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作文教學

1.教師親自批改作文時效低且費力

淺談中學作文教學

按國家編班標準,一個國中班平均編排四十名學生,如果每位同學的單篇作文字數平均爲500字,則全班作文總數爲兩萬字,而本人又長期帶兩個班,合起來爲四萬字。老師若以每分鐘讀100字的速度,不計停頓時間,僅看完兩個班的作文就得花上6、7個小時。如果逐篇批改學生作文,即使連續作戰也得花上12、13個小時。語文課除了備課、寫教案、上課外,一個星期很難騰出這麼多的時間去批改學生的作文,更何況我校的班數特別多,常常有八-九十個學生,這種工作時間和工作壓力就不言而喻了。要想親自批改兩個班的全部作文至少也得花上兩三個星期左右,時效非常低,壓力也相當大。

2.教師批改作文時效不高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及作文進步

由於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大,儘管老師有兩三週的時間批改,也只能是“走馬看花,粗看濫改”。試想:學生一次作文洋洋灑灑六七百字,可算是來之不易的得意之作(每個學生都有這種想法),卻被老師的寥寥幾句:條理不清楚,中心不夠突出,情感不太真摯,句子不太通順,書寫潦草,或幾句草草肯定的話,就這樣籠統的、俗套的、模式化的話給“審判”了,學生必然會受到不良影響,其中包括:第一,學生會懷疑老師沒有認真看過自己的.“得意之作”,加上批改時間過長,他們會逐漸喪失寫作的熱忱和興趣;第二,老師常常按自己的看法批改學生的作文,這樣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及作文進步都會有負面影響。例如有學生寫道“魚游過去了,水很靈活”。從修辭及語境方面分析,這個句子就是學生創造精神的反映,但如果老師在批改過程中稍爲疏忽,認爲“句子有毛脖,無形中便會遏制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有人建議只批改部分學生的作文,這樣既可以減輕老師負擔,又可使批改精細入微,點評恰如其分,而“運交華蓋”的同學也可以“慶幸至哉”。但另一部分同學則認爲老師對他們“另眼相看”(我也曾是個被老師另眼相看的學生,那滋味真的不好受),故而憤憤不平,還會“笑傲江湖”甚至會“對簿公堂”。總之,老師批改作文(全部批改或部分批改)或多或少都有礙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礙學生作文的快速進步。因此,本人認爲推行“快速作文”較合時宜。

所謂快速作文,大家也很熟悉,就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文、完成批改、完成點評、講評。參加對象以學生爲主,時間通常用連接的兩課時。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整個過程簡述之:學生用一節課左右完成習作,緊接着互換作文並批改,老師作適當的提示,批改後由學生推薦佳作,老師朗讀示範及學生評語,最後師生討論小結

3.快速作文的可行性

第一,時效高。“快速作文”一個學期可完成作文十次以上,學生的訓練時間較多,又不影響課後的學習時間。若按通常由老師全批全改的話,最多一個學期也只能作六次左右,學生訓練時間少了,很難創作出美文佳作,更難登作文殿堂。而快速作文時間短,又能訓練學生的反映能力、審題能力、快速佈局謀篇能力、遣詞造句能力,逐漸克服學生在課後作文中養成的拖拉懶散、意志消沉等毛玻經過多次練習,學生能逐步熟練作文技巧,提高作文水平,以至“登堂入室”,或者說“常在水域之濱,終會釣到大魚的”。

第二,在“快速作文”交換互改作文的環節上,學生情緒高,可謂熱情洋溢,追其原因,一方面可以目睹別人的風采,學習別人的“生花妙筆”,另一方面可以過過當老師的癮。

第三,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自身學習語文的能力,提高分析、點評、鑑賞文章的能力。現代教育提倡素質教育,教育過程應“授之以漁”,應該教給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技巧、方法及能力,而不是知識本身,而學生批改作文是其中一條較有效的途徑。雖然學生開始批改作文有點毛手毛腳,但相信學生長期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貼切、全面、仔細、深入地批改作文的工夫也有到家的一天。

第四,學生在批改作文過程中,多少都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不自覺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的作用,不斷練習,對學生個性發展有較積極的幫助。再說,被批改的一方作者,也很在意同學的批改,也能促進同學間思想的交流。

當然,學生修改作文,難免有錯漏之處,這需要老師作雙重工作,既要看作文本身,又要看學生的批改情況,但一旦成功,將讓師生受益無窮。

當初,本人在選擇這條作文改革之路時,曾受到種種壓力,曾經受過學校領導的批評,也曾受過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指責,但本人一直堅信,改革必定要走些彎路,要付出一些代價,否則就無所謂改革。事實證明,本人經過這幾年的大膽探索,作文教學改革的成效已初見端倪,學生的作文水平已在逐步提高,這種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和社會的認可。總之,如果老師你不願意批改作文,我認爲“快速作文”可以說是師生的“大貴人”,身爲語文老師的你,我建議你大膽試一試,也許這種新的作文教學方法將會給你帶來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