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製作技藝

烏龍茶製作技藝是福建省安溪縣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大家對這項技藝都瞭解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地講講烏龍茶的製作技藝。快來看看吧!

烏龍茶製作技藝

技藝淵源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

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巖村裏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槍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捨,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於宰殺、品嚐野味,已將製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採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並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並經心琢磨與反覆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製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了。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嚐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爲“美容茶”、“健美茶”。

形成烏龍茶的優異品質,首先是選擇優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嚴格掌握採摘標準;其次是極其精細的製作工藝。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爲“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爲: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等亞類。烏龍茶爲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製作技藝傳承

中國烏龍茶製作萌芽於16世紀,完善於17世紀,它吸收並傳承了中國各類茶製作精華,是劃時代的偉大發明。烏龍茶既保留了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甘醇,是半發酵的茶葉,其製作技藝工序複雜、條件要求高,被譽爲世界最精湛的製茶技術

作爲一項傳承歷史悠久的傳統技藝,烏龍茶製作技藝已發展成爲廣大茶農脫貧致富的惠民技藝。縣委、縣政府在推動發展茶葉加工新工藝的同時,注重保護好傳統制作工藝,千方百計採取各種保護措施,保護安溪鐵觀音地理標誌知識產權。

魏月德在展示他在創業之初開辦的茶葉加工廠的牌匾。 在介紹鐵觀音茶樹的種植技術。自鐵觀音始祖魏蔭在1723年發現鐵觀音以來,魏蔭家族秉承傳統的製茶工藝,將烏龍茶(鐵觀音)傳播於世。魏月德作爲魏蔭第九代傳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十五、六歲接觸茶葉開始,魏月德從事烏龍茶(鐵觀音)的製作和銷售已有30多個年頭。除了創辦茶葉企業之外,他還斥巨資建造全國首個鐵觀音文化園,現已成爲了傳播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製作方法

烏龍茶的製作工藝,爲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

萎凋:分日光萎凋和室內萎凋兩種。日光萎凋又稱曬青,讓鮮葉散發部分水分,使葉內物質適度轉化,達到適宜的發酵程度;室內萎凋又稱涼青,讓鮮葉在室內自然萎凋,也是烏龍茶萎凋中常見的一種方法。

搖青:是烏龍茶(青茶)做青的關鍵。將萎凋後的茶葉經過4~5次不等的搖青過程,使鮮葉發生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形成烏龍茶葉底獨特的“綠葉紅鑲邊”特點,以及烏龍茶獨特的芳香。

炒青:以炒青機破壞茶中的茶酵素,防止葉子繼續變紅,使茶中的青味消退,茶香浮現。

揉捻:屬造型步驟,即將茶葉製成球形或條索形,形成烏龍茶的外形結構。

烘焙:即乾燥,去除多餘水分和苦澀味,焙至茶梗手摺斷脆,氣味清純,使茶香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