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的體能訓練誤區與對策

競技體育是一項急需要體能的運動,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應該特別重視對體能的訓練。下面給大家介紹下競技體育的體能訓練誤區與對策,接下來一起看看以下相關介紹吧!

競技體育的體能訓練誤區與對策

  競技體育的體能訓練誤區與對策

  一、對體能訓練概念的認識理解不夠清晰

目前業內對體能訓練的認識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1.體能訓練就是練體力;

2.體能訓練就是練耐力;

3.體能訓練就是身體素質訓練。

體能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總體結構的最重要結構之一,是指運動員爲提高運動技戰術水平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所必需的各種身體運動能力綜合。體能包括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健康和運動素質,是身體運動能力的綜合。

根據體能在專項運動中的作用,人們把體能分爲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一般體能是指完成非專項技戰術的身體運動能力。

一般基礎體能訓練的目的是鞏固運動員的身心健康,改善身體形態,提高基本運動能力(即運動員在完成非專項運動時表現出來的運動能力)。另一方面,也爲專項體能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專項體能是指完成專項技戰術機體所需的能力,它建立在一般體能的基礎上。專項體能訓練的目的是根據專項的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和方法學特點,進一步發展運動員的體能。較高的專項體能水平能防傷防病,保障運動員高質量地完成專項運動技術,提高運動能力,同時承受訓練和比賽中的更多負荷,加速恢復。

  二、重視力量訓練,但力量訓練不全面

力量是所有運動的動力來源,是體能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他運動素質的基礎,也是預防運動損傷最重要的基礎。有力量纔有速度,纔有靈活,纔有更高、更遠、更快。力量素質好,必然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強、關節穩定性好、緩衝震動能力強,運動中疲勞出現晚,因而可大大減少損傷的發生。

第一、對離心性力量練習重視不夠,訓練方法不正確;

第二、等速訓練缺失,訓練手段不多;

第三、核心力量源自中國,卻過分迷信外國;

第四、對核心柱的力量訓練重視不夠;

第五、對超等長訓練的理解不勾準確。

 三、體能評價過分關注競技能力,忽略動作功能質量

體能評價是對運動員身體運動能力的基本評定,是體能訓練的邏輯起點。體能教練員的三大主要任務是認清本項目體能構成因素、動員體能評價和設計專門的訓練方法,提高體能。

由此可以看出,體能評價的重要性。體能評價按時間劃分爲起始評價、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三種評價對運動員體能訓練有着重要作用。體能評價應注意評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減少測量的誤差。通過體能測試評價,教練員可以發現運動員的弱點,進而更加精確地調整與修訂訓練方案,有效控制運動員的訓練過程,獲得最大的訓練效益。

一般說來,運動員的體能評價主要包括:技能、戰術、競技能力、機能、健康、動作功能質量。目前國內教練主要關注在前三四個方面,而對運動員的健康測試和動作功能質量測試關注度卻不高,特別是運動員的動作功能質量測試基本上還是空白。

動作功能質量測試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由Gray Cook等設計的一種功能評價方法,它簡便易行,僅由7個動作(仰臥舉腿、過頂深蹲、單腿跨欄架、直線箭步、俯臥旋轉平衡、雙手肩後互扣、控體俯臥撐)構成,可廣泛用於各種人羣的基礎運動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評價。

在訓練實踐中,我國很多教練員對運動員的測試主要集中在測試獲得的數量(如時間、距離、力量等)而非質量上,所以,獲得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功能活動測試的目的是獲得運動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身體能力成分,包括動作的範圍、平衡、身體控制能力與穩定性等,功能活動測試對發掘運動員的潛力和預防傷病非常重要。體能教練必須同時關注運動員的動作功能活動水平。

