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聲樂教學的難點體會

在我們的兒童時期,孩子們也常用歌唱的方式表達內心最直接,最真實的感覺。但是,少兒的自然歌唱行爲與上升爲高度藝術的歌唱行爲之間還是有着形式與技能。藝術修養與審美意識、審美價值等等方面的層次差異。這樣聲樂就需要去學習如何運用合理的呼吸技巧,使少兒的聲音經過科學的發聲方法訓練後,音色更加優美,這就是少兒聲樂教學的教育人士關注的焦點。

少兒聲樂教學的難點體會

聲樂藝術是一門看不見、摸不着,只能用心、用腦、用嗓、用耳去感覺的藝術。聲樂教學不只是讓國小生會幾首歌曲,單純地解決一些聲音技巧問題;而是培養少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審美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素質,把所學知識技巧運用到實踐中去。

在聲樂教學中,發聲練習必須放在首位。聲音的好壞、音域的寬窄、是否能唱好意首歌的關鍵所在。發聲練習時要對姿勢、呼吸、發聲、節奏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訓練,通過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發聲技巧,正確運用到演唱中去。那麼如何正確樹立歌唱觀念呢?

 1、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歌唱發聲的基礎。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要在訓練中反覆提醒學生注意姿勢,要求他們做到:身體自然直立,全身保持鬆弛;站立時,兩腳自然分開,與雙肩平行,兩手自然下垂;頭部自然保持平穩,雙眼平視前方;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面帶微笑,身體重心略向前傾。

 2、呼吸―呼吸是歌唱發聲的基礎和動力。採用以下幾種方法;1)靜坐練習;指導學生坐正,不要做滿凳子,嘴輕輕閉上,將兩手貼在肋下。當學生感到兩肋呼吸的動作時,再告訴他們歌唱呼吸的位置。這個練習有效地使學生在吸氣訓練時犯擡肩、鼓肚子的毛病。2)抽泣練習;啓發學生找到抽泣時的感覺,通過反覆體會,使他們感到肋骨下端的橫隔肋隨着抽泣聲有彈性地往下往外擴張。堅持做幾分鐘,橫隔肌會有累的感覺,讓膈肌得到了鍛鍊,這樣快速吸氣可用於歌唱時搶氣或偷氣。3)聞花香練習―要求心靜,注意力集中,用鼻子慢慢地吸入,好像一直緩緩地吸進腹部、肚子、腰圍處,吸滿後將氣吐出,這樣反覆練習,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深呼吸的感覺。掌握了吸氣的方法,還學會控制運用氣息。

 3、發聲―兒童的發聲器官尚未成熟,他們用聲纖細,音量較小,音域較窄,但聲音甜美清脆明亮,歌唱時大都利用頭腔共鳴。特別是六至十一歲的童聲,可以說是童聲最好的階段,聲音清脆、明亮、氣息能力增強,音域在十度左右,是歌唱最有特色的時期。因而,抓好這一段發聲訓練,可爲今後增強表現力,提高歌唱能力打好基礎。A:聲音位置―兒童歌聲是最高位置的頭聲發聲,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原則。在訓練兒童歌唱發聲時,先要考慮的是兒童具有優美動聽的音質,而不是一味去模仿成人的發聲。爲此訓練時先用輕聲帶假聲,再以假聲找頭聲,逐漸擴大共鳴腔,去解決自然聲的侷限。發聲先採用下行音階,用哼鳴進行訓練,哼鳴最容易找到頭聲位置。母音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們進行訓練也容易找到頭腔共鳴,克服喉音、大聲喉音、位置低、聲音“炸”的毛病。B:咬字吐字―熟練地掌握咬字的技術,不僅是爲了把字音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聽衆,更重要的是通過正確的咬字與歌唱發聲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咬字吐字方法後,才能很好地解釋歌詞內容,真誠的表達歌曲的情感,引起聽衆的共鳴。因此,在訓練時要求學生做到:1)平視堅持講普通話,逐步掌握普通話的正確發音,這是克服地區方言的有效方法;2)習慣用奶聲、扁嘴說話的學生多用“a”、“o”的母音進行訓練。3)節奏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是聲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可加強平穩節奏訓練、變化節奏訓練等。提高學生們對節奏變化的應靈敏性,爲歌唱打下堅實的基礎。

