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導遊解說詞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裏遍地皆爲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 “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411年)時更名爲鹽城縣,以 “環城皆鹽潮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着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爲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爲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爲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導遊解說詞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着“團”、“竈”、“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竈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竈戶,舊時以“團”爲地名的,多分佈在古淮南鹽區的東臺、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

城市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爲準。

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竈”,是竈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竈”稱名的有頭竈、阜寧的三竈鎮、四竈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竈”而得名。“總”,是鹽場竈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爲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竈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爲序。清嘉慶時,東臺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臺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竈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臺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爲地名。鹽城市的氣候,屬於北亞熱帶氣候向南暖溫帶氣候過渡的地帶。一般以灌溉總渠爲界,渠南爲北亞熱帶氣候帶,渠北爲南暖溫帶氣候帶。由於東臨黃海,海洋調節作用非常明顯,也可屬於溼潤的季風氣候區。

主要特點是:季風盛行,四季分明,雨水豐沛,雨熱同季,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這種氣候,既有利於稻、麥、棉的生長,又有利於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以及蔬菜和果樹的種植;也有利於魚、蟹、對蝦、貝類等水產品的養殖。

溼地

鹽城地處裏下河水網地區,市區河流縱橫交錯,蜿蜒曲折,數量衆多,水鄉特色顯著,號稱“百河之城”。流經市區的主要河流有新洋港、蟒蛇河、串場河、皮岔河、小洋河與通榆河等,是鹽城主要的生態水脈和生態走廊。亭湖區的大洋灣作爲城市中心最主要的溼地,正在規劃建設包括大洋灣森林公園和水上公園在內的大洋灣休閒旅遊度假區。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後,鹽城將以快速幹道和主要河流爲界劃分六個片區,構成比較典型的水網城市格局。通過濱水地區的開發與景觀建設,增加親水性場所,“人、水、城”相伴而生,和諧生長。

翻開江蘇省地形圖,可清楚地看到,鹽城市域是一塊綠色的平原,絕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5米,廢黃河兩岸爲地勢最高處,海拔4-6米。蘇北灌溉總渠以南,到鬥龍港以北地區爲低窪地帶,平均海拔在2米以下。整個鹽阜大地,根據成因差異可分爲裏下河平原區、黃淮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