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聲音爲主題的作文

鳥是樹的花--會考“聲音”話題作文(作品原創謝絕轉載)2008年02月29日 星期五 22:42蘇生,是春的代名詞。

以聲音爲主題的作文

江河之水從冰雪中蘇生出來,流了;蛙兒從泥土中蘇生出來,叫了;柳芽兒從柳條中蘇生出來,綠了……

這樣一來,就把冬天的肅殺趕開了,大地也便蘇生一般地新了!但在這種“新”中,不免少了幾分“豔”——

夏天的荷在秋天謝了,秋天的菊在冬天敗了,冬天的梅在春天凋了。而春天的蘭呢?這時的它含苞未放,還只是一株“草”啊!

於是,一排排的樹上,只有點點嫩芽兒寂寞地綠着……

然而,這種缺少了豔的寂寞只是一時地——待鳥兒們從南國飛回北方時,它也就被鳥兒的歌聲代替了!

於是,一排排的樹上,點點嫩芽的寂寞黯淡了。它們簇擁着鳥兒,簇擁着它們的歌。春天,便在這一片片的聲音中,豔了。

白晝,當然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候。

一羣麻雀跳躍在枝頭,唧唧喳喳地響成一片,把樹枝振得一顫一顫,在雲雀的啁啁聲中,枝上的芽兒也就跟着打起了拍子。

有時,幾隻未安家的喜鵲也來到樹上,同雀兒們一決高下。於是——樹上,幾種鳥兒的聲音此起彼伏:“唧唧、喳喳”,這是麻雀的叫聲;“啁啁、啁啁”這是雲雀的嗓音;“啜啜、啜啜”,那是喜鵲的歌兒!樹下,不時有幾個散步的人,停下腳,側着頭,欣賞着這悅耳的歡叫。倏爾,咧開了嘴,大概是憶起了童年時期聽到的那些鳥叫。

夜晚,這些鳥兒大都靜了的時候,便該另一批鳥兒登場了。

這個枝頭上,站了只貓頭鷹,“咕咕、咕咕”地叫着;另一個枝頭,幾隻不知名的鳥兒答上了腔,不滿地“啾啾、啾啾”地回了句嘴。於是,一場辯論開始了。池塘中,幾隻天鵝被他們的辯論聲吵醒了,不滿地一伸脖子,一聲長叫。夜,又被鳥的叫聲填滿了……

是的!春天裏,一樹的鳥兒,一樹的花……。

篇二

許多人時常慨嘆:知音難求。何爲知音?知音難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當年,俞伯牙輕奏《高山流水》時,鍾子期爲之高聲喝彩,於是鍾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斷,流傳着一曲千載稱頌的金蘭之交的讚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絃斷有誰聽?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人生,就像開放在郊外的野花,萬紫千紅,芳香四溢。人生的掌聲猶如陽光雨露,滋潤着每一片花瓣。恩賜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而掌聲比恩賜更爲重要,精神的鼓勵感召着每一個孤獨無助的行人。

人生,就像顛簸在海上的小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人生的掌聲猶如遠方的燈塔,引你掛雲帆,濟滄海。恩賜是一縷海上輕柔的微風,使躁動不安的.人感到人世的溫情,而掌聲比愛心更爲重要,心靈的通道連接着每一個沉思憂鬱的哲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街頭賣藝者,其琴聲悠揚,令人感動,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圍的人紛紛向錢罐裏丟錢,轉眼工夫,錢已裝滿了罐子,但賣藝人臉上並沒有一些欣喜的笑容。後來,一個旅遊者擡起手來爲之鼓掌,賣藝人眼裏溢出了感激的淚水。可見,賣藝者是哲人,他尋求的是知音,期待的是掌聲。人生需要掌聲,掌聲比恩賜比金錢更爲重要。

當你失落喪氣時,你希望有人給你勇氣;當你猶豫彷徨時,你希望有人給你理解;當你精神窮困時,你希望有人給你熱烈的掌聲。是的,我們在不斷地等待着,祈求着愛心的降臨,但我們更在時時刻刻尋找着知音,尋找着精神世界的同路人。只有這樣,我們纔不至於絕望,也會像那位賣藝人一樣流出感激的淚水。

沒有掌聲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誰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靜?沒有掌聲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誰願意在壓抑中生存?人生缺少了掌聲,只會剩下英雄垂淚、七子悲歌的結局。正如當年的屈原,世人皆濁惟他獨清,世人皆醉惟他獨醒,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沒有掌聲,沒有理解,只有漁夫的嘆息,終於使他熄滅希望之火、生命之燈。

人生的掌聲永不能停息,它永遠激勵着人追求靈魂的高尚與完善,掌聲比愛心比金錢更爲重要。

讓掌聲響起來,人生需要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