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善作文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爲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爲善作文10篇

爲善作文 篇1

“人皆有惻隱之心”,這位戰國時期的賢者曾在遊說之時憑“井中有子,圍人之心”證實了人性本善的說法。確實,人如若能夠堅持上善若水,天下則大同。

人是有思想有謀略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體現了最樸素最客觀的善。善又彷彿沒有成因沒有目的,與生俱來的。不論在什麼環境中總有善人善舉,不論黎庶達官皆可爲善,正如宋仁宗那般,因所供奉的蛤蜊價格高昂害苦百姓,氣而不食,正如宣子見靈炙衣衫襤褸,狼狽不堪而碗飯伺之。“善”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親和力的哲學倫理。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善”更是被看做個人與國家的.重要標誌,是謂“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善的意義是如此之大。

那“善”又該如何表現,怎樣纔可以做到善?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孝是一個人的根本,人若不孝則不應與之交爲好友,然則孝者以其忠誠仁愛之心恰恰會有所成就,就像“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中的李密,終於使晉帝倍感啜泣,特許盡孝,李密的後半生終於輝煌燦爛。

然而單單做到孝,誠然不可謂善,還需做到“愛人”,以仲尼之說就得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方說修船工在被僱傭給船刷漆時,如果發現船底有個洞,修船工定會想到翻船的可怕,於是毫不顧忌地將洞修補。這就是“忠恕之道”就是“愛人”,愛人者方可謂之仁人,仁人皆是善。

但時代在發展,如今社會已被市場經濟薰陶引發“利益核心主意”人們也可爲善,可惜無利則無善,可惜施善被反誣,這一切都給社會思想道德建設以巨大壓力。

爲此,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真正忠孝待長輩友善待人了嗎?拋開名利與金錢後還能義無反顧地行善了嗎?很多很多問題都刺激着我們的神經,“善不行,則德不立焉”。

但願受衆能像林則徐那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以社會思想道德建設爲重,樂施好善,爲善爲德。

爲善作文 篇2

我喜歡做好事,因爲“爲善最樂”、“助人爲快樂之本”,這些話成爲我奉行的座右銘。就算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做好事,如果積少成多,也會成爲一個大名人的,所以我喜歡做好事。

就像我上次遇到一隻被人面蜘蛛困住的螽斯,我是拚了老命才把它弄出來,它卻連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跳走了。雖然對我來說只是一件小事,但對它來說,卻是一件在生與死之間的大事呢!

其實,我還有幫媽媽洗過油膩膩的餐盒。一年級的時候,我根本不想擦什麼餐盒,我就直接丟進餐袋裏。回到家,當媽媽一打開,媽媽就變成一隻生氣的母老虎,而我就變成一隻過街老鼠,還真是“夜路走多了,總有一天碰到鬼。”所以媽媽就要我、教我怎麼洗碗。首先,要把色拉拖到在碗裏,再努力的刷,再仔細的衝一衝。洗碗前,我以爲那只是一件不費吹灰之力、易如反掌的小事,但是,當我一洗起來,真的不容易耶!洗完以後,摸起來還是油油的,還會起泡泡,所以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我終於學會洗碗了!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犯下這個錯誤了。這讓我知道,要把事情做好不容易,要做好事卻是唾手可得,就像我救了昆蟲一命的.善事。

當有人需要幫忙時,就要立刻採取行動來幫助他,可是也不要沽名釣譽,捐了一點錢,就要別人誇獎自己捐了很多錢。做好事是要持續不斷的,這樣,纔是一個真正爲善不欲人知的大好人,也會永遠擁有“爲善最樂”的好心情。

爲善作文 篇3

善良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它傳承下去。

現在的許多人都夢想着當官發財,卻沒有發現他們的良心飛是否會不安。有些人虐待動物,甚至非法獵殺;有些人,見死不救,卻視之不理;有些人,爲了錢財,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不過,這些人雖然丟了良心,但還有一些人,他們是善良的。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在電視上,看到了這麼一則消息。一位母親居然從很高的樓上用她的雙手接住了一個與自己非親非故的孩子。我非常吃驚,腦子裏浮現出那個畫面。她是怎樣想的呢?連續幾天都在居然可以讓她這樣做。連續幾天,都在報道這件事情,在採訪過程中,醫生說她的手是粉碎性骨折,而且還有生命危險,而那個孩子也在搶救。當記者採訪他的.時候,她卻說:“我是一位母親,救她,是出自一種本能!”這句話。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她不爲別的,只爲一種“本能”?我想不是這樣,還有她的善良,是她的良心告訴她,要這樣做。

還有一位小夥子,也是這樣。他已經上高二了。一天,他和他的朋友,出去玩,結果,一輛失控的大貨車向他們衝了過來。忽然,小夥子的那個朋友,感覺被人推了一下,滾到了路邊。而那個小夥子,卻未能倖免於難,他的左腿最爲嚴重,要面臨截肢。而他卻笑着說:“只要我的同伴沒事就好了。”

是什麼?能讓他們這麼做,是善良的心,是他們的善良鼓起的勇氣。

讓我們爲這善良鼓掌!

