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鑄雪芽的採製與製作工藝

日鑄雪芽由因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故名。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日鑄雪芽的採製與製作工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鑄雪芽的採製與製作工藝

  採製工藝

宋代,日鑄嶺茶區對唐代用蒸青研碾法制作團餅型茶的製茶方法作了重大改革,改蒸爲炒,改碾爲揉,改研膏團茶爲條形散茶,遂創制成日鑄茶。問世以來,列爲貢品,享譽全國,並在之後的多個朝代享有盛名。

日鑄雪芽,清明時節開採,採摘標準爲一芽一葉。採回的'鮮葉經過揀剔攤放,失水5%左右進行炒制。炒制的主要工藝有殺青、整形理條、乾燥三道工序。

殺青:高溫殺青,鍋溫190~200℃時投入攤放葉800~1000克,殺透殺勻,適度起鍋,攤涼後再入鍋揉炒做形。

整形理條:鍋溫70~80℃,採用揉、炒結合,揉中有炒,炒中有揉的方法,達到形似鷹爪緊細略鉤的目的。當於度達七、八成干時起鍋攤涼。

乾燥:採用烘籠進行。分毛火和足火兩個過程,毛火烘溫90~100℃,足火烘溫70~80℃,烘至足幹,含水量6%以下,捻茶即碎爲適。下烘後的茶葉經攤涼、收灰密封包裝貯藏。

  製作工藝

  炒制

採製工藝與茶質:由於其萌發期較遲,一般於穀雨後採摘一芽一、二葉初展,經炒青精製,其成品茶條索緊細,芽身滿披白色茸毛,帶有蘭花芳香,味甘而滋,氣厚醇永,湯色呈乳白色,經五次沖泡,香味依然存在。

1、殺青。工藝其殺青、揉捻基本上與眉茶、珠茶相同,僅乾燥過程中採用烘焙。初制工序中的殺青,基本上與眉茶操作方法相同。

2、揉捻。至於揉捻工序,大部分內銷耐泡、條索完整的要求特點,揉捻程度要比眉茶輕些。揉捻時最好採用分篩復揉,(老嫩混雜葉)。

3、乾燥。乾燥工序,分爲毛火烘焙和足火烘焙兩種,

  現分述如下:

毛火烘焙:採用高溫薄攤,快速烘乾法。溫度80-90℃,每籠攤葉3-4斤,均勻攤在烘籠口,中心較厚,四周稍薄,葉攤好後,再置於火爐上。

每隔3-4分鐘翻一次,手離攤葉5cm處有熱感,感到有溫度,將烘籠取下,置於竹蓋上,以免茶未落入火爐,產生煙味,影響茶葉質量,烘約15分鐘,達六七成幹,茶葉稍硬有觸手感覺,即可起烘攤晾半小時。

呈火烘焙:採用低溫慢烘法。溫度70℃左右,每籠攤葉4-5斤,每隔10分鐘翻拌一次,(翻拌方法同毛火一樣,手勢要輕)。當手揉茶葉成粉末時,即可下烘,呈火烘焙,歷時60分鐘左右。

  烘乾過程

烘乾機烘乾:較大的茶廠,一般都採用自動烘乾機或手拉的烘乾機。烘效率較高。10斤/小時。毛火的進風溫度控制在100-200℃。攤葉厚1-2cm,時間大約10-15分鐘。

毛火下葉攤晾,回潮半小時後再呈火烘焙。呈火溫度在90-100℃,約經15分鐘,即達乾燥程度。烘青烘乾,最後煙氣,焦氣。火功不能偏高。用烘乾機烘乾,熱風爐不能漏煙。

用烘籠烘茶,要用優質木炭。必須揀淨“柴頭”防止燃燒冒煙。火力要求均勻,切總明火上簾。下下焙茶,操作宜輕,防止碎茶落入火爐中產生煙氣。不論機械烘乾或烘籠烘乾,都要正確掌握火溫和茶葉乾燥程度,防止焦茶或火功偏高。

烘青大多作爲茶素壞,進窖行制花茶。關於花茶窖制單獨做爲一個章節進行闡述。主要原理:利用茶葉吸附性和鮮花吐香性,合理地進行拌和窖制,從而形成具有花香又有茶味的成品茶,對提高茶葉的經濟價值起到很大作用。

日鑄茶的品質,歷史上有許多評價,北宋楊彥齡《楊公筆錄》中述:“會稽日鑄山……茶尤奇,所收絕少,其真者,芽長寸餘,自有麝氣”。南宋王十朋《會稽風俗賦》述:“日鑄雪芽者,……其芽纖白而長……雪,言其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