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語錄(精選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名人語錄吧,語錄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一種體式,常用於門人弟子記錄先生的言行,也用於佛門的傳教記錄。什麼樣的語錄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子的語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孟子的語錄(精選15篇)

孟子的語錄1

1、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2、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汪國真

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

4、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謝覺哉

7、做人不可有傲態,不可無傲骨。——(清)陸隴其

11、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12、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28、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明)黃宗羲

29、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

30、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

3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32、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3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丘 43、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愛因斯坦 關於友誼的經典名言

1、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羅曼·羅蘭

2、誰要在世界上遇到過一次友愛的心,體會過肝膽相照的境界,就是嚐到了天上人間的歡樂。——羅曼。羅蘭

3、談到名聲、榮譽、快樂、財富這些東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們都是塵土……——達爾文

6、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就是關於進言的信任。——培根

8、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覺地把自己也一起滅亡了。——伊索

9、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愛因斯坦

10、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培根

11、災難能證明友人的真實。——伊索

12、沒有真摯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獨的人。——培根

15、友情在我過去的生活裏就象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點點光彩。——巴金

17、友誼也像花朵,好好地培養,可以開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從根本上破壞了友誼,這朵心上盛開的花,可以立刻萎頹凋謝。——大仲馬

24、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25、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26、應當在朋友正是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不可在事情已經無望之後再說閒話。——伊索

27、用狡計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將陷於危險埋伏之中。——伊索

28、要想吸引朋友,須有種種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歡成人之美,不樂聞人之譽的人,不能獲得朋友。——馬爾頓

孟子的語錄2

1、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

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4、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子·盡心下》

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6、雖千萬人,雖往矣。《孟子·公孫丑上》

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8、人最重要的是人民,國家是將要的,而君主的地位是最輕的。

9、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10、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11、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12、國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換,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所以,百姓最爲重要。

13、生命誠可貴,道義價更高,“捨身取義”傳唱千年,爲了國家和民族,爲了道義,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九死不悔。

1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15、雖然有千辛萬苦、千難萬阻,哪怕我只是瑩蟲之光,結局是粉身碎骨,身敗名裂,依然在所不辭、初心不改。

16、孟子·文明·成長·感恩父母

1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18、只有走出舒適圈,纔能有所成就。

19、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毛主席說: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2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21、生命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正義了。

22、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

23、不管什麼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沒有遠大夢想,也要堅持修煉自己。

24、尊敬自己的老人,就把這種尊敬推及別人有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也把這種愛護推及別人的孩子。做到這樣,天下就像是手掌中翻轉小東西一樣容易治理。

25、如果想要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

26、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2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8、能抵住誘惑,捱得住貧窮,不畏懼強權的人,纔是真正的大丈夫。這是衡量一個人品行人格的標準。

29、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3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2、最和諧的社會,應該是這樣的。

33、自我反省而發現正義在我,即使面對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34、常懷憂患之心,才能生存下來;沉溺於安樂之中的,常常自取滅亡。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35、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36、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地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37、人永遠是制勝的第一要素。不要羨慕他人的好運氣,你必須明白,強大的武裝的自己,永遠勝過好運氣。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9、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40、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的語錄3

1、盡信書,不如無書。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4、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爲大丈夫。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幫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幫助。?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都反對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都歸順他。

9、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

【譯文】人要有所不爲,纔能有所爲。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1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1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1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14、其進銳者,其退速。【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15、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16、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譯文】孟子說:“孝子孝的極點,沒有超過尊敬他的父母的;尊敬父母的極點,沒有超過拿天下來奉養父母的。”

1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18、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譯:擡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

19、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20、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21、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2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爲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爲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爲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爲自己的憂愁。

23、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爲準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爲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爲準則,就會胡作非爲,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24、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爲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爲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25、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6、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我便捨棄生命而取義。

27、孟子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有預料不到的讚揚,也有過份苛刻的詆譭。”

28、(孟子)曰:“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蝕,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孟子)說:“古時的君子,犯了過失,如天上的日蝕月蝕一樣,人們都能看得見。到他們改正錯誤以後,人們也都擡頭看得很清楚。”

29、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30、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譯文】(孟子)說:“我善於養我(這種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

31、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譯文:能成就大事的人物,總會有善良,純樸,率直,熱愛生命的人格品質、

32、養心莫善於寡慾。

【譯文】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慾望。

33、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4、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譯文】現在你的廚房裏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馬欄裏有健壯的駿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着餓死的屍體,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着禽獸來吃人。

35、人皆可以爲堯舜。

【譯文】人人都可以當堯舜這樣的好人。

36、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爲,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37、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38、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譯文】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39、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40、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文】賢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還在糊塗卻硬要叫人明白。

41、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譯文】不以趕不上別人爲羞恥,怎麼能趕上別人呢?

