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與個人發展的關係

企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價值的主要提供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的企業盈利,有的企業虧損,即使是在同一行業也是如此。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別呢?那我們不禁會問企業的命脈到底是什麼?三流企業比服務,二流企業比品牌,一流企業比商道。那什麼是真正的商道呢?中國紅頂商人胡雪巖曾說:“商道即人道”。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爲了人,企業最終是爲人服務的,企業當以顧客及員工的利益爲首位。因此,人道決定着商道,也便是一個企業成敗與否的關鍵。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企業與個人發展的關係的知識,歡迎閱讀。

論企業與個人發展的關係

  一企業發展的核心需求——人才

  1、企業的構成要素

現代企業的構成要素有:資金、市場、人力資源、機器設備、材料、管理、技術、信息。其中人力資源是企業的心臟。從企業的構成要素看,企業的人力資源、信息資源構成企業的“軟件”,人力資源所獲得的知識、技術、技能和信息資源包含的規章制度、企業文化等,從本質上說都是存在於人的頭腦中的一種認知。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相互作用,人的活動豐富了信息,而信息又會改變人的認知。企業的目的就是把這些認知加以利用、整合、發揮,轉化爲有形產品,以實現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因爲“軟件”本質上是一種認知,所以它具有個體性、豐富性、易變性,利用好了就可以形成共同的理念和精神,形成企業強大的競爭力,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2、優秀企業成功的核心是對人的選擇及人的管理

企業活動的主體是人,企業治理實際上就是選擇適合的人,更好地利用人的知識。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體力勞動創造的價值比重越來越小。從宏觀上看,社會的物質總量取決於知識總量,把握的知識越多,可能創造的價值越大;從微觀上看,知識作用於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決定了企業的價值實現和成長進步。

現在許多企業都非常重視人才的作用,不惜重金從社會上招聘高層次人才,或者花大量金錢進行人員培訓,目的就在於獲得更多的知識。知識存在於人的頭腦中,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知識可以是系統的,也可以是零散的,系統化的知識可以轉化爲技術,從而爲創造產品做好預備。知識可以直接爲生產所用,也可以不直接爲生產所用,知識就如水和空氣,滲透到每一個角落,構成企業的基本面。企業應當爲知識的擴充和系統化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創造條件鼓勵知識流入,通過知識創新和整合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爲企業所用。

對於管理型人才,需要的是歸納能力、文字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管理無處不在,包含了企業的各個方面,它要求管理人員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監視和測量,對發生的問題進行疏導和溝通,對出現的情況進行概括和總結,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並適當形成文件,或制定規章程序,或形成企業精神,然後把這些文件發佈、宣貫和執行。管理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要注重發掘、培養或引進那些知識面廣、綜合能力強的人才,發揮他們的管理才能,使之成爲企業生產的潤滑劑。

  3、人才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數千年前的劉邦早就深諳此道,劉邦之所以能戰勝項羽一統天下是因爲他知人善用,他曾說過:“要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管理國家,安撫百姓,做好軍隊的後勤保障工作,我不如蕭何;統帥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是人中之傑,我能大膽地使用他們;而項羽有一個范增卻不能用,這就是我能奪取天下,而項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啊”。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業的根本。傑出的領導者應善於識別和運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賢是舉,唯纔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戰無不勝。古戰場如此,現代社會亦如此。人才甚至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企業成功與否評判的核心要素。

  二人才的發展需要平臺和機遇

  1、個人發展的內涵

個人發展是指以下相關活動:提高自我意識,實現個人才華和發揮潛力,實現願望或加強身份等等。

個人發展,到底“發展”什麼?在企業中,也有員工發展管理這樣的概念,但發展的是什麼,對人們來說沒有一個明確的意識,或者各有各的定義。如果將它作爲與企業互動性的研究對象,作爲企業組織崗位角色管理的一個內容,也就必須對它進行明確的定義。

個人的發展是與個人的意志慾望的滿足聯繫在一起的。人的慾望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可以分解爲“有”、“善”、“能”三大類(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同理,見下圖)。

  1)“有”的慾望的滿足

“有”是相對於“無”的一種慾望。“有”就是人的基本需求獲得滿足,包括生理、安全和心理平靜的需要。這種需要的滿足,是人得以生存的前提。“無”就是不能滿足,是人的生存遇到了挑戰和危機。“有”的滿足的增加,也就是一種物質生活質量的.提升和發展。在馬斯洛需求層次裏面體現的是“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也是一種基本需求。

  2)“善”的慾望的滿足

“善”的慾望的滿足就是自己價值判斷獲得他人的認同、支持、貫徹。“善”的慾望的滿足直接表現爲能由他的價值觀念來評價好與壞、醜與美、善與惡,並用這種價值觀念來取捨和影響、改變他人的行爲。這種滿足在現實中則是讓人尊重、信任和關懷自我,使自己處於被尊重、被信任和被關懷的一種狀態。這其中可能包含有權力和地位的表現,能向他人發號施令,使之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於他人,但又絕不僅僅是權力和地位。還有個人的道德、修養、情操、學識、風格和特殊魅力。這種慾望的不滿足,則是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信任和關懷,是直接被人冷落、排斥的一種狀態。它直接讓人感到自卑、渺小、人生意義貧乏。在馬斯洛需求層次裏面體現的是“社交需求”和“尊重的需求”。

  3)“能”的慾望的滿足

“能”是相對於“無能”而言的。“能”就是做成他人不能做成的事,得到他人沒有的東西,從而使自己與他人相比不同,有高出他人的能力、能耐。“能”的慾望的滿足是一種讓人感到自我價值和意義的狀態。反之是無能。無能就是“能”的慾望不滿足,它讓人感到自我沒有價值、沒有意義。這是馬斯洛需求最頂端“自我實現的需求”。

