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碗都有什麼菜

2017年春節轉眼就到了,到處洋溢喜慶的氣氛。各地都有自己的年夜飯風俗,那麼你知道北方年夜飯八大碗是指什麼?不知道就一起來看看吧!

八大碗都有什麼菜

  “八大碗”溯源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九百多年前,陸游在《遊山西村》中所描述的,正是南宋時期農家春節飲食的寫照。可見年夜飯由豬、雞等肉禽食物唱主角,歷史何其悠久。

扒肉條、紅燜雞塊、過油肉、糊肘子、扒羊肉、紅燒魚、黃燜丸子、八寶飯……這些民間菜餚,曾經有過一個響亮的名字:八大碗。

提起八大碗,如今城市裏的八零後、九零後們,大多無從知曉。而對於中年乃至老年的大同人來講,八大碗也已漸漸成爲腦海中的斑駁記憶。

舊時代的酒家,不像現在用圓桌,而是講究用八仙桌,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冷八葷十六道菜餚。

所謂八大碗,是指一種民俗韻味濃厚的宴席,其構成諸如扒肉條、黃燜丸子、黃燜雞塊、糊肘子、醬骨頭、過油肉、紅燒魚、八寶飯等等,總之是由八道菜餚組合而成的,由八隻大海碗裝盛,故稱“八大碗”。

關於八大碗的淵源說法很多,有說是三國名將趙雲編創的,也有的說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發明的,但均無史料典籍佐證。八大碗在全國各地有着多個版本,比較出名的有正定八大碗、清真八大碗、北京八大碗、蘭州八大碗等等。

老大同的八大碗,追根溯源,最早盛行於清朝中期。清朝乾隆年間,政通人和,百業興旺,飲食市場空前繁榮,其中以“滿漢全席”

稱雄於飲食業。滿漢全席分爲上八珍、中八珍和下八珍,八大碗因其食材粗簡,故被列爲“下八珍”,民間稱之爲“八大碗”。

舊時代的八大碗作法有粗細之分。以北京八大碗舉例:細八大碗指: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鬆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蔘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

八大碗在當時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飪手法。清代,大同與京城商貿往來頻繁,北京八大碗逐漸流傳於大同坊間,成爲人們婚喪嫁娶時的主要宴賓形式。但是,大同的八大碗,並非照搬北京八大碗菜譜。由於當時大同又與口外(今內蒙古)商貿往來較多,吸納了西北地區“清真八大碗”的一些菜品,如扒羊肉、扒牛肉,加之融匯本土特色菜餚,故而形成獨具風味的“大同八大碗”。

  八大碗的年夜飯情結

儘管八大碗離我們的現代生活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但每逢春節,大同人總是難以割捨對八大碗的那份情緣。

進入臘月小年,家中的老爸老媽總要支起鍋竈,烹製一些扒肉條、燜雞塊、炸丸子什麼的;不善烹飪的.年輕人,則要溜達到超市或多或少購買一些八大件的半成品。因爲離開這些菜品,對於大同人來說,任何山珍海味的年夜飯,也很難找到塞外古城那種延續了百年曆史的獨特年味兒。

  “八大碗”菜單

老大同八大碗,究竟由哪八道菜組成?一直以來在餐飲業界爭論不休,存在多個版本。

據介紹,大同“八大碗”的菜譜,是根據年代的不同而發生着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烹飪技法基本是煮、炸、扒、蒸,按照嚴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藝主要在選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選擇上下功夫。譬如扒肉條,後期上籠屜蒸,就得兩三個小時以上。由此製作的菜餚製作精良、選材考究、經濟實惠、肥而不膩、老幼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顧着北方菜系特點,葷菜搭配營養豐富、吃法講究。

“八大碗”在老大同的生活中,是少不了的美食。生誕壽辰、婚喪嫁娶、孩子滿月等日子都少不了它。因舊時代的大同,不像現在有這麼多酒店飯館,平民百姓又大多都比較窮,遇到紅白喜事都是在家裏、村裏支起大棚來招待親朋好友。如今,這種方式在我市一些縣區的農村仍然存在。沿襲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同八大碗的菜譜,基本上有扒肉條、紅燜雞塊、黃燜丸子、過油肉、糊肘子、扒羊肉、紅燒魚、八寶飯等八類。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隨着粵菜、魯菜、川菜、浙菜、閩菜、蘇菜、湘菜、淮揚菜等八大菜系在大同這個北方美食王國薈萃交融,傳統的八大碗漸漸湮沒於浩如煙海的諸種菜系之中。更主要的是,隨着現代健康飲食觀念的盛行,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垂涎於多肉肥膩的“八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