42、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

【譯文】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於詞句而誤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

43、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天下的基礎是國,一個國的基礎是家,家的基礎是每一個人。”

44、孟子曰:“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服從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滅亡。”

4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譯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46、孟子曰:“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恭敬別人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掠奪別人。”

47、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爲人師。”(《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人的毛病在於喜歡當別人的老師(即不謙虛)。”

48、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孟子說:“做一項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棄,便會失掉。這是有益於收穫的探求,因爲所探求的對象是在我本身之內(即強調發揮善性,注重修養)。”

49、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譯文】孟子說:“一個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是最無恥的。”

50、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譯文】孟子說:“君子親愛親人,因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因而愛惜萬物。”

孟子的語錄4

1、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2、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3、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4、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6、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7、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8、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9、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10、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11、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爲,達之於其所爲,義也。

12、飢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飢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飢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飢渴之害爲心害,則不及人不爲憂矣。

13、爲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

14、人有不爲也,而後能夠有爲。

15、聖人之行不一樣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

16、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17、人不能夠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18、位卑而言高,罪也。

19、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20、仁者榮,不仁者辱。

21、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22、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23、能夠速而速,能夠久而久,能夠處而處,能夠仕而仕,孔子也。

24、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爲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爲天下得人難。

25、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爲能。

26、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27、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28、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29、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30、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由惡醉而強酒。

31、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3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33、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34、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爲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

35、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

36、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37、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

38、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

39、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40、仁人無敵於天下。

4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42、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爲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爲也,非不能也。

43、悅賢不能舉,又不能養也,可謂悅賢乎。

44、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45、焉有君子而能夠貨取乎。

46、不以規距,無以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47、能夠仕則仕,能夠止則止。

48、養其小者爲小人,養其大者爲大人。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50、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衆也。

51、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52、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爲大人而已矣。

53、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54、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55、欲爲君,盡君道;欲爲臣,盡臣道。

56、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

57、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58、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

59、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60、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的語錄5

1、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永言思,思孝惟則。

3、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6、聖人之行不同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

7、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8、往者不追,來者不拒。

9、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0、事,孰爲大?事親爲大。守,孰爲大?守身爲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爲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爲守?守身,守之本也。

11、古之君子,過則改之。

12、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爲能。

13、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14、位卑而言高,罪也。名人名言

15、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1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18、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19、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20、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21、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2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3、今茅塞子之心矣。

24、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25、我意欲正人心,息邪說。

26、取諸人以爲善,是與人爲善也。

孟子的語錄6

1.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同。

2.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

4.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5.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6.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sha人之罪。

7.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8.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9.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父母;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

10.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的語錄7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確把握課文主旨。

3、準確理解“捨生取義”的思想內涵;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使用說明和學髮指導:

1、學生自瀆課文,對照譯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學生能自讀自悟,在反覆品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抓注重點詞語,從多角度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把握文章的主題,思考對自己的啓示。

3、課前完成預習自測,將預習中遇到的需要給大家提醒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寫下來,等待課堂上和老師同學交流。

教材助讀: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相傳爲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戰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家學派大師,史稱“亞聖”。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爲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

2、題目賞析: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魚”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關鍵時刻應該如何作出正確選擇的問題。說說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一種精神。

預習案:

1、給帶點字注音。

熊掌( )兼顧( )捨身( )選擇( )

2、辨字組詞。

孟( ) 欲 ( ) 掌( ) 仰( )

盂( ) 浴( ) 黨 ( ) 抑( )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捨棄—— 選擇——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捨棄—— 真理——

5、解釋下列詞語。

所: 欲: 也:

亦: 可: 得兼:

舍: 者也: 生:

義:

整體感知:

有感情的朗讀古文,對照譯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細細品讀文章感悟寓意深刻的句子。(朗讀指導:要放聲讀,讀準字音、讀清句子、讀出語氣體會作者的感情)。

我的疑惑:請你將預習中遇到的需要給大家提醒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寫下來,等待課堂上和老師同學交流。

探究案:

