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繪畫中有哪些應用-色彩知識

我們生活在彩色的世界中,無時無地、無時無刻被多彩的光暈包圍着。將不同的單原色通過畫家巧妙的結合與運用,就好像賦予了色彩奇特的語言。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色彩在繪畫中的應用,快來看看吧!

色彩在繪畫中有哪些應用-色彩知識

  色彩與繪畫的關係

馬蒂斯曾經說過:“如果線條是訴諸於心靈的,色彩則是訴諸於感覺的。那你就應該先定線條,等到心靈得到磨鍊後,它色彩與繪畫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條合乎理性的道路。”一幅畫中,色彩往往只起着一種吸引視覺注意力的誘餌作用,所以傳統上把形狀比作富有氣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誘惑力的女性,形狀和色彩的結合對於繪畫是必不可少的,繪畫作品由於有了色彩纔會產生更加誘人的魅力

  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的關係

色彩應用於繪畫 , 首先必須瞭解描繪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變化。

  (一) 固有色

物體的色彩受光源的制約,物體的本身並不呈現恆定的色彩。前面我們已經談過物體的固有色並不存在,但我們在繪畫過程爲了研究方便或便於觀察常引用 “固有色”這個概念。固有色是指在特定光源條件下物體占主導地位的色彩,這種特定光源條件泛指白天日光下物體呈現的顏色,比如綠樹、紅花、藍天等。

固有色在柔和的光線下較爲明顯,強烈的光照下則會減弱,在灰暗的光線下也顯得不夠明確。其次固有色與物體的質地關係密切,質地鬆軟而表面粗糙的物體,因對光源色的反射較弱,物體受光源色、環境色影響較小,固有色明顯;質地堅硬而表面光滑的物體,因對光源色的反射強烈,環境色對其影響也較大,則固有色較微弱。中國傳統繪畫以平面造型和設色爲主,注重固有色描繪,歐洲文藝復興以前的繪畫也是注重於描繪物體的固有色。

  (三) 環境色

物體周圍環境的色彩即環境色。由於光的反射而影響到物體固有色的變化, 環境色又稱條件色,環境色在物體暗部反映明顯,光線愈強,環境色的反射愈強; 光線愈弱,環境色的影響也相應減弱。歐洲“印象派”畫家開始走出畫室直接面向大自然寫生作畫,研究室外光色的變化規律,創造了許多色彩斑斕的自然光寫生作品。

  (二) 光源色

一切物象只有光源的存在我們才能觀察到它的形象和色彩。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這些光源都各自具有不同的顏色。如太陽光是白的暖色光,月光是偏黃青的冷色光,火光是偏橙色的暖色光,普通燈光是偏黃色的暖色光,另外有一些專用的各色燈光,光源的顏色對物象的色彩影響很大,不同的光源色對於同一個物體會產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色彩的遠近和擴張、收縮的變化規律

物體是處於空間中的,由於遠近的變化,物體的色彩也會隨之產生變化,這種現象稱爲色彩的透視變化。

當我們把兩塊色相不同、面積相同的色塊放置在同一背景上,我們會發現色彩有一種遠近的距離感覺。當這個色塊比背景略微突出時,我們叫它近色。當這個色塊比背景略微凹陷時,我們叫它退色。我們通過觀察,還可以感覺到,明度高的色塊比明度低的色塊略微顯得大一些,我們叫它膨脹色。明度低的色塊略微小一些,我們叫它收縮色。自然中的顏色距離我們有遠有近,由於大氣層的厚薄變化,空氣純淨度的不同與人類視力對遠近不同的物體色彩的感受而引起物體色彩的變化。繪畫就能夠用顏料表現出這些存在空間中的物體的色彩,能夠給人一種“深 進去”或“突出來”的感覺。我們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可以隨心所欲地把畫面上的任何一個物體“拉近”或“推遠”,強調或減弱。

從色相上來說,紅、橙、黃有前進和擴張感;藍、綠、紫有後退和收縮感。從明度上來說,明度高的亮顏色有前進和擴張感;明度低的暗顏色有後退和收縮感;從純度上來說,純度高的鮮豔顏色有前進和擴張感;純度低的灰顏色有後退和收縮感。顏色的這種前進、後退感或膨脹、收縮感在我們實際繪畫中可以運用它來組織整個畫面色彩大關係的節奏感和空間.瞭解色彩遠近和擴張、收縮的變化這種規律,對於我們表現畫面的空間關係非常重要。

色彩的遠近變化規律是距離越近,色相越明確,色彩越鮮明;距離越遠,色相越模糊,色彩越變灰。同時我們也瞭解色彩本身也有遠近感,暖色有向前衝的感覺,冷色有隱退的感覺。暖色近,冷色遠。比如一片黃色油菜花地,近處是黃色,遠一點的是黃綠灰色,再遠一點就呈冷黃灰色。

色彩明暗對比的強弱,也直接影響着色彩空間透視的變化。對比強的有前進感;對比弱的有後退感。

  色彩的對比規律

對比是繪畫中常用的一種手法,通過色彩的對比,從而增強作品的表現力。色彩的對比是指質或量相互不同的兩種要素搭配協調,即被強調出來的一種現象,色彩關係通過對比的方法達到增強或削弱色彩的效果。

色彩對比現象是非常豐富和複雜的,概括起來,基本上可以歸納爲以下幾種:

  (一) 色相對比

指兩種或多種色彩並置或交替變幻時因色相不同而造成的色彩對比現象。一般有原色對比、間色對比、複色對比、補色對比、同類色對比、冷暖色對比等。

紅、黃、藍三原色在十二色相環中是極端的色相對比,對比極爲強烈,令人興奮近現代繪畫大師很多都採用純色對比,畫面響亮明快,熱烈奔放。

橙、綠、紫間色的對比較三原色的對比略弱些,而複色的對比更爲模糊,但都能取得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

紅與綠、黃與紫、橙與藍屬於補色對比,各自的色彩個性就會顯得更加鮮明突出。兩種補色相併置對比最強,運用色相對比手法,可以突出主體,繪畫中使用強烈的色相對比,會造成鮮明強烈的色彩效果。

  (二) 明度對比

指各種色彩在素描關係上的明暗對比和同一色彩不同明暗層次的對比。 中國水墨畫有“墨分五色”之稱,也是運用了明度對比手法產生的視覺效果。同二色相因明度的不同可以產生由深到淺的色彩變化,而產生明度對比。繪畫中的人們往往被色彩的色相所迷惑,而忽略對色彩的明度的表現。

紅色只有作爲一種暗色使用,纔會顯得飽滿鮮明,將紅色加白色逐漸提高明度,紅色也就會逐漸顯得蒼白而失去光輝。飽和的藍色也很暗,表現大海的藍多用羣青、普藍,甚至加入一些黑色,方能表現出大海的沉重和深邃;黃色本身屬於亮色,明度範圍很窄,因而明暗層次較少,自身的明暗對比也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