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案設計

作爲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挑山工》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挑山工》教案設計

  《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標,腳踏實地,一個勁兒往前走的精神。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用“耽誤”、“樸素”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挑山工說的話的深刻含義,並從中受到啓迪。

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寫有“讀讀寫寫”中詞語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導讀”部分,瞭解本組安排的篇目和重點訓練項目。

2.導入新課。板書:挑山工。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誰知道“挑山工”是指什麼樣的人?預習後,知道了挑山工的哪些特點?(學生自由發言,互相補充,認識可深可淺。)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後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二、講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部分主要講了什麼。

2.討論。

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講挑山工登山的特點。)

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他們登山時的姿勢是什麼樣的?找出課文裏的話說一說。挑山工登山的路線是什麼樣的?(是摺尺形的。)

誰能描述一下,“摺尺”是什麼?(學生討論後,教師可在黑板上圖示,或實物演示。)

挑山工爲什麼要走摺尺形路線,而不像一般登山的人那樣直往上走?(東西不碰在臺階上;還能省些力氣。)

挑山工走摺尺形路線帶來什麼問題?(路程比遊人約多一倍。)

作者爲什麼要這樣詳細地描寫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呢?帶着這個問題繼續讀課文。

  三、講讀第二自然段。

1.齊讀第二自然段。

2.討論交流。

作者對什麼現象、事情感到很奇怪?(作者奇怪的是,雖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但他們花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多。)

作者爲什麼感到奇怪?讀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飽覽”是什麼意思?(充分地看,看個夠。)“題句”是什麼意思?(就是爲留紀念而寫的詩句。)“騰雲駕霧”是指什麼?(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着雲霧飛行。)作者形容挑山工“像仙人”、“騰雲駕霧”是指什麼?(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着雲霧飛行。作者形容挑山工“像仙人”、“騰雲駕霧”,是感嘆挑山工登山之快,對挑山工的領先感到吃驚,覺得不可理解。)

  四、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1.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讀音。提醒注意:“奏”、“素”是平舌

2.挑山工和遊人登山時有哪些不同的特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二、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

1.提出學習要求。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問題:在登山途中,“我”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是在什麼情況下相遇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思考。

3.討論交流。

“我”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三次。)這三次相遇分別是在什麼地方?(請學生從課文中尋找答案。)這幾次相遇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都是在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後來發現“他”走在了前面,率先到達我們相遇的地方。)

“攀談”是什麼意思?(閒談,隨便聊聊。)作者爲什麼要“走過去跟他攀談”?(因爲作者感到很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謎。)

  三、講讀第四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主要講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謎”。)作者的“不解之謎”是什麼?

作者的這個“不解之謎”是怎樣產生的?聯繫前幾個自然段的內容想一想。(是通過對挑山工與遊人的對比產生的。)

  四、講讀第五自然段。

1.學生各自朗讀第五自然段。

2.討論。

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個問句:“您看,是不是這個理兒?”挑山工是怎樣解釋“這個理兒”的?用課文裏的話說一說。

“我跟你們不一樣”,挑山工和遊人有什麼不一樣呢?

(遊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麼就怎麼)

(挑山工: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那麼,爲什麼遊人“高興怎麼就怎麼”,而挑山工“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呢?(遊人是來遊覽的,哪裏好玩就在哪裏停,目標散亂;挑山工有任務,要按時把貨物送到山頂,目標專一,所以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五、講讀第六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2.討論交流。

“心悅誠服”是什麼意思?(誠心誠意地佩服。)“包蘊”指什麼?(包含。)“意味深長”是什麼意思?(指含着的意思耐人尋味,值得很好地體會。)什麼是“哲理”?(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有深刻意義的話。)

山民這幾句樸素的話裏,包蘊着什麼意味深長的哲理?(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語,比較遊人與挑山工的不同之處,然後深入理解“一步踩不實不行”、“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含義,再深入到更深一層的認識:看準目標,堅持不懈,就能達到目的;放鬆要求,做做停停,任何事情也做不好。)

