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輔導

談大學聯考話題作文的隱性限制

高三作文輔導

“話題作文”重在發散學生思維,以求在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裏,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以發揮。其具體特點主要表現爲“五性”:命題的開放性,思維的靈活性,文體的多樣性,表達的技巧性,構思的創新性。修訂的語文科《考試說明》強調:“爲了防止猜題、押題等錯誤的應試思想的蔓延,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將會在開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當然,仍然有多種文體供考生選擇……限制主要是內容上的限制。”此句中所談的“內容上的限制”,其實經常表現爲“隱性限制”。儘管大學聯考作文不再在“審題”方面爲難考生,就2001年大學聯考江蘇省的應試作文來看,寫走題只佔萬分之一,但是偏題現象還爲數教多。有些考生簡單認爲,反正“立意自定,文體自馴,便東拉西扯,敷衍成文,這其中與考生沒有很好地把握話題材料中“隱性限制”有關。本文試就話題材料中的“隱性限制”問題予以例談。

〖話 題〗

古希臘的佛裏幾亞國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戰車的軛上打了一串結,誰能解開這個結,就可以征服亞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地將繩結解開。這時,亞歷山大率軍入侵小亞細亞,他來到葛第士繩結前,不假思索,拔劍砍斷了繩結。後來,他果然一舉佔領了比希臘大50 倍的波斯帝國。

據以上材料,請就“方法”或“魄力”等方面爲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編故事,亦可闡述觀點;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__

【話題剖析】有些材料我們分析時應從根本上找原因。“國王葛第士在戰車的軛上打的結,持續幾百年沒有人能夠成功地解開。”說明這個“結”按正常方法確實難以解開,可是別人之所以解不開,還是因爲沒有想到像亞歷山大那樣用“砍”的超常規方式來解決問題,受了“解”的思維定式的限制;另外,按照“國王葛第士”的預言,惟有能解開此繩解的人方“可以征服亞洲”,征服一個民族、一個地區,姑且不論目的何在,至少需是有魄力的,亞歷山大的“砍”不正說明這一點嗎?

〖隱性揭示〗 1、儘管寫作要求中強調“就‘方法’……爲話題”,但亞歷山大沒有按照傳統“解”的方式,而是突破傳統、打破定式思維,創造性地用“砍”的方法,因此,寫作中不能僅僅浮於“探討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方法和途徑”,還應重點強調“培養與發揮‘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命題者正是切中近年來教育中倡導的“創新教育”而命題的;

2、命題要求是“就‘方法’或‘魄力’……爲話題”成文,命題者的意圖很明顯——只談一方面。而有些同學下筆就談“方法”與“魄力”兩個話題,東拉西扯。事實上,目前還沒有對學生提出“一篇文章同時談兩個話題”的要求。

〖話 題〗

羅傑•羅爾斯在他就任紐約州長的就職演說中有這麼一段話:“信念值多少錢?信念是不值錢的。它有時甚至是一個善意的欺騙,然而你一直堅持下去,它就會迅速升值。”原來,羅傑上國小時不與老師合作,卻很迷信,校長給他看手相,說羅傑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從那天起,紐約州的州長就象一面旗幟,伴隨着羅傑四十多年。51歲那年,他真的如願以償了。

請以“信念”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展開聯想,抒發感情,發表議論; 2、題目自擬; 3、不少於800字。

【話題剖析】忠誠追求,信念不倒,目標就可以實現。有些人之所以人生的道路越走越暗淡,其實就是失去了奮鬥目標。羅傑•羅爾斯州長國小時或許由於年幼,缺少奮鬥的原動力;但當他有了“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的追求目標時,幼小的眼前竟樹起了一面四十年也沒有倒的旗幟,可見信念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沒有教好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州長國小時不與老師合作,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教也”,但校長只是“一個善意的欺騙”,就讓他奮鬥了幾十年,改寫了人生的歷史,可見正確的引導一個人,其實不僅是教會他如何學習、如何生活,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把握自我,如何對待人生,這纔是關鍵。

〖隱性揭示〗 1、關於文體的選擇: 這個話題雖說學生容易把握,但就文體選擇而言,寫成議論文,論據材料不容易;既然“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展開聯想,抒發感情”,那麼,寫成記敘文介紹個人成長的故事,或者寫成散文,抒發對“信念”的理解則可能會更好入手。