4、情感訓練是關鍵,抒發情感是音樂最基本的表現能力。美妙的歌聲都是情感的外在表現形式,情感則是歌聲的內涵,它們都是統一在所表現的歌曲上。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作品的風格、創作動機、創作手法、歌詞的思想性、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音樂的高潮在何處,那些地方有難度需要注意等。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調動好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學會用情用心去唱。比如《跨世紀的新一代》這首歌曲,通過對歌詞的朗讀和旋律的配合,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作爲新世紀的主人肩負着時代的召喚,人民的期待。通過啓發,使他們能以情帶聲、聲爲情用,讓歌聲達到聲情並茂的完美統一。

針對兒童聲樂技巧的訓練,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覺和豐富的想象力,來訓練歌唱器官的協調及配合。運用單項練習來進行聲樂訓練,可以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聲樂技巧。例;歌唱呼吸練習、放鬆喉部練習、咬字吐字練習。分別進行單項練習,使學生會有更深刻的概念性,在歌唱時可以有效地使歌唱器官協調配合,保留住兒童自然、明亮、甜美的音色,在高、低聲區上達到聲音統一、位置統一的目的。接下來進行一系列的方式訓練:

1.呼吸練習:最初接觸聲樂兒童,不明白歌唱呼吸時怎麼回事,開口就唱,把聲音全部擠壓在喉嚨裏,怎麼去運用氣息更是體會不到。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回憶感受一下引導學生做一些表演,如快速爬樓梯或跑步後,氣喘吁吁的樣子,模仿的基本像時,問他;現在你的腰部有什麼樣的感覺?你的聲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兒童能把這些感受記得非常牢固,這樣既提高了學習聲樂技巧的興趣,又達到了學習聲樂的目的。

2.咬字吐字練習;唱歌和說話一樣,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時必需運用歌唱語言的方式來咬字吐字。歌唱語言的拼音是建立在生活語言拼音的基礎之上,通過藝術加工,而形成的歌唱語言的拼音規律。在兒童歌曲中,基本上分爲兩大類型歌曲,即歡快的和抒情的。如《有這麼一位好朋友》歌中“有這麼一位好朋友,啦啦啦啦啦……”這個歌曲特點就是快,如何唱得既能跟上節奏,又能咬字清楚呢?對於歌曲中的每個字,聲母咬字的要準確、快速、聲母咬完之後,馬上與韻母的運腔過程中,無論是單韻母的拖腔,還是復腔母的拼合運腔。以及字尾的歸韻、收聲、脣、齒、舌、牙、喉、齶的配合動作都要非常輕巧,靈活、敏捷,這就需要嘴、口腔與意識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詞、拖腔、歸韻、收尾的過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須要用“心”念字,在這個基礎上演唱快速歌曲就能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兒童聲樂教學中,需要給他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要用溫和的語言、甜美的微笑和他們溝通,教師的言行,甚至表情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聲樂學習室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發聲方法的掌握也是逐漸建立和形成,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不可用刺激性的語言,這樣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其對學習歌唱失去信心。學生的學習進步是階段的程度,不易選擇不能勝任或是勉強能唱的歌,不能造成心理負擔,否則就會有舉步爲艱、力不從心的感覺,少兒聲樂教學中不可忽視他們的心理特點,因此我們說,歌唱即是學校美育的理想載體,也是德育和音樂教育的基礎。歌唱是一種“精神體操”,它有益於撫慰心靈,平衡心理,增強信心和勇氣,使我們的同學更樂觀,更熱愛生活,更加青春煥發,朝氣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