爲善作文 篇4

俗話說:“爲善最樂”,如果日行一善,你就會越來越快樂,所以我們要多多做好事。

在學校,我被分派到外掃區。在外掃區掃地時,我總是很認真、很辛勤的打掃,因爲把學校掃得乾乾淨淨的,不也是做好事嗎?讓每一個同學有一個一塵不染、鳥語花香的校園,不也是功德一件嗎?不過有幾個搗蛋鬼總是不認真掃地,組長都已經發火了,他們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始打掃。還好還是有幾個同學,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連一個小角落都不放過,一定要把每一公尺、每一公分都掃得一乾二淨才肯善罷罷休。

我發現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老是考得很低分,於是我想教教他。有一天,機會來了!老師問我們全班有沒有人要當他的小老師,我毫不猶豫,自告奮勇的舉起手來。全班都看着我,我快速的“掃描”了一下,全班好像只有我舉手,沒錯!竟然只有我,我恨不得想把手放下,可是,當我想把手放下時,感覺好像手卡住了一樣,放不下來。老師卻突然說:“很好!自告奮勇,精神可嘉。那就由樑頊宸來當他的'小老師。”他看着我,我突然好後悔舉起手的那一剎那,不過當我開始教他時,我發現我一教他就懂了。

有一天,聽到他的成績從六十分跳到九十分!我突然覺得好驕傲,原來,這就是“助人爲快樂之本”;原來,做好事是一件這麼令人開心的事。這樣的快樂真是無價之寶,我終於體悟了“爲善最樂”的道理,所以,現在的我,可是處處尋找做好事的機會喔!

爲善作文 篇5

善,是美好的,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美德。我一直以爲,盡力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就是善,幾天前的一件小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天,剛下過一場大雨,我和爸爸走在坑坑窪窪、泥濘不堪的路上,很難走。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積水中穿行着,小心翼翼地,生怕滑倒,但有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我們剛走到一條街邊,便看見一個穿着考究的男子重重地摔在了泥地上,嶄新的西裝瞬間就被泥水浸透了,他的臉和頭髮上也沾上了污濁的泥漿。因爲路面太溼滑,他掙扎了幾下沒能起來。我見狀想立即衝上去扶他起來,可爸爸一把拽住了我,輕聲而堅決地說道:“不要扶!”我有點疑惑,但還是順從地遵照了爸爸的意思。那位叔叔支撐了一下終於爬了起來,一身泥漿,好不狼狽,他四下瞅了瞅,忙從內衣口袋中掏出手帕,仔細地擦了擦頭髮,又脫下已髒了的西裝拿在手上,若無其事地大步離開了。爸爸這才示意我繼續走。

路上,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爲什麼不讓我扶起那位叔叔,阻止我行善呢?爸爸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莞爾一笑:“你是不是想不通剛纔我沒讓你去扶?”我點了點頭。爸爸並不說明原因,反問道:“如果剛剛你摔倒了,有人看到了你狼狽的樣子,你會有什麼感覺?”我似乎有點明白爸爸的意思了,如實回答:“那我應該很尷尬。”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這就對了,剛纔我不讓你去扶那位叔叔也是這個原因。每個人都是有自尊的,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狼狽難堪的樣子被別人看到。”我興奮起來:“所以你纔不讓我去扶?!”爸爸點了點頭:“對啊,如果你衝出去咋咋呼呼地扶起他,又手忙腳亂地幫忙擦他身上的泥水,那他就會覺得很沒面子,很難堪。你的本意是行善,卻給別人增加了心理負擔,這不等於幫了倒忙啊?所以我們應當裝作啥都沒看見,好讓他體面地站起來。如果是老弱病殘,那又另當別論。”爸爸又頓了頓說:“維護別人的自尊,這纔是真正的善。”我的'心中如撥雲見日般豁然開朗,昂首闊步向前走去。

爸爸的話讓我深受啓發。是啊,許多人行善都是做給別人看或悅納自己的,在別人有困難時就搶着包攬着去幫,心裏 還 非常欣喜,認爲自己行了善;殊不知,有些事我們是不應該插手的,因爲有的人遭遇了短暫的尷尬困境時,是不希望被別人發現的,更不需要外援就能妥善解決好的,有了意外的幫助反而會覺得有失顏面,有失尊嚴。

