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心理動力論

心理動力論的理論基礎源自精神分析學派,精神分析學派探討的是個人內在的、深層的動機與情緒,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心理動力論。但傳統的精神分析學派並不重視職業方面的問題,佛洛依德甚至認爲工作是令人不愉快卻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後來興起的新佛洛依德派,則比較重視工作的意義:對個人需要的滿足以及對個人發展的衝擊。真正將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用於生涯理論的是鮑定,他深入分析了個人內在動機與需要等動態因素對個人職業選擇過程的影響。

關於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心理動力論

1963年,鮑定和同事納奇曼、塞格爾提出了該理論的8項基本要素,

其內容隱含了“需求”與“發展”這兩個要素:

1、人類的發展是個連續的過程,嬰兒期最簡單與最早期的心理生理髮展歷程,與成人階段最複雜的智力與生理髮展是息息相關的。

2、需求滿足的本能,就複雜的成人行爲與簡單的嬰兒行爲而言,並沒有兩樣。

3、每一個人的需求的類型在人生的前6年就已經決定,只有少部分可能在人生的後期得到修正。

4、人所尋求的`職業由其需求來決定,而其需求在其6歲前就已經發展完成。

5、這個理論使用於所有不同年齡的人,以及不同類型、教育水準的工作,唯有兩項例外:(1)受到外界文化或經濟困難限制的人,或是受到這些外在因素刺激的人。(2)在工作上得不到滿足的人。

6、工作是一種嬰兒期衝動得到昇華作用的表徵,工作就是將嬰兒期的衝動,昇華成社會所能接受的行爲,就業參考《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心理動力論》。

7、缺乏對職業的瞭解可能使個人所選擇的工作無法實現其心理的預期。因情緒(或神經系統)而使就業機會的信息受到干擾阻隔,這種現象屬於心理機制範疇,是本理論所關心的一個部分。

8、每一種工作都可列入不同的職業羣中,而各個職業羣都代表着不同心理需求的滿足類型。

從以上8個基本元素中,可以發現心理動力論一方面強調人類的職業選擇具有潛藏的心理動機,這些動機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需求的滿足,職業上的各種活動都是爲了滿足需求與避免焦慮;另一方面則強調職業研究的發展特性,主張職業選擇必須追溯到個體的兒童時期,甚至懷孕階段對人格成長的影響。

鮑定通過分析會計員、作家、心理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等職業,創造出了一個“需要-——滿足”模式。這個模式可以清楚地分辨不同職業所能滿足的需要、涉及的心理機制及其操作與表現方式。例如此理論假設:一個人在6歲以前,主要的內在滿足是來自於咬、嚼、吞、咽等口腔的攻擊活動,如果一個人一直顧着於這種口腔的滿足,並且沒有隨年齡增長而發生改變,那麼這種顧着現象會表現在他的人格上,其所從事的職業則是與切割、磨、鑽等有關的活動。

雖然心理動力論對於個人內在的動力因素(如:需要、心理機制等)特別重視,可以彌補“特質因素論”忽略人深層心理需要的缺陷,但卻因爲過於強調內在因素,反而對於可能影響職業選擇的外在因素略而不談,甚至假定“個人有自由選擇職業機會”,這些就成爲該理論的缺點。不過,探究“過去”生活經驗與動機層面的心理動力論的提出,也確實爲只注意“現在”與“未來”的生涯,注入了新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