例如:如果兩個運動員的200m跑成績都很差,我們可能會認爲他們跑速很慢都需要速度訓練。但是功能活動測試可能會發現運動員A有很好的柔韌性、軀體穩定性和平衡能力;而運動員B的這些指標卻很差。那麼這兩名運動員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同的。對運動員A,速度練習將有很好的效果,因爲他擁有速度所必需的基本素質,只是不會利用這些素質來獲得速度。運動員B則應首先進行基本移動和軀體穩定性等基本功練習,然後逐漸過渡到增強式練習和速度練習,將有更大收穫。

FMS評分標準:

FMS評分分爲4個等級,從0分到3分,3分爲最高分。

0分:測試中任何部位出現疼痛;

1分:受試者無法完成整個動作或無法保持起始姿態;

2分:受試者能夠完成整個動作,但完成的質量不高;

3分:受試者能高質量地完成動作。

每一個等級都有詳細的解讀,在此不一一細說。必須注意到,在測評過程中,如果運動員出現局部疼痛,就是0分,也就是說,不論運動員動作完成多好,只要有疼痛就應該看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即該進行矯正或治療了。而不是國內經常出現的運動員帶傷訓練、帶疼訓練的情況,因爲長此以往,必將形成惡性循環。

  四、自我放鬆、牽拉手段和方法不足

在我國高水平運動隊裏,隊醫的'角色非常重要,不僅負責隊員的傷病,還負責隊員的按摩放鬆。由於人手有限,只能保障部分優秀主力隊員,以至於非主力隊員或二線隊員無人過問,等到非主力成長爲主力隊員時,小問題已變成大問題,錯過了最佳時機。

而在國外,很多的恢復和再生過程都是由運動員自己來完成的。恢復再生訓練課一般安排在每天體能訓練課之後,甚至還有專門的調整課。恢復手段豐富、簡單、操作方便,器材主要有泡沫柱、按摩球、牽拉繩、瑜伽墊等。運動員採用不同的身體姿勢,以自身的體重作爲負荷,完成各種牽拉、肌筋膜放鬆、釋放肌肉結節、促使血液和淋巴液迴流等不同的練習。如果運動員每天堅持做,很多肌肉放鬆的問題就可自己解決。

  五、過分強調專項動作,忽視人體動作規律

體育就是動作:“Sport Is Movement”,體能訓練就是訓練動作。體育是人的運動生活,所有的運動都是由動作組成的,關注體育首先要關注從事體育的人,只有做好基本動作纔可以做好運動,也就能防止運動者受傷,延長運動壽命,提高運動成績和表現。

在“Sport Is Movement”理念的指導下,體能訓練設計的每一個動作都應有嚴格的技術要求,不僅從動作完成的目的上,每個動作的原動肌、協同肌、穩定肌、拮抗肌都有明確的說明,甚至發力的順序也有規定,而且多個動作之間的關聯都在考慮範圍之內。反觀我國一些力量訓練或技術訓練,很少能這麼細緻和規範地從原理上去要求動作。在完成動作中出現的微小代償,就是激活了不該發力的肌肉,造成肌肉損傷。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懂,但在實踐中很難落實。美國不僅提出了運動就是動作的理念,還將該理念完善到了極致,並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實現了訓練過程中的無縫隙執行。

過去我們認爲準備就是熱身,讓身體出汗,要拉伸開活動開。於是就有了慢跑、靜態牽拉和擺動式拉伸等。而美國某體能訓練中心就提出了動作準備的理念。在動作準備階段見不到慢跑,也沒有靜態的拉伸,有的只是一個一個動作的串聯,由簡單動作到複雜動作,平面動作到多維動作,體現出的是從肌肉到神經系統的逐步激活。體驗一個準備動作下來,雖沒有慢跑和快跑,但大家普遍感覺到的是身體由內向外的不斷髮熱,以及神經系統興奮性的逐步提高。即使是在基本部分階段,在每次力量訓練之前,也有對所訓練肌肉的針對性動態拉伸。

