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精選7篇)

相信大家在學習、工作中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話題作文,話題作文的寫作範圍一般來說遠遠大於某些命題作文。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話題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精選7篇)

  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1

標準,是接近完美的的後者,但在人們眼中,標準,卻是遙不可及的。其實我想說,熟能生巧,熟練後,人人都標準了,那標準也不再是登天般困難了。

就拿開學初的軍訓來說好了。對於住在宿舍中的軍訓的新手來講,疊被子便不再是在日常中幾下皺摺就能完成的。於是,我們見到了傳聞中的“豆腐塊”。

“同學們,睜大你們的眼睛看清楚了!”教官一個半蹲,便開始把手中那張被子進行了神速而又精湛的“雕琢”,“再來一次,看好了!”竹蓆猶如盤子,上面便是那方方正正的被子“豆腐塊”,一陣雷鳴般的掌聲響起,有的驚訝,有的讚歎。“從今天開始,這就是你們疊被的標準。”話音剛落,同學們卻以鴉雀無聲迴應了教官。有人害怕,雙手交織在一起;有的討厭,用不情願的眼光看向那“豆腐塊”;還有的緊張,面對似乎十分艱鉅的任務的緊張而流汗……一句“標準”便改變了同學們。

但,沒試過,誰知道難不難呢?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面對着被子無數被扣分,同學們的勢氣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是堅定了自己內心的執着。“誰說我們比不上‘標準’的!”我們宿舍的幾個舍友就靠着這個口號,打敗了“標準”。幾個人一起,總是對着一張被子“雕刻”,若是不成功,盯着那張被子,總能思考出幾個步驟的錯誤,或是技巧的運用不到位。

就這樣,不成功,挑不足,挑出了不足,又一起把它練熟,若再有不足,就再補……儘管有着困難,但從來沒有阻止我們對達到標準並超過標準的步伐,終於,我們成功了。

當家長上到宿舍來接孩子時,更讓她們驚喜的是,無論哪一張牀,都是收拾的整整齊齊,一塊塊猶如“豆腐塊”的被子疊放在牀上。不論哪一個人,她都做到了,教官最後一次的檢查,每個人都被打上了大紅勾。

這是天分嗎?標準遙不可及嗎?這是很難達到的嗎,又或者是達不到?不是,標準並不是神聖的,它也是認爲創造出來的。什麼事不需努力就能達標呢?沒有一件事,只有你的努力,你的勤奮練習,熟便能生巧,而標準也就順其自然的達到了。

  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2

勤奮、謙虛與堅持是我認爲成功最重要的三個標準。

高爾基曾經說過:“天才出於勤奮。”所以勤奮是不可否認的標準之一,而謙虛卻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我想,這一點也是不可否認的。民間流傳着一句諺語:“堅持就是勝利。”一個人,無論有多麼聰明,無論有多少的天才,勤奮是不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這個人如果沒有謙虛這種美德和堅持到底的毅力,那麼,我說成功對於他(她)來說,只是一個奢侈的心願或夢想而已。

成功如同在迷霧森林中感到迷茫,但只有勤奮才能洗滌這迷茫。晉朝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有個兒子,名叫王獻之。有一天,獻之認爲自己的“大”字已寫得出神入化,便讓父親評論,王羲之沒有說話,在“大”上加了一點,獻之又去給母親看,母親說,只有那一點寫得像你父親,獻之聽了很慚愧,就在自家院子裏放了八缸水,不論春夏秋冬,每天練習,在他練完第八缸水時,他終於成爲了繼他父親之後,晉代又一位大書法家。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勤奮是成功較爲重要的一個標準。如果,你嚮往成功,如果,你喜歡勝利,那麼請你記住,勤奮!

