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湯標準配方及做法

四物湯在中醫臨牀應用中已有千年歷史,爲中醫補血、養血的經典藥方,被稱爲婦科聖方,具有補血調經的效果,可減緩女性的經痛,此方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隨着四味藥物的比例不同,可以發揮廣泛的功能。鑑於網上很多資料比較零散,爲了讓大家快速找到自己關心的問題,在這裏小編大致總結一下,四物湯一般需要注意的服用禁忌及食用方法。

四物湯標準配方及做法

  一、四物湯的標準配方

1、組成:熟地12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川芎8克。

2、特點:補血配活血,動靜相伍,補調結合,補血而不滯血,行血而不傷血。

3、方歌:四物地芍與歸芎,血家百病此方通,補血調血理衝任,加減運用在其中。

煲湯食譜大全

1.五日瘦身湯食譜

2.豆腐魚湯的做法

3.松茸的做法_松茸煲湯的做法

4.銀耳蓮子湯的做法

5.魚頭豆腐湯的做法(視頻)

6.鯽魚豆腐湯的`做法

7.燉雞的做法 冬季不可錯過的養生湯

8.火鍋湯底做法大全

9.李鴻章減肥瘦身湯配方

10.新手怎麼做黃花菜湯

  二、四物湯的藥用功效

1、調經止痛:四物湯有調經止痛的作用,可以幫助化瘀活血,使經血排除暢通。另外,四物湯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以減少月經來潮時出現的貧血、頭暈及經血不暢現象。

2、延緩衰老:四物湯中的藥材多爲溫補型補血劑,養成定期服用四物湯的習慣,有助於氣血暢通,避免手腳冰冷現象,還能臉色變得更加紅潤,肌膚保持潤澤光滑,延緩身體機能老化。

3、恢復健康:長期坐在辦公室工作的人羣,工作壓力過大,加上缺乏鍛鍊,容易出現氣色差、氣虛、易疲勞的亞健康症狀,這種情況下適量服用一些四物湯能夠有效改善亞健康症狀。

4、清心降火:天氣溼熱的時候,人體出現心火旺盛的情況,常會導致月經提前、煩躁不安、夜間盜汗、睡眠質量差等情況出現,這個時候在四物湯中加大白芍的分量,或者酌情增加黃岑、竹葉,能幫助清心降火氣。

5、潤燥養肺:秋冬季節天氣乾燥,容易發生皮膚瘙癢,嗓子乾啞等過敏性症狀,這個時候將四物湯中的熟地改用生地,搭配麥門冬、天門冬服用,能起到潤燥養肺的功效。

6、溫陽補腎:冬天天氣寒冷,人體經絡開始處於半休眠期,活動量減少了,抵抗力下降,許多女性開始有怕冷、痛經的感覺,這個時候溫陽補腎很重要,喝四物湯的話應該加重當歸比例,並酌情添加桂枝、菟絲子、巴戟天等溫補型藥材。

  三、四物湯的藥理作用

1、糾正貧血:用甲基纖維素腹腔給大鼠或小鼠注射可引起實驗性貧血,並有脾腫大及腎病變,動物死亡率較高。本方的正丁醇提取物能降低該模型小鼠的死亡率,血液學觀察也表明有抗貧血作用,但對模型大鼠則未見效果。對實驗性急性失血性貧血動物的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等血液有形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血紅蛋白增加顯著。

2、抗放射線的損傷:在給正常小鼠致死量放射線照射前,腹腔注射200毫克/千克四物湯甲醇提取物,可獲得較好的防護效果。而在放射線照射後給予該方則無此作用,這種防護效果和川芎有依存關係,當歸和芍藥有輔助效果。

3、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對ADP誘導家兔的血小板聚集,四物湯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這種作用通過升高血小板內的AMP濃度和阿魏酸的含量來實現。在抗體外血栓實驗中,觀察到四物湯組無血栓出現。

4、抗缺氧作用:小鼠在常壓下整體缺氧、異丙腎上腺素致心肌缺氧、結紮頸總動脈致腦缺氧、亞硝酸鈉中毒致細胞缺氧的實驗中,四物湯組(腹腔注射四物湯的水醇法提取液0.1毫升/10克體重),存活時間(分鐘)分別爲7.57±1.68、6.22±0.74、4.67±1.35、52.5±4.1。

5、抗自由基損傷:幼齡鼠在接受O3刺激後,可產生體力、禦寒能力和對缺氧耐受力下降等類似於老齡動物生理功能衰退的表現,而四物湯對衰老模型出現的上述指標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實驗模型組小鼠腦中MAO-B活性升高,表現出與老齡動物相一致的生化改變。

6、抑制肉芽增殖:在ddy系小鼠背部作成佐劑肉芽囊,腹腔內投予四物場(50~200毫克/千克),見到肉芽溼重及新生血管量均能呈用量依賴性地抑制,最大抑制率達40%。四物湯對肉芽腫增殖的抑制效果,構成生藥的川芎、當歸起主要作用,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而起作用。

7、抑制子宮肌活動:以當歸、白芍、川芎、枸杞、香附、甘草爲基本方,其濃度爲1×10-2(克/毫升)時,對大鼠子宮自發運動有抑制作用,頻率明顯減少,肌張力略有下降,給藥前後5分鐘頻率的平均抑制率爲53.3%。用本方2.5毫克/千克(5克/千克)十二指腸給藥,對家兔子宮自發運動的頻率有明顯抑制作用。

9、補充營養:採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出本方有Cu、Zn、Mn、Fe,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出本方有Ni、Cd、Po、Cr,這幾種微量元素多數與生血有關,以鉬藍比色法檢測四物湯中含總磷脂0.025毫克/克,經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本方中含維生素C61.20毫克/克、葉酸0.212毫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