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制度內容

馬年開頭最重要的事,中國人有望成爲身份一致的國民,享受統一的國民待遇。

養老保險制度內容

2017年2月7日,國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合併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

中國持續60年的城鄉區別,從基礎制度層面破冰。城鄉樊籬的基礎經濟制度被打破,發生在八年之內。取消農業稅是第一步,建立城鄉統一的養老制度是第二步。十屆全國人大棠委會第十九次會議12月29日通過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農業稅成爲歷史。取消農業稅,意味着中國政府的稅收來源主要不再是農業與農民,中國經濟從農村走向市場;建立城鄉統一養老制度,意味着中國人逐漸成爲統一的國民,城鄉分隔體制、勞動力流動的樊籬逐漸被打破。以往以保甲戶籍制度人爲區城鄉,分爲城鄉之間的貴族與賤民,是不人道不文明的野蠻制度,嚴重阻礙中國市場經濟發展。

基礎制度改革總會受到指責。有人認爲,目前統一的是最低層級的養老保障,只能勉強保證年過60歲的老人不餓死;也有人認爲,中國養老制度分成並不公平,分成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城鎮企業職工、城鎮居民與新型農村社會養

老保險制五大層級,本次合併的是保障程度最低的後兩者,沒有解決養老體制的不公平。不僅如此,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與四線城市養老保障差異極大,即使統一了城鄉居民養老制度,也無法保證戶籍自由流動,不值得大唱讚歌。 指責城鄉統一居民養老保險的理由不充分。因爲已經存在的歷史不公,而指責明顯有利於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制度改革,屬於邏輯混亂。恰恰相反,只有基礎制度改革,才能打破原有的不公,才能逐步建立統一的國民待遇,先有雞纔有蛋。

城鄉居民統一養老保險可以視作中國式的聯邦退休金制度,即政府建立起統一的最低標準的國民基礎養老保險制度。以後每個中國人擁有伴隨終身的社保帳號,帳戶中託底的就是統一養老金,走到哪裏都可以使用。這是體現中國統一國家的最重要的標誌,也是建立統一的公平的國民體制的紮實努力。想靠基礎養老金過上富裕的退休生活,是個遙不可及的構想,連美、加等國都做不到,何況中國?

改革沿襲先易後難的做法,城鄉居民養老制度統一,而後是企業單位職工與城鄉居民養老制度關軌,最難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改革等會放在最後,等到這一批老人退休老去,現在事業單位員工95%爲聘用制,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水到渠成,這是一貫的以時間換空間的做法,以減少改革過程中既得利益的阻力。

統一城鄉居民養老制度是塊容易啃的骨頭。城鄉居民養老水平低,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僅81元,財政補貼支出不多,中央、地方財政千億元左右。爲了節約行政成本,不勞中央政府費心,各省份已逐步實行城鄉居民養老並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今年1月24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說,中國已有15個省份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建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就是爲了建立最高層級的“中央”保險制度,如果各個省份依然畫地爲牢禁止他省勞動力進入,就失去了建立統一保險制度的根本意義。

困難之處在於各個省份貧富不均,城鄉統一養老保險水準各不相同,導致“中央”保險制度崎嶇不平,勞動力仍然難以流動。

根據人社部的數據,2012年年末,全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837億人,全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829億元,比上年增長64.8%。其中個人繳費594億元,比上年增長41.0%,除去個人繳費之外的財政補貼1235億元,基金累計結存2302億元。另據人社部最新數據,2017年1月到11月,全國城鄉居民爲4.9454億人,基金收入1823.2億元。

與全國平均的每月81元相比,富裕地區水平高出一大截。2011年北京基礎養老金標準就達到每人每月280

元,自2011年起,還建立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今年1月29日是第五次調整待遇標準,本次調整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40元。成都等地的城鄉基礎養老平均水準也高於全國兩到三倍。 要讓國人成爲自由流動的統一國民,基礎養老帳戶必須收歸中央政府實現全國一盤,避免碎片化管理導致國內一個個行政區成爲一個個畫地爲牢的封建城邦。此次改革做到的是各個城市的城鄉一體化,如成都、北京、上海內部實現城鄉國民待遇,離全國統一的國民待遇、勞動力自由流動,還有地球到火星的距離。

基礎養老帳戶中央負責,做實個人帳戶,由個人、企業繳納資金多少,按照各地的物價,享受不同的養老待遇。也許還要二十年,中國才能打破勞動力背後的福利歧視,真正取-消-戶-籍-制-度。

《養老保險制度內容》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