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監控方案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的監控是學校工作重要的內容。抓好教學質量的監控,直接關係到辦學的成效,關係到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爲使學校教學質量監控步入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確保課程改革的全面落實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特制訂學校。

教學質量監控方案

一、教學質量監控的基本內涵

所謂教學質量監控,不僅是指通過對教學質量高低的及時測定和準確判斷,使教學管理者和教師獲得反饋信息,調節和改進教學管理與教學實施活動,更是指教學管理者和教師對教學質量的形成過程——教學活動本身的監控。

教學質量監控是一個多層面、多視角的檢測與調控系統,包括目標監控、過程監控、效果監控、環節監控等。從“監控”本身功能來看,“監”是對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的監測過程,“控”是通過對監測信息的分析,對教學過程實施有效控制的過程。其中,“監”是基礎,是手段;“控”是反饋,是目的。明確了“監”與“控”兩個層面的職能和關係,纔可以有的放矢地提高監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教學質量監控的主要內容

㈠ 教學過程的監控

1、備課:從某種意義上講,備課質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學校要引導教師對備課質量進行自我監控。對教師備課提出以下要求:①以課程新理念爲指導,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

值觀三方面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②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方法,做到目標明確,方法恰當,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③堅持集體備課制度,做到“合作研究、資源共享、個人提升、課後反思”,要求教師撰寫課後記或教學反思。

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要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持全體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狀態,努力創設和諧開放、互動的課堂教學環境,形成自主、合作、控究的學習新方式。

3、作業佈置:①作業內容確定要緊扣教學重點,以鞏固性作業爲主,適當設計發展性作業。作業要少而精,作業量不能超過教育部規定的時間。②作業形式要多樣,有利於學生多方面技能發展。③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使用規範統一的符號。批註提倡運用短語加等級。作業佈置做到“五不”: 即不佈置機械重複的作業;不佈置超時超量的作業;不佈置懲罰性作業;不佈置教師不批改的作業;中午(週末一天)不佈置作業。

4、教學質量分析:對單項、階段考查和期末考試,要認真做好教學質量分析。質量分析工作要有層次地進行,先由任課教師做出分析,再由教研組做出分析,最後教導處進行綜合分析。並分層次填好質量分析表,找出主要成績和主要問題,剖析具體實例,寫明改進措施。把較差學科、班級和後進生的轉化列爲重點,並對其進行跟蹤監控。 ㈡ 教學效果的監控

教學效果監控應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及監控的目標,採用靈活多樣的

形式,力求做到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書面檢測:包括單項知識技能檢測、階段性小測、學科綜合檢測等。

2、技能操作檢測:包括學科單項技能的檢測,可採用聽、說。動手實驗、課堂觀察評價等多種形式。如語文學科的口語交際能力、朗讀能力、課外閱讀能力等方面檢測;英語學科的聽力檢測;藝術學科 唱歌、視聽、鑑賞能力等方面檢測。此類檢測主要考查學生學習方法、行爲技能形成程度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質量監控的措施

㈠ 發揮三級監控功能,抓好教學常規

學校建立教師、教研(年級)組、教導處三級監控網絡。教導處是監控執行的中心,重點實施教學質量的評價和監督工作,起組織協調分析、反饋的作用。教導處要結合現代教育形勢的需要,組織校本學習研修,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方法等進行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水平;要定期檢查各科教師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考試等情況,發現不足及時反饋、總結;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學質量分析會,研究、分析、討論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研組作爲二級監控,起疏通、組織、調整、反饋的作用。教研組長負責組織制定各教研組教學計劃,加強教研活動,做到計劃、內容、小結活動的開展與記錄及時、有效果。教師是自我監控的主體,是具體執行、操作者,也是實施教學質量監控最直接關鍵的主體,應

樹立正確的教學質量觀,明確教學質量與監控的關係,與學校管理者形成共識。

㈡ 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提升教學的質量

學校要狠抓各項教學常規制定的落實,加強對教學各環節的管理。質量監控體系要涵蓋所有學科,真正落實全面質量觀的要求。語、數學科注重優化階段性測評,加強對平時測驗的次數、難易程度和期末語、數複習資料總量調控的管理。繼續完善技能科的教學評價及監控,從教材使用,課堂教學情況,學科統一考查測評等方面進行監控,切保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監控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