成功如同面對一個充滿霸氣的人,要用你的謙虛來克服他的霸氣,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就是一個謙虛的人,他曾經親自請教一個七八歲的孩童,這就是有名的不恥下問。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個故事,孔子成爲儒家的重要代表,要重要的來源於他的謙虛,聖人尚且能做到謙虛,而我們爲什麼不能呢?記住,驕兵必敗,只有謙虛、踏實的人才能看到自己成就的巔峯。

成功,如何征服高山,只有堅持,才能站上最高峯。關於這一點,令我映象至深的是這麼一個故事: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日:“欲作針。”太白深感其意,還卒山。這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李白之所以仍返回讀書,是因爲他被那位老媼感動了,從中他也明白了,貴在堅持,我想,他會成功成爲一位名垂青史的人,也正是因爲他悟了這一點,堅持又是成功的關鍵標準之一,不是嗎?

我認爲,每一位成功的人,他們必然有勤奮、謙虛與堅持這三點集於一身,懶惰、驕傲、氣餒的人是不會達到成功的彼岸的。

  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3

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着的追求,一次慰籍人心的寬容,一幕真誠善待的接觸,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如果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爲美。

美的標準是什麼?善良、樸實,而美德又意味着什麼?至善、至純、至高和博大。

一個人有了才能而且努力,還要修養弘毅的胸襟、濃厚的美德,要不驕不吝,此時,美德天使才能永遠依偎着你。

美——似乎在關愛每一個生命,就如同每一株花草都擁有生命的永恆。由此說明,每一份愛心都來源於美德。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加美麗。生活中的點滴,都在永恆的關愛之下,只要你懂得珍惜,懂得回報,相信美德永遠佇立在心中。

看到空氣的污染,烏雲密佈的天空,如果你想到植樹,想到保護環境,想到喚醒更多的人們,那麼此時,你已經獲得美德。

美德是一朵花,它需要我們用心澆灌和滋潤,只有不斷髮揚美德,它纔會更加芬芳和豔麗。

美德本身就是一種報酬,私德如同根莖,公德如同枝葉,公德是由私德而生,若無公德,也不配講私德,獨善其身,就是講美德的第一步。

美德如香,經過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

準確地說,美德不是那種如何使我們“過得幸福”的原理,而是如何使我們無愧於幸福規範。只有宣揚美德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的快樂,生活的甜美,纔可以準確衡量美德的標準。

  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4

地球是圓的,圓的世界卻有一個方的世界,大多數人被囚在這個框框裏,眺望不到遠處,做着最愚蠢的選擇。

社會是方的,因爲有它判斷的標準,或許在某一天的時光裏,社會會漸趨圓滑,成爲地球的橢圓,現實卻有着它自己的判斷標準,不方也不圓。

21世紀的中國,科技突飛猛進人才層出不窮,可有時候讓人覺得可笑的是好大學並不一定能夠培育出好學生,競爭激烈,名牌大學出來的學生也面臨着失業。原因很簡單,學校學習成績優秀,沒有過實踐經歷,眼高手低,不願從基層做起,至少小瞧了一個公司清潔工的價值,IQ家EQ都是那種還行,但是學習出問題,活生生把大腦變成了只會計算的計算機品德惡劣,自以爲是,學習你是第一,做人確實倒數第一,老闆根本看不上你,同事更加遠離你。有如些三個例子,就知道實惠的標準是什麼了。其實我們讀了十幾年的書,應該感謝的人有很多,家長,那循循善誘的教導,只有學習纔有出路只有學習纔有光明未來,記住你的目標:成績,其他都不重要,學校,我們的口號是:學習,成績,努力努力,只有大學聯考才能決定我們的未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作爲一個學生,現實給我們的標準是:你只能是學生的方塊狀,因爲家長需要你的大學文憑,分數,面子,學校要你的成績,當然是爲了它的聲譽。我們整天高呼的德智體美全是假的,所以是會上素質越來越低。

老師告訴我們說沒辦法,如今中國就是這行情大學聯考指揮棒存在,出了學習,你什麼都不是,好的學生不一定有好的品質,可三好學生,國家補助愣是塞給他,學校只管學校到社會是啥樣,不歸學校管。而現實的標準是:你在學校的成績不算什麼,因爲太多拿着高校名牌大學文憑的人站在面前了,要的是你的實力,你的堅持力,你的勤勞實在卻又不缺乏上進和創新,社會總是要進步的,或許因該堅信的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算只是一個掃垃圾的,照樣能有創新,着便是人才,那時候,你還會計較他是什麼學校的嗎?