〖話 題〗

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氣正視自己的人,而這樣的自信又往往與對自己的懷疑和不滿有着內在的聯繫。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天才都並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幾分自卑,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爲這弱點而苦惱,又不肯毀於弱點,於是奮起自強,有了令人吃驚的成功。周國平《智慧與人品》中有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我相信,天才骨子裏大都有一點自卑,成功的強者內心深處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歷史。”

請仔細揣摩劃線句,聯繫自己的經歷、體驗、見聞和見識,以“感謝自卑”爲話題,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 )

【話題剖析】這是一個思辯性很強的話題,正常的理解爲,“天才”都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宏才大略者,都是一個藐視羣生的天之驕子,他們何談自卑?若要對“自卑”加以正確的理解,就必須認真地閱讀上面的話題材料,找準“自卑”的定位。“自卑”即“自信而又對自己懷疑和不滿,知道自己的弱點,爲這弱點而苦惱,又不肯毀於弱點,於是奮起自強。”理解了“自卑”的特定意義,就不會寫偏了。

〖隱性揭示〗1、寫作中應注意將“自卑”與“失敗”及“痛苦”等進行區分。“自卑”不是簡單意義的傷心、沉淪,而是發現到自己不如別人時的自我振奮,是人生更高意義上追求。很多同學下筆容易寫成不甘失敗,東山再起;更有同學會簡單理解成因相貌長得不如別人或身體有殘疾而發奮讀書,這些都是理解上的失誤,應予以避免。

2、我們“感謝自卑”並不代表每個成功者都一定須“自卑”,恰恰相反,我們在“感謝自卑”時更需要“自信”。因此,寫好這篇文章,還應注意辨證看問題,切不可把話說得太滿。例如,有同學文題即爲《自卑,戰勝困難的法寶》《自卑=成功》等,就文題所傳達的信息來看,顯然觀點有所偏執。

[例 文]

感謝自卑

宿豫中學高三年級

不久前,在《新作文》上看了一位剛步入復旦大學的大學生回憶高中生活的文章,名爲《花開不敗》,作者講述自己從年級290名一步步邁向復旦的過程,她在牀頭寫上“復旦大學”四個字,每天默讀一遍,填志願的時候,在校長、老師、家長的.勸告下而“叛逆”,無怨無悔地填上覆旦大學!我佩服作者驚人的毅力和奮發圖強的決心。在別人看來她是個多麼自信的人,可現實中她也是個自卑的人,她流過多少淚水,爲了她心酸的290名,然而她卻不是個甘做中等生的俗輩,她堅信:她的花開不敗!

是的,花開不敗。在青春世界中花開不會敗,每個人都不完美,我們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不完美的我們很會在這個叫自卑的意識下作繭,許多人被繭包圍起來,於是自暴自棄;而有的人,不甘心一輩子生活在自卑的繭套裏,奮力衝撞、撕咬,因此,最終羽化成蝶!

居里夫人說過:“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力!”看過《居里夫人》這本書的人都知道,瑪麗•居里是怎樣從一名家庭教師到巴黎大學讀書,以至最後終於成爲兩次諾貝爾獎獲得者。這其中的起伏也如大海澎湃,瑪麗•居里自卑過,抱怨過,懷疑過,苦悶過,在進與退的矛盾中正視自己,帶着自卑走向輝煌!

周國平《智慧與人品》那句發人深省的話:“我相信,天才骨子裏大都有一點自卑,成功的強者內心深處往往有一段屈辱的歷史。”是的,被人認爲“弱智”的愛因斯坦不自卑嗎?被老師稱爲“不適合上學”的愛迪生不自卑嗎?顯然,他們自卑過。沒有哪位天才自信十足,他們都有幾分自卑,與常人不同,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爲弱點而苦惱,又不肯毀於弱點,於是奮起直追,有了驚人的成功!

有了自卑,證明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這是難得的。記住,上帝在造人的時候給每個人特有的缺點,走出這個自卑,戰勝這個自卑,相信前方一定又是一片新星光耀的天際。年輕有自卑,年輕卻沒有失敗,年輕需要感謝自卑。因爲戰勝自卑,我們又在人生路上邁了一大步。願年輕的我們攜起手來,共鑄成功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