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情景作文

國小語文情景教學論文:情境創設的作用

國小語文情景作文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語文教材中絕大部分是名家的作品。通過學習這些課文,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教給他們怎樣做人,而且能夠陶冶學生美的情操,激發熱愛大自然、 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而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各種情境,再現那動人情境, 那美麗的景色,正是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最佳形式之一。

例如:在學習《飛奪瀘定橋》一課時,爲了突出表現紅軍戰士不畏艱險、英勇鬥爭的精神,應該讓學生親眼看看瀘定橋究竟險到什麼程度。錄像教學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看到了連平時有木板時走起來都像打鞦韆似的險橋,紅軍戰士卻要在只剩下鐵鏈的險上加險的瀘定橋上邊鋪木板邊衝鋒,英勇殺敵的動人場面,聽到了似真槍實彈的呼嘯聲……這一切使學生彷彿置身於戰火紛飛的戰場上,那激動的心情,那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便由然而生。由此, 學生進一步領略到了課文中黨領導下的紅軍戰士是能戰勝任何困難的無畏勇士的形象 .有時,爲了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可以在課題的.引入上動腦筋,採用電教手段儘快使學生一接觸課題就能入情動情。如在學習《一塊不尋常的蛋糕》一文時,將宋奶奶和孩子們一起分蛋糕情景的幻燈片打出來,引導學生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這位老奶奶是誰?跟孩子們是什麼關係?因爲什麼一起吃蛋糕? 他們懷着極大的興趣開始自讀,學習效果令人滿意。

二、創設情境,突破難點。

在傳統教學中,由於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內容涉及到的一些內容和現象, 學生無法看到,問題難以得到滿意的解決,成爲教學中的難點。現在這些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藉助電教手段全都之5觀化、具體化、簡單化了。“百聞不如一見”, 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順利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例如:在學習《鸕鶿》一課時,學生對鸕鶿捕魚而自己不吃感到奇怪。有的學 生說,它是先吃飽了再爲漁人捕魚的;有的說不可能,它先吃飽了就不願意爲漁人捕魚了等等。那麼,時際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通過看錄像,師生明白了:原來鸕鶿的喉囔下方被漁人用繩子繫住了,它想咽也咽不下去,腹中是飢俄的, 這從錄像中最後一段漁人給它們解開脖子上的繩子餵它們吃魚可以看出來。

再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中的外洞和內洞的特點的確少見,特別是孔隙究竟有多矮多窄多低,雖然文中有文字交代,但還是有種模糊感。學生在錄像片中親眼看到了人們怎麼進入孔隙,又怎樣出來,外洞和內洞的特點一目瞭然。爲樂使學生對泉水的來路瞭解得更明白,可以製作一份投影片示意圖,打出之後, 學生對作者如何來羅甸,如何沿小溪行走等等,像親身遊覽一樣了。

有些課文中,描寫一些奇特景象所用的詞句比較難理解,這時利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可以很好地解決。如《海上日出》一文中, 描寫太陽上升“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一句,不借助錄像片,學生是很難想象的。再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中,“早晨,霧從山谷裏升起來,整個森林都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裏”一句,“浸”的使用較難理解,在此時打出燈片或播放這一段的錄像片,觀察着畫面,學生頓開茅塞。

此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創設情境,發展想象;創設情境, 訓練語言等等,這裏先不一一詳談了。

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力地證實了語文教學中藉助電教的各種手段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