  六、講讀第七自然段。

作者畫了一幅什麼樣的畫?用課文裏的話說一說。

作者爲什麼說“我需要它”,而且“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作者需要的僅僅是這幅畫嗎?(作者需要的不僅僅是畫,而是畫中挑山工那種認準目標,不斷登攀的精神。作者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是因爲作者需要這種精神來激勵自己向前。)

  七、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體會挑山工說的話的深刻含義。

  第三課時

  一、複習舊課。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指名說說每個自然段講了什麼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1.提出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哪幾個自然段聯繫起來可以成爲一段,每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學生朗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交流。

課文可以分爲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講挑山工走的路程比遊人長,但卻常常領先,作者對此提出了疑問;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是第二段,講作者與一個挑山工幾次相遇,通過交談,作者解開了心中之謎;第七自然段是第三段,講挑山工的精神對作者的啓示。

  三、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

1.提出要求:把各段的段意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大家練習說一說。

2.同桌互相討論。

3.指名發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完成“讀讀寫寫”。

1.指名讀小黑板上的詞語。

2.指名說說“拘束”、“騰雲駕霧”、“耽誤”、“樸素”、“意味深長”的意思。

3.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用“耽誤”、“樸素”造句。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按照預習要求預習《可愛的草塘》。

  《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挑山工挑着重物,走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原因。

2、理解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懂得只有認準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話裏的深刻含義,能從中受到思想的啓迪、情感的薰陶。

教學方法

1、以讀促思、以讀促解。

2、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泰山的風景。有什麼感受?泰山雖然雄偉,但是我們遊人要想登上泰山,只有一條陡直的山路。

  一、複習導入、引發質疑

1、談話激趣:同學們,泰山以它奇特的景象吸引着絡繹不絕的遊人,但是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來到泰山,更讓他難以忘懷的並不是那雄渾的景色,而是一位挑山工。

2、板書課題。

3、談談對挑山工和作者的瞭解。

4、對我心悅誠服地點着頭,感到這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着意味深長的哲理。這句話進行質疑。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對重點句的質疑,既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又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二、品讀課文、感知不同

1、初讀挑山工說的話,談談讀懂了什麼?

2、學習挑山工和遊人的不同。

(1)上山時負重不同。

①體會沉甸甸。(播放課件)

②指導朗讀: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着沉甸甸的物品。

(2)上山時路線不同。

①什麼是摺尺形路線。

②動筆在書上畫一畫摺尺形路線圖。

③體會爲什麼要走摺尺形路線?

(3)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遊人走走停停。

3、引讀: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走着摺尺形的路線,不聲不響地從我們身旁走過,悄悄地走到我們前頭去了。

【設計意圖:通過品、讀、思、畫相結合的方法,感悟挑山工和遊人的不一樣,爲下文悟理做好鋪墊。】

  三、精讀課文,感悟道理

1、挑山工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理兒呢?請大家再讀挑山工的'話,說說感受到的理兒。(全班交流)

2、理解它指的是什麼?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旨在運用知識遷移的原則,不僅讓學生理解挑山工樸素的話語,還要理解其文字背後的含義。】

  四、聯繫生活、拓展昇華

1、挑山工的精神只有作者需要嗎?還有誰需要?

2、教師總結,希望大家能用挑山工的精神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旨在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將挑山工的精神內化並激勵自己前行,以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3

《挑山工》的學習,老師鼓勵學生課前體驗:挑點東西登十幾級臺階,體驗一下生活。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4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能用語言簡單概括。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用語言簡單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鼓勵學生課前體驗:挑點東西登十幾級臺階,體驗一下生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學生簡介對挑山工的瞭解。

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登攀的圖片,並引導學生觀察、聯想,在引發興趣的情境中,初步體驗: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山上挑貨物,的確令人敬佩。

二、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2.以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至少10人)。對認真讀書,善於動腦,能提出有創意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

三、預習交流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

3.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並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談談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寫描寫挑山工外貌、衣着、神態和動作的句子。

四、學習生字

1.同桌交流識記字形並組詞。

2.彙報交流。

3.組內交流指導寫字,互評。

4.針對難點板書指導書寫。

五、初知內容

1.小組內輕聲朗讀課文。

2.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