  六、忽視與運動損傷有關的素質訓練

我們許多項目仍然存在重技術、輕體能傾向,即便是體能訓練,教練員也往往只注意與運動成績有關的素質的發展,而忽視與運動損傷有關的素質訓練,即本體感受功能訓練。

本體感受功能的最大特點:下意識活動,對肢體的控制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動調節、自動完成。本體感受器對肌肉張力和壓力的變化非常敏感,可將肌肉動態的張力和壓力的變化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自動感知和調節肌肉張力的變化,並完成各種複雜、協調的動作。

在運動員受傷後,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會發生變化,特別是當關節或肌腱發生損傷後,由於一些解剖關係發生改變,如韌帶、關節囊、肌肉的撕裂,機體的本體感受裝置(肌梭、腱梭)及其功能也會被破壞,從而失去對關節肌肉活動的精確控制,不僅運動功能受損,且極易再次損傷。

本體感受功能還與對運動器械的控制有密切關係。如標槍、擊劍、射擊、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都存在控制器械的問題。肢體的位置、器械的位置、器械的角度等,都通過本題感受器對肌肉活動的精確控制來實現。現階段,我國各運動隊的訓練條件大大改善,訓練器材也大都“鳥槍換炮”,如過去冷冰冰的槓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流線型設計的組合器材,體能訓練變得更加安全、有針對性,但卻距離本體感覺訓練漸行漸遠。

  七、體能訓練未形成團隊化

團隊化就是按照多學科交叉高度集中的跨學科隊伍。爲保證體能訓練的科學化水平以及體能訓練的高效運轉,在美國,職業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專門有一支多學科交叉的隊伍。一般情況下,該團隊裏有醫生、運動防護師、運動矯正師、物理治療師、運動營養師、心理諮詢師、體能訓練師、按摩師等專業人士。多學科交叉是美國體能訓練團隊最明顯的特點。這支團隊不是簡單地組合在一起,而是通過一整套標準的規範和流程整合集成在一起,他們通過固定的系統方式保障了體能訓練系統的高效運轉。

比如:在訓練之前,團隊醫生對運動員進行身體形態、機能、健康的綜合評估。當然,運動生理和運動心理專家等也參與其中,對運動風險進行評估。若運動員有機能健康問題,則先進行治療;有形態問題,則先進行物理矯正;沒有以上問題的進行功能性動作質量評價(FMS),篩查潛在的運動風險,確定以後訓練的發展方向。

正是這樣一支多學科組成的隊伍,爲職業選手提供了最職業的體能訓練。而我國目前還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化。

  八、國內體能訓練器材單一

目前,國內高水平運動隊越來越重視體能訓練,在體能訓練的硬件設備上投入很大,但很多體能中心的器械相對單一,主要以槓鈴和組合器械爲主,還不能完全反映出體能訓練的核心內容。

美國的一些體能訓練中心佔地面積不大,但功能齊全。其器材設備涵蓋形態診斷、機能評價、功能測量、矯正訓練、體能訓練、恢復訓練、康復治療,從而保證了體能訓練中心提供給職業運動員最專業的一站式、一條龍的訓練服務。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體能訓練設施不求大、不求貴,但絕對實用、科學。如有大量先進的氣壓和振動訓練設備,但也有傳統的啞鈴、壺鈴,不僅有室外草坪場地,還有短距離田徑跑道,甚至有冷水池、暖水池和短距離游泳池(水中訓練)。在美國體能協會還有拔河繩、廢舊的輪胎,也有功能訓練設備(懸吊繩、健身球、泡沫柱等),甚至有自制的沙包、灌水球等,無不體現出美國體能訓練中“創新不拋棄,發展不忘記”的思想。而在我國一些體育場館,片面追求大、新、貴,卻忽略了先進性、實用性和繼承性。當我們在大量添置大、重、笨、貴的器材時,美國已開始運用小、巧、靈的功能訓練器材,這背後折射出的是中美體能訓練理念上的差異,必須引起我們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