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

《和時間賽跑》是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篇課文,課題“和時間賽跑”既是文章的重點,又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文中的“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一人生啓示,也與課題息息相關。所以教學本課時,我採取“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方式,由課題入用,引出問題,本着“以經驗爲支撐,以朗讀爲手段”的主題,啓發學生思考,進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輻射全篇,使全篇的教學“形散而神不散”,最後達到披文入理、感悟人生的目的。

  一、說教材

《和時間賽跑》是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我”從爸爸的談話中、從太陽落山、鳥兒的飛行中,明白了爲什麼要珍惜時間;從“我”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怎樣珍惜時間。作者慧眼獨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經意的時間流逝問題,以祖母去世,“我”哀痛萬分,通過父母對我的啓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時間變成了可以覺察到、並在行動中可以抓得住的東西,從而點明瞭中心,使人們認識到: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會獲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學生珍惜時間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根據本課教材的內容,依照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感情朗讀課文,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文本。

(2)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3)懂得時間一去就不復返,要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和文章最後一段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通過文中具體事例明白時間可以爭取的道理,從而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由於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課文內容和我班學生特點,教學時可以指導學生讀文體驗並展開探究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然後讓學生聯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閱讀反思,感受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體驗。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組課文的教材是圍繞感悟成長這一專題展開的。所以教學時以讀爲本,注意抓住和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訓練後,進行“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聯繫各自的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的閱讀訓練。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爲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討論探究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閱讀反思,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創設情景——質疑定向——探究體驗——延伸拓展——主題昇華——自主作業

  (一)、創設情境,質疑定向:

回憶國小的生活,緊扣時間這個主題,感受時間過得快,由於文章題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在創設情景,揭示課題之後,讓學生上節課和時間賽跑的結果,此時學生暢所欲言,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收穫。接下來我又讓學生提出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這時學生提出:誰和時間賽跑?爲什麼要和時間賽跑?時間又不是人,“我”爲什麼偏偏要和它賽跑?“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結果怎樣等問題,我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概括爲以下三個問題:(出示問題)

1、時間又不是人,“我”爲什麼要和它賽跑?

2、“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3、我和時間賽跑的結果怎樣?

問題確定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文,使學生頭腦中有一個定向的目標,本節課我要解決哪些問題。這樣就爲下邊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二)探究體驗。

學生回顧了上節課的內容,又提出了本節課的問題,這樣能使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古人云:學貴在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慾,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麼學生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同時,爲了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帶着質疑探究課文內容,進而品讀課文內容,完成教學思路中的“會文”。

首先,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爲什麼、怎樣和時間賽跑的以及賽跑的結果。學生通過閱讀感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明白了:如果時間能停下來,外祖母就不會去世;如果時間能停下來,爸爸還會擁有童年,“我”也會回到昨天,我更不會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如果時間能停下來,明天還會看到今天的太陽,鳥兒還會飛過今天的飛行路線,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並從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體會到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學生在對文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諺語的探究理解中體會到了時間的珍貴。所以作者和時間賽跑,再一次次和時間賽跑的過程中收穫了成功和喜悅,同時作者用一生的經驗告訴人們一個真理: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其次,注重朗讀的訓練。隨着探究問題、理解內容的深入,我始終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個性朗讀——發現問題時讀,理解內容時讀,體會情感時讀。可採用自由讀、範讀、指讀、評讀、齊讀等。學生在理解和感受中讀出了“我”因外祖母去世的哀痛,讀出“我”體驗時間流逝的哀愁,讀出“我”跑在時間前面的喜悅。通過這些豐富多采,個性鮮明的朗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明理、悟情。

再次,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重聯繫實際,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聯繫各自的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通過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時間就不會事業有成,和時間賽跑是人生中的最大樂趣,而且懂得了今後該如何珍惜時間,爲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習慣奠定了基礎.

  (三)延伸拓展。

通過深層次的交流與碰撞,使學生對事件的意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使學生感受的最終跑贏時間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追求的目標。

  (四)主題昇華。體會堅持不懈,體會生命的意義。

  四、說作業佈置:

體現這一指導思想並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爲強化學生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我設計如下作業:

(1)、從報刊、電視、網站上搜集更多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並知道他們的動人事蹟。

(2)、以《時間,》爲題,談談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篇板書我是依照作者思路設計的板書。它體現出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教學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過程,明瞭時間是因爲一去不復返而顯得寶貴;是因爲寶貴,而要珍惜時間,要努力奮鬥,這樣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脈絡清晰,學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六、說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語文教學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對於一個教師來說,一節課的結束往往是自己教學理念完善的開始。教師只有在不斷地探索中獲得提升,使自己不斷獲得潤色和磨練。反思我的教學,也有不足之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我雖然出示了很多重點的句子引導學生學習,但教法過於老套,隨着探究問題、理解內容的深入,我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個性朗讀——發現問題時讀,理解內容時讀,體會情感時讀。學生在理解和感受中讀出“我”因外祖母去世的哀痛,讀出“我”體驗時間流逝的哀愁,讀出“我”跑在時間前面的喜悅。通過這些豐富多采,個性鮮明的朗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明理、悟情。

同時也使我感受到:生活的天地有多廣闊,語文的內容就有多豐富,語文的色彩就有多絢麗。首先,語文教學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來理解教材。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處處都洋溢着語文的氣息。學生是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去解讀教材的。教師在教學中不要拘泥於教材,變過去的“教教材”,爲現在的“用教材教”。讓教材成爲學生通向真實生活,通向廣闊世界的橋樑。通過課本文本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聯繫起來,學得更深,更廣闊。其次,強調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我們的語文教學洋溢着人文的色彩,充滿着生命的感動,負載着陶冶情操的使命。教師要善於關注和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使之成爲喚醒學生心靈的源泉和動力,使學生心中美好人性的萌芽慢慢地滋生,強壯。完善學生人格,要把語文課上到學生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