因此, “善”和“能”的慾望的滿足,是與個人的發展嚴格一致。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所發展。因爲這種發展,無論是意志慾望,還是興趣偏好、知識技能、事業成就,本身都直接表現爲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和滿足,也就是一定程度的慾望的滿足。四者之中任何一個方面,只要有所發展,就直接是自我慾望滿足程度的一種提升,是直接獲得了滿足;或者是慾望滿足方式——獲得自己慾望和利益滿足手段和能力的一種改善和提升,有了獲得自身更多、更大欲望和利益滿足的能力和手段。實現了一分發展,也就是利益和慾望的滿足多了一分,至少是多了一分可能。倒過來說也對。利益和慾望的滿足增加一分,也就是自我發展向前邁進一分。

  2、限制個人發展的因素

儘管每一個人都希望獲得充分發展,具有更大的能耐,實現更多的個人慾望的滿足,但卻因爲人所固有的惰性,直接制約着個人潛能的發掘和發揮,使個人本來應該實現的發展而最終沒有成爲現實。所以,僅僅有一部分人,因爲種種外部環境的限制,迫使他不得不剋制這種惰性,使自己的潛能實現了較充分的發揮,同時也使他個人實現了較充分的發展。

這種惰性是什麼?概括起來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意志方向不穩定——目標模糊

這就是自己在追求什麼、放棄什麼上,總是搖擺不定。不能在所選擇的意志目標上,集中投入自己所有的資源,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有所得,也有所失,使自己在特定的方面有所突破,取得事業成就,實現自我發展。

  其二,意志努力程度不穩定——缺乏調適、責任感與自我激勵(動力不足)

儘管一個人選定了一定的意志方向,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憧憬。但是,往往因爲他對這種憧憬實現的信心會隨着其努力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而降低,因而自我放棄意志努力。

  其三,自我價值觀念的限制——價值觀偏差

任何一個人的意志目標最終能否實現,這既取決於他個人所作的努力,同時也取決於他所選擇的意志目標方向與社會現實需要相吻合的程度。如果所選擇的意志目標方向與社會現實需要相吻合,能夠得到外部環境的大力支持,他的這種意志目標也就容易實現。但是,人的意志方向選擇往往會受制於他所固有的價值觀念的限制。一個人甚至會把已經形成的價值觀念的固守,當作自己意志目標本身。自己畫一個鎖鏈“價值觀念”自己套上,使自己無法掙脫。

  其四,機會主義的心態——混日子,責任心較弱,自由散漫

也就是人們總希望通過搭便車獲得勿需通過自己努力的意志慾望滿足;或者是希望通過極少的努力賺取巨大的回報,把自己的行爲押在一種賭博式的機會上:能成則成,不能成自認倒黴。因此,放棄應該做出的努力。結果所期望的好運氣並沒有降臨,從而使自己所能成就的事業和獲得的意志慾望滿足,停留在很低的層次上。

總的來說,個人發展可以解讀爲“有”、“善”、“能”三大意志願望的滿足的增長,即個人發展意味着物質生活質量的提升和發展、專業技能增長帶來的自我價值增長、地位超羣而獲得更多的尊重與追隨。

  三企業與個人發展的互動性

  1、企業與個人發展共同關注點——人

作爲管理哲學的企業文化,其基點是以人爲本。它強調管理以人爲中心,充分尊重員工的價值,重視人的需求的多樣性,運用共同的價值觀、信念、和諧的人際關係、積極進取的企業精神等文化觀念,來經營整體的企業人生。

個人的發展是與個人的意志慾望的滿足聯繫在一起的,個人作爲發展主體從事的活動與以下相關:提高自我意識,實現個人才華和發揮潛力,實現願望或加強身份等等。

  2、影響作用的相關性

企業的成長能夠幫助個人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雙成長。個人發展要求實現自我價值,通過自我價值的實現,員工獲得物質利益,從而滿足生存需求;實現自我價值也是員工自身的要求,通過自我價值的實現,員工獲得地位、榮譽等,從而得到精神的滿足。

在企業與個人發展的中有過很多有趣的例子,比如說:福特愛“才”。有一次福特公司的一臺馬達壞了,公司出動所有的工程技術人員,但是沒有一個人能修復,福特公司只得另請高明。幾經尋找,找到了坦因曼思,他原是德國工程技術人員,流落到美國後,被一家小工廠的老闆看中並僱傭了他。他到了現場後,在馬達旁聽了聽,要了把梯子,一會兒爬上一會爬下,最後在馬達的一個部位用粉筆畫一道線,寫上幾個字“這兒的線圈多了16圈”。果然把多餘的線圈去掉,馬達立即恢復正常。亨利.福特非常賞識坦因曼思的才華,就邀請他來福特公司工作,但坦因曼思卻說:“我現在的公司對我很好,我不能忘恩負義”。福特馬上說:“我把你供職的公司買下來,你就可以來工作了”。福特爲了得到一個人纔不惜買下一個公司。

  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企業與個人的發展之間相輔相成。企業的成長與壯大會給個人發展提供無限的機會,個人的快速發展也會爲企業的壯大起到深層次的作用。所以說,立志於把企業做大做強,人才的不斷髮覺和培養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事情。璞玉的雕刻對於企業最重要的是把璞玉的價值發現出來,並且通過公司自己培養髮展起來的員工會有更強的忠誠感和忠實度。因此,在企業與個人的發展關係中,兩者互爲依存,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