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不是看他是否符合你的儀器而是看他是否有自己的標準,做人更不能被條條框框限制住,只有突破傳統敢於創新,你就是引領時代的先鋒,沒有人會去計較你的前一秒。現實的'標準會給你一個客觀的評價,一個真正的合格證書,我們總不能說社會的主流不是積極向上的吧。

  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5

學者王汎森的一席話意味深長,他反對現代教育制度,認爲社會是以第一名爲標準去教育學生的。可在我看來,第一名只是目標,而目標並不等於標準。

目標和標準都是能使人前進的動力,不同的是,達到目標是具有自由性的,而標準是帶有強制色彩的。把學生都訓練成第一名,顯而易見,那是不可能的。既然有這麼淺顯的道理,那麼社會這個大智慧體是不可能不懂的,所以它並不是將每一名學生都培養成第一名,而是以第一名爲目標去教育學生。有第一當然有第二,現代的教育並沒有說社會不容許有第二的存在,第一名只是訓練學生的目標,相信沒有哪個學校是以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爲目標去培養教育學生的。這也就是說,第一是他們教學的方向,並不是必須達到的標準。

而這目標也並非單一的就指第一名,它是相對於各行各業之間的。當今社會的職業是多樣化的,教育並沒有忘;如果教育“忘”了,那麼那些技校將何去何存?更何況還有“頂級廚師”“世界頂尖設計大師”……這樣的稱號,既然有這樣能培養學生一技之長的學校,也有在自己的職業上造詣頗深的人,又何來教育忘了社會是多樣性的這一說法呢?一種行業與另一種行業之間是無法比較的,因爲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所以第一名在這個存在多樣化行業的社會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於每種行業中,而每種行業也會分業績第一、貢獻第一……由此觀之,目標也是多樣化的,並沒有一個標準來評判社會的第一名。

我們生存的社會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像我們目前的職業就是學生,而它的工作就是學習。在成績上,我們都有暫時的目標,它可能是前進多少名或者達到多少名,而結合自身實力,以第一名爲目標的學生不是很多,我認爲那是因爲他們敢想不敢做罷了。沒有野心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裏都有要當第一名的念頭,即便它很微小。而就算你達不到第一名這個目標,你內心也不會很沮喪,因爲你不會以第一名爲標準來評判你在某一階段所付出的努力。

目標是方向,而標準是衡量線,兩者是不同的,而第一名並非標準,它僅是一個目標。社會上有些行業的人很多,競爭也很激烈,但在一個行業裏第一名只有一個,每個人都是向着那個方向去發展自己的。

  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6

在很多時候,人們對同一件事物認識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就說游泳吧,本人對於游泳是特別地喜愛,但遊的卻不怎麼樣,用自己的話說是掉在面盆裏不會被淹死而已。但對水的喜愛卻是真的,有時在水中玩上幾個小時也不會覺得累。雖說從開始學游泳到現在,也算是走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到今天爲止,游上千兒八百米是沒有什麼問題,但總是對自己游泳的技術水平十分不滿意:一是動作不規範,二是姿式不優美,三是速度相當慢。有了這幾個不足,本人游泳的水平之差,也可見一斑了。正因爲如此,自己時常在琢磨:什麼時候俺的游泳技術纔能有所提高啊?

