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論文

【摘要】基礎護理學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理論教學應根據學生實情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科學施教,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實踐機會。加強技術訓練;完善各種考覈方案,以培養和提高護生的實踐能力,幫助護生完成護士角色的轉變。

基礎護理學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論文

【關鍵詞】護理學教學方法探討

護理學是一門集理論性、技術性爲一體的臨牀應用學科,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作爲護理專業課教師,應有效地利用教學條件,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恰當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積極思考並探討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新路子。

一、理論教學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爲目標,科學施教。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至今爲止最能發揮教師主導地位的一種教學形式;也是學生系統的學習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知己知彼,科學施教。現代教育思想是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並舉,注重能力培養的素質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完善,爲學生的終身教育和適應社會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在承擔某科課後,首先應全面瞭解學生的素質狀態,取得第一首資料;再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目標和授課計劃。其次,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與內容,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做到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直觀化、枯燥的問題生動化,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後,在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計劃、目標,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及內容,並注重後進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

2.深入淺出,解疑惑。象壓瘡的預防護理、吸痰法、導尿術等課題複雜、枯燥、抽象,可選用圖片、模型、課件、電教片等多媒體教學方法,使複雜、抽象的理論變得簡單、直觀和宏觀,使枯燥的內容變成生動的印象烙印在腦海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掌握好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是編導。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學風格和對教學投入的.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爲人師表、愛崗敬業。備課要認真、充分、注重細節,備課中要鳥瞰全局、統領各章,精心設計每個課題的授課方法;上課提前進入教室、進入角色。教學過程中要圍繞主線,用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語氣切入主題和要害,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點、難點;不同類型的課題用不同的方法講授,如灌腸、注射、消毒滅菌法等課題用列表比較法進行區分,可加強理解和記憶;乙醇應用的濃度、鼻飼法等選用橫向聯繫方法(鼻飼法時聯想洗胃、胃腸減壓術),做到舉一反三;給藥、注射、無菌等操作原則要用分析歸納法來記憶;……等不同教學方法,創造輕鬆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可大大提升教學效果。課堂小結應重點突出,使學生多次接觸某一重點信息,強化記憶。課後作業儘量出病例等思考題——既能鞏固基本理論知識,又能培養鍛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矯正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弊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4.授之以漁,適應發展。古人云:“授之以魚,一飯之需;教人以漁,終生受用。

”教師在傳道、授業之時更應給予學生“捕魚”的本領。所以,理論講授應有重點,基本概念、原則要準確講解,一般內容先擬提綱,引導學生自學或採取提問、啓發式教學法指導學生學習。如一頁的注射原則先講解,在和同學一起歸納爲“無菌、無痛、無差錯”七個字、三個詞來記憶,使學生逐步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對信息獲取、判斷、處理和應用的能力,最終達到在掌握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在今後臨牀工作中盡情獵取自己所需的知識營養,勇於創新與實踐,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二、加強護理技術訓練,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1.創造實踐的機會。增設實驗室(現有10個模擬實驗室),完善模擬病房體系;設計不同病例場景,增加實驗課時數,課間開放實驗室等措施來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2.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反覆強化。複雜的、難度大的技術操作分解練習。如臀大肌注射法就從藥物抽吸法、臀大肌定位方法、病人體位的安置、進針手法等基礎步驟做起,分步強化訓練,同時調整學生‘怕’的心理狀態,最後在模型人或模擬病人上進行綜合操作和測評。

3.模擬情景,培養學生的應戰實力。設置各種急、危症病例情景,營造實戰氛圍;學生分組對病人進行護理評估,在教師指導下按護理程序的步驟進行各項護理操作。這種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既可熟練各種操作技術,強化整體護理觀念,同時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和適應臨牀工作的良好心理素質。

三、考覈評價

考覈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操作技能考覈既能考覈學生動手能力,又能檢驗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1.考覈制度。考覈成績分理論和實驗兩種,平時成績和終結成績兩部分。所佔比例是:平時佔30%,學科結束佔70%;這種評價方法,可以大大減少考覈中可能出現的偶然,且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比較全面。

2.考覈內容。將各項技能考覈內容細化,分以下幾部分:操作態度佔20%(包括儀表、着裝,服務態度,用物準備等);技術操作過程佔60%;含相關知識在內的綜合評價佔20%。

3.統一考覈標準。考覈標準學生每人一冊,使學生學有標準、有目標,也增加了考覈的透明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教學效果。

四、將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到護理教學的始終。

“實用型”人才所必備的條件之一是良好的品德。若沒有救死扶傷和全心全意爲人服務的意識,那麼即使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操作技術,也不會有好的服務效果。因此,在護理教學中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必要的關聯點,恰到好處地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如愛心教育、理想前途和奉獻精神教育、慎獨教育等,同時,要嚴以律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完成護士角色轉變,做到教書、育人並舉。

總之,教育應服務於社會。護理教育應注重“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才能適應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每位護理教師都應大膽探索,勇於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爲衛生職業教育的未來多做貢獻,爲社會盡責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