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出血應護理方法

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分娩出後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產後出血包括胎兒娩出後至胎盤娩出前,胎盤娩出至產後2小時,以及產後2小時至產後24小時三個時期,多發生在前兩個時期。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產後出血應護理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產後出血應護理方法

  產前護理

產前檢查時注意識別高危因素,凡高危評分>5分及有一項危險因素的孕婦均列入專案管理,定期檢查。對過去有凝血功能障礙史者,定期檢查凝血功能。

  產時護理

第一產程重點要密切觀察產程、胎心、宮縮情況,定期肛查,瞭解宮口開張和胎先露下降情況,用產程圖監測產程進展。

第二產程要注意胎心變化,注意保護會陰,防止軟產道損傷,胎兒娩出後立即監測出血情況,採用容積法收集出血。指導產婦適時及正確使用腹壓。對有可能發生產後出血者,應安排有較高業務水平的醫師在場守候。有指徵者適時適度作會陰側切或會陰正中切開。接產技術操作要規範,正確引導胎頭、胎肩及胎頭順利娩出。對已有宮縮乏力者,當胎肩娩出後,即肌注催產素10U,並繼以靜脈滴注催產素,以增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

第三產程注意識別胎盤剝離徵象,待胎盤自然剝離徵象出現後,輕壓子宮下段及輕輕牽引臍帶幫助胎盤、胎膜完整排出,並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準確收集和測量產後出血量,如2小時陰道出血量>200ml則應積極查找原因給予相應的處理。

  產後護理

因產後出血約80%發生在產後2小時內,故胎盤娩出後產婦應繼續留在產房觀察2小時。應重點監護,密切觀察一般情況、生命指徵、陰道流血和宮縮情況。但也不能忽視12小時以後的出血情況,應向產婦交代注意事項,醫護人員定期巡視,發現問題及早處理;失血較多尚未有休克徵象者,應及早補充血容量,其效果遠較發生休克後再補同等血量爲好。

一旦發現產婦產後出血,針對產後出血原因的處理,立即組織全科醫護人員積極配合,爭分奪秒有條不紊地進行搶救。

1.建立靜脈通路:迅速有效用套管針建立兩條靜脈通路,以補充血容量、糾正體克、把握搶救時機的同時,應用縮宮素,按摩子宮,按壓時間以子宮恢復正常收縮並能保持收縮狀態爲止;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皮膚顏色,表情,尿量等情況。

2.臥位:產婦取平臥位。必要時頭低足高位,有利於下肢靜脈迴流。保持呼吸道通暢。

3.吸氧:給氧氣吸入,流量爲3~5L/min,注意保暖,預防併發症發生。

4.宮縮乏力用按摩法:(也可尼雙拳經腹壓迫腹主動脈)按摩子宮底刺激子宮收縮,使子宮蹙血窶閉合,做均勻節律按摩,按摩過程中將宮腔內積血壓出。以免影響宮縮,達到止血目的`;對宮縮乏力。靜脈點滴催產素,加強宮縮。如仍繼續出血,舌下含服1米索前列醇(或2粒塞肛)。如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無效,可用宮愛填紗布止血。

5.遵醫囑用藥: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及時處理。一邊搶救一邊尋找出血原因。有效止血。作好各項檢查,抽血交叉配血及相關準備工作。會陰沖洗2次/d,保持外陰清潔,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6.出血控制休克糾正後,做好心理護理,解除其恐懼感,焦慮心理;

7.病情觀察嚴密:觀察產婦宮縮情況,予宮底高度,子宮硬度,陰道流血量及血壓、脈搏、呼吸,面色變化,留置導尿管記錄每小時尿量,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產後2h產婦情況正常。方可回病房。

8.嚴格交接班;鼓勵產婦多飲水,督促及時排空膀胱以防脹大的膀胱影響子宮收縮,24h仍密切觀察產婦的情況,使其配合治療和護理,順利恢復健康。

9.生活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休克者禁食。協助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宮減少陰道流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