在我們想去幫助別人時,首先要牢記——爲善須行之有道。

爲善作文 篇6

剛剛看到一則很暖的故事,是關於助人爲樂以及因與果之間巧妙的機緣的。

故事中的一位主人公,我們稱之爲小思吧。

有一次,小思在夜晚開車的時候,遇到了暴風雨,在一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他的`車子拋錨了。小思真的是又冷又焦急,後來一位騎馬的男子恰好路過,還沒有等小思向他求助,這位男子就主動下馬幫忙,用自己的馬幫小思的車子拉到了鎮上。

到達安全之地後,小思拿出重金想要感謝這位男子,結果被拒收了,男子只說了一句:“我不需要你的感謝,但是我需要你一個承諾,那就是當你遇到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也要盡力地去幫助他。”

小思謝過了男子,後來的生活中,小思牢牢地記住了這件事,以及男子的話。小思也力所能及地幫助了很多的人,同時他也沒有接受報酬,而是跟他人說了和男子當時說的同樣的話。

直到有一次,小思因爲一場洪水被困在一座孤島上時,他被一會少年救下了,在表示感謝的時候,少年對他說:“我不需要你的感謝,但我需要你一個承諾......”

小思當下感慨萬千,他想道,原來,他做過的那麼多好事,最後是通過少年來回報給自己,原來那些好事,真的都是在爲自己而做的。

看完這個故事,我也不禁有些感慨,有時候我們總會太過於計較得失,卻不知道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每一點小小的善行,都是在爲自己而積攢,我們總是太過於功利,卻忘了授人以玫瑰,手中留有餘香。

爲善作文 篇7

《論語》有言:“德不孤,必有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會出現“羞於爲善”的情況,認爲從衆纔不會有孤獨感。事實上,“羞於爲善”帶來的纔是孤獨感、壓迫感,而真正能脫離孤獨感的是“樂於爲善”。

“羞於爲善”是一種時代通病,許多人在心裏都曾經有過這種疑問:我做了善事之後會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這樣就會引起“羞於爲善”。因此,克服心裏對壓迫感、孤獨感的恐懼,並且堅信:只要樂於爲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相伴的。

其實,“羞於爲善”現象的出現是對於他人與社會的“異樣關注”的恐懼造成的。人們總愛討論別人的行爲,這樣對他人就會造成心理上的恐懼。

因此,人們對於爲善不再熱情,繼而害怕。很多人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不敢讓座,害怕全車的人都看着他,害怕這種孤獨感、壓迫感;也有許多人在該見義勇爲的時候退卻了;看到老人過馬路,或是看到有人摔倒了都不敢扶,甚至把“羞於爲善”轉變爲“恥於爲善”。小悅悅事件就是這“羞於爲善”下的犧牲品。

其實,做善事何須害羞,別人把眼光投向你,只因爲他們佩服你,欣賞你,你也不必感到有壓迫,因爲他們是善意地把你推向“一個地方”,一個可以使更多人知道你的善行,以呼籲更多人加入到“樂於爲善”的陣營當中。

新疆的阿里木,憑藉自己賣牛雜小吃的收入資助國小生讀書,他樂於爲善,受到社會各界的`稱讚;良心油條哥不賣有害食品,保護人們的健康安全,他也受到了各界的稱讚;杭州四年級國小生在馬路上撿到錢包交給警察叔叔,同樣也值得我們表揚。他們並不羞於爲善,因爲他們並不會因爲善而感到另類而覺得有壓迫感、孤獨感,他們樂於爲善,以爲善爲榮。

是啊!何必羞於爲善,樂於爲善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應樂於爲善,並呼籲更多的人爲善,弘揚中華民族“樂於助人”的美德。

爲善作文 篇8

天空,是萬物中脾氣算好的。它不像大海,一個不留意就吞噬了許多出海捕魚的人,也不想大地,把所有的怨氣一鼓作氣爆發出來,讓人們沒了家,也沒了家人。

雖然天空有時反覆無常,不過要是一成不變,那不是很悶嗎?它心情好的時候,便叫太陽公公出來透透氣,陽光照在人們身上,很溫暖,照在花草身上,讓它們生機勃勃。它心情不好時,就叫雷公電母出來,發發脾氣。儘管這樣,我還是很喜歡天空,不單是我,很多人都喜歡。因爲天空上有溫暖的太陽,柔和的月亮,美麗的星星……

