡

一開始老師以一個問題“What types of natural disasters we have learned?”對本單元之前的學習內容進行復習,然後就引到Timmy is a survivor of Taiwan earthquake,接着對課本內容提問,學生進行回答,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以過去進行時呈現在ppt上。

2、及時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並注重教學情景的創設

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和老師一起總結出過去進行時的結構,即was/were + doing的形式。然後老師用ppt展示多張圖片,讓學生用過去進行時造句,然後再次總結,在什麼語境下會使用過去進行時。接着老師讓學生思考,過去進行時的否定句形式和疑問句形式如何構成,並用ppt展示。

3、依靠多媒體技術,以遊戲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然後老師以一個Guessing game讓學生們操練了疑問句和疑問句的回答這兩個句型。接着老師讓學生做pair work,互相提問,展示出三張活動的圖片,並同時給出時間和句型,讓學生操練互相提問和回答。

4、關注書本練習,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得

隨後老師佈置學生完成書上的配套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老師又討論了when,while的用法,然後繼續書上的鞏固練習。最後在課堂結束前,老師對整堂課所學內容做了總結。

二、教學建議

1、從整個班級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這個班級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我們學校的學生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最明顯的這一節語法講解課上的中文解釋出現頻率相對較多,體現出這個班級平時課堂英語的使用應該是不夠多的,導致學生英語的聽課能力不是很高。一些語法詞彙用英語解釋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課堂指示老師都還要再用中文解釋一遍,就很能說明平時的課堂情況了

2、教學設計應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這樣不會侷限於少部分學生。整堂課,學生的整體參與率不高。看得出來,學生也許不是很適應這樣全英文的語法教學,對這些學生來說,老師這樣的講授語法內容的速度有些過快,沒有突出重難點,而且關注學生的面不夠。

3、課堂教學學生操作性的活動不夠,沒有爲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互相交流的機會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活動要能夠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像Guessing Game那一塊,張老師的做法是讓一位同學用一般疑問句來提問Was he…?然後她就把遮擋移開,讓全班同學來回答Yes, he was.或 No, he wasn’t.我的個人感覺,如果讓這個guessing game鋪的面更廣一些,讓很多學生來猜,直到猜到正確答案爲止,這樣讓更多的學生也有機會提出問題,這樣受益的學生會更多,參與率高了,學生的課堂氣氛也就更活躍了。

4、板書重點不突出,知識點不明確。一堂課板書的內容是突出教學重點,與整堂課中教師的講授,練習等有機結合,相互銜接,教師應該把重點內容板書在黑板上,這樣重難點突出,讓學生一目瞭然,清晰構建知積要點。

5、最後一塊對課本練習的處理讓人感覺缺少銜接,也缺少任務的構建,只是機械的爲做題而做題,沒有挑戰性也缺少趣味,這一塊學生的活躍度也相對降低了。

6、最後的總結環節設計的很有必要,讓學生理清思路,突出重難點,但個人認爲如果交給學生總結,老師在邊上給予一定的引導,效果會更好。這是鍛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次好機會,通過對一堂課所學內容的總結,讓他們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成就感。而不是像這樣老師一言堂,結束了整堂課的總結,學生坐在下面只是又一次的被動接受。

總之,無論從任務型教學的設計,還是從對學生的啓發和調動,整堂課都值得研究與借鑑。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是學得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可以爲開發個人潛能、促進個性發展、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有效的課堂活動應是“活動”最充分、“參與”度最深的活動,應該圍繞着某個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生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活動。與此同時課堂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爲出發點,注重課堂活動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作爲外國語學校的英語老師,更應該要認識到教育絕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領域,不應該侷限於課本或侷限於課堂,它可以跨越地域,超越時代,突破課堂、學校,而融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現實與理想的文化於一體,建構起跨越時空的教育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