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思品研修總結

本次普通國中教師遠程培訓工作快要結束了,通過緊張有序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對這次課程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在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和視頻學習中:不但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讓我對新課程改革後的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可以說,在研修學習的這些日子。每一天對於我來說都有觸動,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都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有一些感悟.

國中思品研修總結

首先談一下我在本次培訓中的幾點體會:

1、更新了觀念。本次培訓給了我全新的思想空間,通過在網上與專家研討,在課餘與同仁交流,利用完成作業的機會思考自己平時教學的得失和課改的前景,思想觀念有了革命性的飛躍。

2、開闊了視野。這次培訓不僅讓我的理論水平得到昇華,更通過網絡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開闊了視野。教學片段的實錄視頻,讓我近距離的體驗到一些新型教學模式的具體做法,看完後的討論交流,讓整個培訓活動變成一個合作、探究的大課堂,使我更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找準了以後上課的方向。

3、解決了教學中的困惑。講座的專家都是深入教學或來自一線教師,案例分析貼近教學實際,分析切中時弊,指導得法,有實際的指導作用,解決了平時教學實踐中的苦惱與困惑。 其次說一下今後努力的方向:

1、更新教育理念。轉變舊的、傳統的.教育觀念,遵循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自覺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如體驗式教學。首先落實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其次注重個性,因材施教,關愛每一位學生,不歧視和嘲笑所謂的差生。

2、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思想品德學科涵蓋了很多學科的知識。在學生面前,思想品德老師要知道歷史、地理還要懂得心理學,懂社會學等,有時候要朗誦,有時候要翻譯,所以對思想品德老師來說,一定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素養。有句話說的好:“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源頭水。”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斷的源頭

3、制定計劃,加強教學反思,提高業務能力。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的教學也如此,只教不研,就會成爲教死書的教書匠;只研不教,就會成爲紙上談兵的空談者。而專家也特別強調了應加強反思,注重積累。只有成爲一名科研型的教師,邊教邊總結,邊教邊反思,才能“百盡竿頭更進一步。”

4、積極創建探究性課堂,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新課程強調過程,重在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合作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充分地考慮和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把開展探究性學習作爲課堂教學的主線。讓學生親自參與,提高興趣,發展能力。同時,教師要作出合理的指導和評價。

5、注重理論實踐的結合,關注社會熱點和學生身邊的一些事。在教學中,經常把所教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與學生的健康相聯繫,與社會知識相聯繫,與社會科學的發展相聯繫。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引導其體會“學以致用”的思想。

6、加強課前備課,處理好課前預設與課上生成的關係。

培訓雖然就要結束了,但仍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其中學到的東西也一定會受益終生。這次培訓,讓我找回了自我,明確了方向,從而更加堅定了從事數學教育的信念。我深知,要想做得更好、更出色,還需要努力和更多的付出;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穫,我信奉“生命

不息,學習不止”,我踐行 “經驗+反思=成長”。我必將一如既往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繼續堅定地走下去……

國中思品研修總結 [篇2]

短短一個月的研修,忙碌而充實,震撼而深刻。在研修中,我認真地觀看了專家的視頻課程,聆聽專家們的精闢解說,認真學習大家精心設計、精心編輯、精心打造的各個模塊的優秀作業,積極參與討論,認真完成作業和反思。這些活動給我帶來了心智的啓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震撼。讓我飽嘗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

從培訓的的老師來看,既有思品專業方面的專家如全國思想品德學科課程標準研製組專家成員朱慕菊,她是《中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擬定者之一,也有教學實戰經驗豐富的名家來自一線的教研員、教師如曹金龍老師、李寶玉老師、吳蓉老師、許光老師、趙桂霞老師等。從新課程標準的解讀到理論提升,從新課程理念的闡釋到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從理論知識的夯實到思品老師專業化成長,無不包容其中。既有實戰的技能、又有理論的高度,還有人文的薰陶。

從培訓的效果看,我榮幸享受了這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儘管還未達到和專家們進行精神對話的高度,但和他們一起的精神之旅已讓我收穫啓蒙、收穫信心、收穫教育理想。通過觀摩教學視頻案例以及閱讀各位教師的教學設計,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參與在線討論和交流,我領略到了“國培計劃”的魅力;完成提交作業更使我增長了個人智慧;通過閱讀班級和課程簡報,我分享到了學友們的研修成果和專家們的課改成果;最後,通過撰寫提交研修總結心得,思想和認識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研修讓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才疏學淺,對新課程模塊教學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夠,對實施新課程的能力還需要不斷地提高通過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我今後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增強了作爲一名思品教師的使命感。

在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動力。我們思品教師,任重道遠。新課程的價值訴求就是以人爲本。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切爲了孩子的發展,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新課程下,思想品德課就是教會學生做人的教育。“小贏憑智,大勝靠德”“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無法決定學生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學生生命的寬度和生命的厚度。新課程下,思想政治課還是以學生爲本的教育。學生是人,是主動發展的人,更是不成熟的人。我們說以人爲本就是以學生爲本。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思想政治教師應做教育的“農人”,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遞生命的氣息。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謀求人的發展,纔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全部責任。教育的神聖,就在於它關注生命的尊嚴。幸福,快樂是生命成長的終極目標。結合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國中思想品德教學現狀(思想品德課的地位仍很低下,所受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從教師層面看,我市農村國中思想品德教師專業化、專職化程度較低;從學生層面看,由於會考思想品德科只佔50分,學生在思想上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從教學層面來看,過於強化“知識中心”價值取向把認知目標的達成度作爲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唯一指標,能力、情感、態度目標是否實現往往被忽略。),我不禁全身戰慄。“郭美美事件”“小悅悅事件”在不斷拷問我們思品教師?我們有沒有做得不夠的地方?我們怎麼了?我們還不革新嗎?我們將以什麼心態和該以怎樣的努力來迎接新一輪教育改革?

教育是一項事業,事業需要獻身;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需要探索;教育是一種藝術,藝術需要創造。“路漫漫其修遠兮”,讓我們帶着期望上路吧,去探索教育的規律,去增長教育的智慧,去找尋教育的快樂!

理論研修暫告段落,我會在此後的教學實踐中,積極地學習、反思、實踐,努力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以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