當天空心情不好時,雷電交加。這時我就會躲在房裏,傾聽雨的聲音,雷和電的伴奏。這是一首名爲“憤怒”的樂曲、用心傾聽,還蠻不錯的。但也有麻煩的時候,出去買東西時,由於雨水比較多,所以都會濺到鞋子。即使拿了把傘,但是遮住了上半身卻遮不住腳,鬥不過天氣啊!我嘟囔了幾句就跑去看電視了。等雨稍微小一些時,我就會拿着傘出去散散步,看一看那一幢幢被雨清洗得剛剛靜靜的房子,感受一下那涼爽的風、清新的空氣。原來天空發完脾氣還有這種好處呢!看來不久之後太陽公公會到來。

當天空心情好的時候,晴空萬里。世界萬物都得到了充足的陽光,從而生長起來。農民也開心起來,因爲稻穀已經快要成熟了。花花草草也隨着陽光而越發芬香、美麗。望向天空,一望無際的藍天、形狀各異的白雲,還有一排排鳥兒正自由自在地飛呢!在晚上,我們可以看看天空上的'月亮與星星,很美很美。

說起來,天空帶給了我們很多好處,而我們卻沒有好好善待它,污染了它。在工廠裏排放的廢氣直升上天空,久而久之天空沒那麼藍了。雖然那廢氣沒那麼多,但是許多工廠加起來的廢氣確實能污染那片藍天。因此,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城市,天空顯得有些渾濁。

人們只顧自己的利益,而污染了環境。我想,這就是人性醜陋的一面吧!

與天空爲善吧!天空那麼美,又帶給了我們很多好處。讓我們一起保護天空,讓它還是那麼湛藍,而不是渾濁。

爲善作文 篇9

善,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好人的稱呼,乃褒義詞。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善的真正含義?又有多少人知道惡的含義?

儒家眼裏,“罵人,打人爲惡。尊重人、禮敬人是善。”

那麼試想,一名父親責罵自己的孩子是否就一定是惡?一陰險小人整天拍他人馬屁,整日假裝君子就是否是惡?!

而佛家思想中,對善與惡的看法確實——“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打人、罵人皆是善。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是惡。”

翻譯一下,大概意思就是“有益於他人的舉動,是善,而有益於自己的,則爲惡。就算是打人,罵人,都是善。有益於自己的,就算表面上看來是尊敬他人,禮待他人,仍然是惡·。”

以上,我比較贊同佛家的思想。可是,仔細想想,佛家的思想也是有很多紕漏的。有益於自己的,就一定是惡嗎?

禮儀,人類的一種文化,對他人行大禮,一般是雙方地位懸殊,或一方對另一方有恩等。

假設:行禮者爲甲,受禮者爲乙。那麼甲這個禮是不是對自己有益的呢?從另外一個角度想,的確如此。那是不是對乙也是有益的呢?同樣是的。那甲的`此舉到底是善還是惡呢?

也許你會說這完全不是一回事。是的,從表面上看確實是兩件毫無牽連的事情。可是,善與惡不都是人類的定義嗎?那麼已經刻入我們骨子裏的善與惡爲何不可相通呢?

放開一切,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善與惡難道不是時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嗎?到底何爲善?何爲惡呢?這兩個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我沉迷於這個問題已經三年了。可是即便有大量的資料輔助,我仍然不明白何爲善,何爲惡。反而引出更多疑問。我甚至感覺這個問題可以消耗掉我一大半的光陰。或許,後人可以參悟這個道理吧。可是,我等不急了,這個問題日日夜夜的纏繞在我身邊,弄得我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可我又覺得我離答案只隔着一張紙的距離。

爲善作文 篇10

今天是星期三,最後一節課是閱讀課。老師又帶我們到閱覽室去看書。我讀了一篇童話——《善行的回返》。它即使我感動,又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善行的回返》講的是一個充滿了真情實感的故事。編繪者張世憲利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一位窮學生郝武德﹒凱禮向別人推銷商品時卻沒有推銷掉,餓得實在受不了時,便向一家主人討吃的。後來那個給了他鮮奶喝的女孩兒生了重病,正好郝武德﹒凱禮成了一名醫生,於是他拯救了那個女孩。

最讓我感動的是:當女孩給了他鮮奶,他說今後一定會付錢時,女孩兒卻說了她母親教她的一句話:“不要爲善行要求回報。”這句話感動了郝武德﹒凱禮,讓他刻骨銘心,也爲他指明瞭人生的方向。

“不要爲善行要求回報”這句話也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對照着檢查自己:我還不夠善良。當別人有困難時,根本就想不到去主動幫助別人;當別人幫助了我,我有時連一聲謝謝都懶得說,更不知道回報。和文中的`女孩及郝武德﹒凱禮相比,真是差得太遠了。

我以後一定要向文中的女孩及郝武德﹒凱禮學習,要有一顆慈善的心,並永遠記住:不要爲善行要求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