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端午節包糉子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介紹端午節包糉子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介紹端午節包糉子作文

介紹端午節包糉子作文1

“包糉子嘍!包糉子嘍!”好開心呀,今天是端午節,是我日日盼望的日子,在這一天裏,我可以包很多好吃的糉子,做很多可愛的香包。這不,媽媽正準備着包糉子的材料呢!

因爲我從來沒有親自包過糉子,所以非常地激動。媽媽把材料端到桌子上。我一看:有糉葉、江米、蜜棗、綠豆和花生。我看着這可愛的糧食寶寶,馬上就被包起來蒸熟進入我們的肚子裏,我心裏實在有些不忍。

包糉子開始嘍!媽媽問我:“童童,你第一次包糉子用不用我教你呀?”我想了想:我很不喜歡那糉子的樣子,要不我就來個創新,自己想包成什麼樣,就包成什麼樣吧!於是我對媽媽說:“不用了,我自己包。”說完我便拿起糉葉開始忙活起來。

我想了一個不錯的包法,就是包成一個毛筆型的糉子。我先把糉葉橫着放在桌上,然後均勻地灑上江米,旁邊再放上一個可愛的蜜棗寶寶。然後我拿起糉葉的一邊向另一邊卷,再把兩頭的口封上。最後我拿起線繩,準備把它纏起來,可是那淘氣的江米就是不聽話,總是鑽出來,我想可能是它們不想“洗桑拿”的緣故吧!最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拴”好。我的第一個糉子可算包好了!我驕傲地看了看媽媽,哇!這麼快,從開始到現在,她都已經包了四個了!於是我加足馬力,拼命地包。過了兩個小時,我們終於把糉葉和江米給包完了。最後,我們把它們放進鍋裏讓它們“洗個桑拿”。

兩小時後……

兩小時後,一股芬芳撲鼻的糉子香味,飄進了我的鼻子。我急切地打開鍋蓋,找出我包的毛筆糉子,剝開一嘗,啊!好美妙啊!而且那種味道與其它糉子都不一樣,因爲,那裏包含了我的用心、我的勞動、我的智慧。

這個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使我感受到了無盡的喜悅!

介紹端午節包糉子作文2

端午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節日,每年,人們都將在這一天包糉子,插艾草,賽龍舟,懷念愛國詩人屈原。今年,外婆又要包糉子給全家吃,我很好奇,糉子究竟是怎麼包的?我決定向外婆請教,自已也包出幾個好吃的糉子來。

一大早,外婆就忙開了,我也趕緊過去幫忙。外婆先將糯米淘好,放在一個大盆裏,又準備了好多塊醃肉,幾個蛋黃。由於還要包肉糉,因此外婆又拿來醬油,往米盆裏倒了些許,攪拌了幾下,米馬上就變成了醬油色,接下來,就要開始包了。

外婆先拿好一張箬葉,手把手教我。她拿住箬葉的兩端,捲成一個漏斗狀,往這裏面加了三大勺米,又在米的中間放上一塊鹹肉,然後將它撫平,看不出一點兒向上凸的痕跡,再將沒有碰到米的箬葉向前折,再將多餘的部分向兩邊折,用手將它捏住。這樣,一個糉子就成形了。接下來,就要在糉子外面縛上白紗線,防止糉子裏面的米漏出來。我先在糉子偏上方的地方繞了幾圈,又在下方更緊地繞了幾圈,最後,把繩子的頭和尾打一個死結,一個糉子就完美誕生了!我興奮極了,也按照剛纔的步驟去做,可是,剛要將肉放進去,“嘩啦”,一下,我手裏的'箬葉鬆了,將米全倒了出來。我並沒有灰心,又繼續包起來,可箬葉就是不給我面子,剛包好,要繫繩子了,“沙沙沙”我的“漏斗”漏了,幸好我眼疾手快,將米還有肉全倒在了邊上的米盆裏,這下,我可真是大冬天吃雪糕——涼透心了。外婆過來安慰我:“每件事都有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慢慢來,會包好的。”我又振作起來,經過了十分鐘的努力,我終於親手包好了第一個糉子!之後,我越包越熟練,看着一個個自已包的糉子,我的心裏樂開了花,在這個端午節,我學會包糉子了!

端午節那天,滿屋子都是一股淡淡的糉香,我吃着自已包的糉子,我想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糉子。端午糉飄香,糉子香,學包糉子的過程更香!

介紹端午節包糉子作文3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糉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着媽媽,硬是要學包糉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包糉子。媽媽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然後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

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糉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