探究點1:怎樣理解成語“捨生取義”的意思?你從中得到哪些啓示?(認真讀古文,在理解整篇課文意思的基礎上,圈出重點字詞感悟,作批註,爭取課上精彩交流。)

探究點2、全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訓練案:

1. 填空。

(1)《孟子語錄》節選自《 》一書,這是一本記錄 的書。

(2)《孟子語錄》以 和 設喻,告訴我們 的道理。捨生取義的含義是 。

2.背誦並默寫《孟子語錄》。

3.完成《配套練習》的《孟子語錄》一課。

名言積累:

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②、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課外閱讀: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軻,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但小時候的孟軻片天性頑皮好動,不想刻苦學習。他整天跟着左鄰右舍的孩子爬樹捉鳥,下河摸魚,田裏偷瓜。孟母開始又罵又打,什麼辦法都用盡了,還是不見效果。她後來一想:兒子不好好讀書,與附近的環境不好有關,於是,就找了一處鄰居家沒有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後,孟軻還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邊洗衣服,回來一看,孟軻又腳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這周圍又沒有小孩,他又會到哪裏去呢?找到鄰居院子裏,見那兒支着個大爐子,幾個滿身油污的鐵匠師傅在“丁丁當當”地打鐵。孟軻呢,正在院子的角落裏,用磚塊做鐵砧,用木棍做鐵錘,模仿着鐵匠師傅的動作,玩得正起勁呢!孟母一想,這裏環境還是不好,於是又搬了家。

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圍沒有鄰居,門外是一片墳地。孟母想,這裏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吸引兒子了,他總會用心念書了吧!但轉眼間,清明節來了,墳地裏熱鬧起來,孟軻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擡着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夥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鬍子花白的老師教着一羣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着學生唸書,那拖腔拖調的聲氣就像唱歌,調皮的孟軻也跟着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爲兒子喜歡唸書了,高興得很,乾脆拿了兩條幹肉做學費,把孟軻送去上學。

可是有一天,孟軻又逃學了。孟母知道後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問他:“你最近書讀得怎麼樣?”孟軻說:“還不錯。”孟母一聽,氣極了,罵道:“你這不成器的東西,逃了學還有臉撒謊騙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織布爲了什麼!”說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織布機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譁”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不明白母親爲什麼這樣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厲聲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

這一次,孟軻心裏真正震動了。他認真的思考了很久,終於明白了真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於他天資聰明,後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兒子思學習,終於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語錄8

一、按原文填空

魚,(),熊掌,();二者(),舍()而取()者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者也。

二、解釋詞語

欲亦可得兼捨生義

三、用現代漢語來講述課文

四、這段故事就形成了後來的成語(),請解釋成語意思。

五、回答問題

這段話的作者是(),()時期()國人。()家學派創始人之一,被尊稱爲“”,著有《》一書。你還知道哪些孟子名言?

孟子的語錄9

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4、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5、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6、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

7、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8、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衆也。

1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1、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5、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7、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18、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19、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21、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2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5、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的語錄10

1.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2.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爲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爲人所奪,故不得以爲樂也。

3.獸相食,且人惡之,爲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爲民父母也。

4.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5.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爲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爲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爲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6.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7.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9.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的語錄11

1、育才造士,爲國之本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5、人皆可以爲堯舜。

6、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7、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8、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9、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10、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1、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1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3、貴,人之所欲;貴爲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14、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後發

1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18、志,氣之帥也

1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20、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1、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4、吾善養浩然之氣。

25、養心莫善於寡慾。

26、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8、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29、人不可以無恥。

30、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31、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3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33、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的語錄12

·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

·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 孟子名句

·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 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 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 孟子語錄

·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 孟子語錄

· 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 孟子名言

·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的語錄13

1、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精確。——培根

2、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3、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奧斯特洛夫斯基

4、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爾

8、書讀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爾泰

9、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艾迪生

13、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高爾基

14、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高爾基

15、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於酒店、賭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遊戲;而我對於事業的勤勞,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厭。——富蘭克林

16、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傑出的人談話。——笛卡兒

17、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高爾基

18、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托馬斯·卡萊爾

19、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20、書,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21、過去一切時代的精華盡在書中。——卡萊爾

22、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培根

孟子的語錄14

1.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2.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爲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3.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5.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6.,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7.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8.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9.遠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10.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孟子的語錄15

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10、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1、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16、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25、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2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32、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3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35、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

36、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37、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38、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39、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

41、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42、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4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45、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46、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47、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

8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