讓自己感到欣慰的是,俺的這一願望可是實現過的,不過不是在現實生活中,而是在夢裏:俺不只一次地夢見自己在大江大海中快如飛魚般地遊着且不覺得累,那種感覺真的是非常地愜意。遺憾的是這只是俺的癡心妄想,俺知道就是通過自己一生的努力也不會達到這一水準的。

也許是由於自己特別笨,所以經過多年的努力,游泳的水平至今也沒有什麼長進。在俺着來,俺雖說“掉進面盆不會被淹死”,但對於游泳卻還不能說達到了“會”的水平,現在正在努力學習,也許總有一天能學會的?!

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昨天在街上,碰到曾有過一面之交的泳友,我這人忘性大於記性,一時想不起來泳友是誰了,泳友說她在游泳時碰到過我,知道我喜歡游泳。她說游泳其實很簡單,說她從來沒有下過水,但只遊了那一次就學會了。我想這人悟性真高!因爲水雖生萬物,屬至軟至柔的物體,但其也有無情的一面,一般人對水從敬畏到喜愛應該是有一個過程的,何況是在深不可測的大江之中,稍有閃失就會不請自進龍王宮的,這可不是兒戲。按照自己對“會”游泳的理解,我覺得這事沒有這樣簡單,就反問了一句:“只一次就學會了游泳?”她很認真地說:“是啊,是我哥教我的,我按照他教的動作,只學了一會兒的功夫,就能只要是在游泳圈內人就不會沉下去了。”哦,原來如此!其實她的話也沒有錯,只是她將會不會游泳的標準定格爲:有游泳圈時人不下沉。可她不知道即便是沒有下過一次水的人,只要有游泳圈託着,也是不會下沉的,但這並不表明這種人已經學會了游泳。

由此可見,由於對事物的認識不同,衡量的標準也會不一樣的,同樣的事情對於不同的人,有人會覺得相當簡單,而有人卻會覺得特別複雜。我想,如果用同一標準衡量“會游泳”這件事情,也許與我一樣笨的人還是可能會大有人在吧?!

  以標準爲話題的作文7

澳大利亞開奧運會的時候,在這片土地上發跡的媒體大亨默多克當然會去捧場。

在現場,默多克發現座位底下散落着一枚硬幣,他站起身來,然後蹲下,撿起了那枚硬幣,臉上帶着微笑。

這則細節被媒體爆炒,但我只記住了默多克的微笑,擁有億萬資產的他卻爲撿到一枚硬幣而微笑。

香港的曾問過亞太首富李嘉誠,“君以爲一生之中,最快樂的賺錢一刻是何時?”李說:“開一間臨街小店,忙碌終日,日落打烊時,緊閉店門,在昏暗燈下與老伴一張一張數鈔票。”

李嘉誠的答案令措手不及。但這真是妙答啊,一點都不做作,誰都會對這樣的快樂會心一笑。

快樂的標準是一根可以無限拉伸的橡皮筋,你的慾望越大,它拉得就越長,快樂的標準也就越高。默多克、李嘉誠是智慧的,把快樂的標準降下來,降到人人都擁有的境地,那就快樂了。

澳大利亞還有位華籍企業家謝英福,當時馬來西亞有一家國營鋼鐵廠經營不景氣,虧損高達1.5億元。首相馬哈迪找到他,請他擔任公司總裁,他不假思索的答應了。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爲鋼鐵廠債重難還,生產設備落後,員工凝聚力渙散,這是一個巨大的洞,根本無法填平的洞。

但謝英福卻坦然對媒體說:“當年我來到馬來西亞時,口袋裏只有5元錢,這個國家令我成功,現在我要報效這個國家,如果我失敗了,那就等於損失了5元錢。”

年近六旬的謝英福從別墅裏搬出來,住進了那家破敗的鋼鐵廠,三年後,工廠起死回生,開始大量創造財富。

5元錢每個人都擁有,但當你擁有1萬元、1百萬元、1千萬元的時候,還會以5元的標準衡量自己的快樂嗎?

快樂像跳高,跳杆越低,我們就會越輕鬆,越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