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海陸的變遷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生物海陸的變遷教學教案

1.知識目標:海陸的變遷

(1)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2)理論依據:大陸漂移假說,板塊運動學說。

2.思想目標: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探索精神。

3.重點、難點:瞭解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並能解釋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佈和它們之間的聯繫。

教學輔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別繪好“南美洲、非洲輪廓圖”和“六大板塊示意草圖”(不畫板塊界線)。

2.用較厚的紙剪好的七大洲輪廓圖片兩套。

3.可活動的平木板和一些乾淨的細沙和泥糊兩套。

教學方法教師提問,學生活動、討論、分析。教師再講解、總結、歸納法。

教學過程設計:(1課時)

一、複習第1節“大洋和大洲”,導入新課:

展示沒有畫出板塊邊界的“六大板塊示意草圖”,讓學生指認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稱,並能說出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目的:爲下面講授新課奠定基礎)

二、講授新課:

板書:第二節海陸的變遷

提問:同學們現在看到的海洋、陸地,從古至今都是這個樣子嗎?都是處於這個位置嗎?會不會曾發生過變遷?

學生討論。一種說法是不會發生變遷;一種說法是會不斷變遷。

教師講授:同學們的討論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早在20世紀上半葉時,地理學科科學史上已爭議很久了,那麼接下來,我們用一些實例來證明,看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學生活動:看圖2.10“喜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圖2.11“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流遺蹟”和圖2.12“荷蘭的圍海大壩”,用科學研究實例證明海陸變遷是不變的事實,學生邊看邊討論,再由老師講解“滄海桑田”的意思,使學生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變遷的。

板書:一、滄海桑田

提問:海洋、陸地是如何變遷的?

學生帶着問題閱讀“課文閱讀材料”:“偶然的發現,偉大的假說”。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輪廓圖”,要求同學們觀察它們的輪廓,並參照課本2.14圖“難道是巧合嗎?”、圖2.16“拼合大陸幾種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和圖2.17“海洋、鴕鳥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佈”等圖,看看兩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輪廓的凸凹處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塊陸地被撕破了,分別漂離了原來的位置而來到現在位置上”。

教師歸納、總結:這種現象是德國科學家魏格納首先看到的、發現的,他發現,如果把這兩塊大陸從地圖上剪下來,它們就可以拼合成一個整體,而且就好像一張撕開了的報紙,拼合後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對應了。於是,他提出了偉大的假說──大陸漂移假說,並窮其一生,證明這一觀點。

學生活動:①把學生分組,每組一套輔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輪廓圖片。

②比賽:哪一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陸找到,並拼合好。

③提示學生可參照課文圖2.15──大陸的漂移,2億年前的大陸→6500萬年前的大陸→現在的大陸。

活動目的:一方面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發現的喜悅和成功來之不易。在活動中,啓發學生探究發現的興趣,進而得出結論:魏格納的假說是有科學依據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麼力量在作用,使大陸漂移呢?

板書:三、板塊運動──“板塊運動學說”

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概念抽象,爲符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能力,採用互動的教學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學效果。

活動:

①把學生分兩組,每組拿一套輔助課件──三:“可活動的平木板和乾淨的細沙和泥糊”。

②第一組:把木板上均勻地塗上有一定厚度的細沙,鋪上一層泥糊後,用力向兩邊拉木板,使木板斷裂開來。觀察泥糊及細沙的運動。觀看圖1、圖3。

③第二組:在木板上均勻地塗上有一定厚度的細沙,鋪上一層泥糊後,用力從兩邊擠壓木板,使兩塊木板的相交處,一邊被另一邊擡升,觀察泥沙的運動。觀看圖1,圖2。

活動結束:學生分析討論所看到的現象及出現此現象的原因。

①第一組討論結果:板塊張裂,可看見泥沙下陷,板塊分開、移位。

試用這一原理解釋課文活動中圖2.20“東非大裂谷”。和圖2.21“紅海的形成示意圖”(從陸地到海洋)的現象。

教師總結、歸納:板塊張裂運動,使非洲與亞洲的距離不斷擴大,位於它們之間的`紅海範圍也擴大。

板書:大陸板塊張裂運動→地表裂谷帶產生(東非大裂谷)→大陸解體(亞非大陸分離)→新的海洋出現(紅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②第二組討論:結果:板塊受擠壓,地表隆起成山脈狀。

試用這一現象產生的原理解釋課文活動中圖2.22“地中海,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地帶和圖”2.24“喜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圖”(從海洋到陸地)的現象。

教師總結、歸納:板塊相向運動,使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靠近古地中海不斷縮小,兩大陸地受擠壓力繼續靠近,相互擠壓的力量使地面不斷隆起,於是板塊擠壓、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陸結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書:板塊擠壓運動→大陸與大陸靠近(古地中海縮小)→繼續擠壓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脈狀(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塊疊加結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動目的:把抽象的運動概念轉化爲具體的動手操作,加深學生理解,培養學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塊示意草圖”,把板塊邊界用色筆加畫,邊畫邊講解六大板塊的名稱。

(板書)1.全球大致可分爲六大板塊

2.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3.板塊內部相對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現象

  課後作業:

1.活動:把兩塊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擠壓木板,看池水的運動變化,放開手後看木板運動狀態。(池水濺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漿、海水)

2.結論:把以上活動的現象用文字描述,並用學過的大陸漂移假說,板塊運動學說解釋這一現象。

  課後提高:

思考:1.據測量,喜馬拉雅山還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這說明什麼問題?

2.岩層那麼厚重,在運動過程中是否會在岩石上留下什麼運動痕跡嗎?

目的:爲今後學習岩石圈打下伏筆。

課後心得:本章節理論抽象,板塊的運動人類感覺不到,所以對七年級學生來講難以理解,但通過這節課,使學生理解了“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會用這些觀點,解釋一些現象,本節課的目的就達到了。

點評:本堂課通過展示一些直觀的教具來啓發學生,能採用現代教學手段製作課件──板塊運動,將抽象的理論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利用學生活動,加深對兩種理論主要觀點的認識和理解,利用課本插圖,瞭解海陸變遷。本課的活動有創意,體現了教師對教材理解透徹、業務水平高。活動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