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案設計:挑山工

《挑山工》,作者馮驥才以清新、樸實的筆觸,勾畫了一個目標專一,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的“挑山工”形象,意在告訴讀者“做事只有認準目標,腳踏實地,才能把事做好”這樣一個深刻哲理。通讀全篇,筆者以爲這一深刻哲理主要包含在文中挑山工對“我”的一席話語之中。爲此,引導學生感悟挑山工所說一段話的寓意,是學習本文的難點所在。我在教學過程 中,引導學生經過“質疑——感悟——運用”的.過程,較好地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 。

語文課堂教案設計:挑山工

 一、揭示難點,引導質疑。

投影出示挑山工所說的話:

“我們哪裏有近道,還不和你們走的一條道?你們肩膀上沒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嘛?選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麼隨便,高興怎麼走就怎麼走。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我們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您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1.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段話。讀完後,先讓學生認真想一想,讀懂了什麼;然後,再請一位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一下自己讀懂的內容。

2.仔細品味,尋找不同點。

(1)再讀這段文字,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是描寫“挑山工”的,哪些句子是描寫“遊人”的。分角色朗讀有關描寫“挑山工”與“遊人”的句子。

(2)細細咀嚼這些句子,從中你發現“挑山工”與“遊人”在登山的過程中有哪些不同點?出示表格,讓學生自主練習:

“我們”指(誰)_______ “你們”指(誰)_______

負重速度登山特點

結果_______(誰)跑到_______(誰)前邊去了

3.碰撞思維,引發疑問。

(1)面對表格中列出的這些不同點,以及這樣一個結果,你有哪些疑問?按常理,誰應該跑到誰前面去?

(2)按照常理,挑山工登山應該落在遊人的後面,可事實恰恰相反。造成這種與常理正好相反的結果,主要原因是什麼?(遊人登山漫無目的;挑山工腳踏實地。)

(3)從挑山工與遊人的表現對比中,你覺得挑山工有着哪些遊人所不能及的精神?(引導學生先討論後發言)

諸如:目標專一,腳踏實地,持之以恆,毫不鬆懈。

  二、聯繫生活,遷移運用。

1.挑山工的話蘊涵着哲理,挑山工的精神富有很深的啓迪作用,請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你能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嗎?

如:(1)龜兔賽跑;(2)笨鳥先飛;(3)身邊同學通過勤奮學習而後來居上的故事……

2.挑山工的精神對我們的學習有着怎樣的啓示呢?

  三、練習朗讀,自能感悟。

我想你們不僅讀懂了挑山工的話,也一定會讓這段話深深地印刻在你們的記中。那麼,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吧?選(指導朗讀,在讀中加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