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主持人形象與受衆心理

從電視誕生之日起,主持人和受衆就互相扶持、共同前進, “主持人先行”早已成爲受衆談論某一檔節目的思維定式,而這也足見主持人在節目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聞類主持人形象與受衆心理

1.受衆認同的主持人形象。崔永元沒有標準的普通話,不具備磁性的嗓音,甚至連電視主持人高大帥氣這一最基本的元素也不擁有,但是他卻創造出2000年2.8%的收視神話。爲此,中央電視臺總編室研究處和人事辦綜合了各項因素之後,提出了觀衆對不同類別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風格和特徵。在調查結果中受衆關於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形象在莊重嚴肅、普通話標準、語言準確等三個方面給予了高達90%的關注度。

(1)受衆收視心理的研究。在大衆傳播範疇中,尤其是在以電視爲代表的聲畫結合的視聽媒介傳播中,受衆的知覺偏見一般由威信分析、第一印象以及偏見、逆反心理三個因素誘發。

①威信分析。美國電視網(CNN)新聞節目主持人丹?拉瑟是美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嘴”。出身記者的他,五十多年的戰地採訪經驗以及重大事件“永遠第一時間”的出現,對於像他這樣經歷過如此之多重大事件、具有如此豐富經驗的新聞戰線的“排頭兵”,其威信自然而然的確立,從而保證了受衆對於新聞事件的自覺接收和準確重構;

②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獲得主要是通過獲得對方的'表情、姿態、身材、儀表、年齡、服裝等方面的印象,並且這種印象在以後的交往中發揮重要的重用,亦是以後交往的依據。如果主持人並不能很好的吸引受衆,這對於任何一檔欄目無疑都是一個摧毀性的創傷。因此,從電視媒介傳播的技術角度講,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更應該注意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③偏見、逆反心理 。新聞類節目中由於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形象素養的斷層,如聲音形象、屏幕形象或者公衆形象,加之新聞類節目的特殊性,更加容易導致受衆的偏見逆反心理的產生。只有讓播音員自身產生一種感之於外、受之於內、一說爲快的新鮮感,並藉由這種新鮮感將新聞更好的內化,才能在新聞節目的播報中將有可能導致受衆偏見逆反心理的苗頭扼殺於襁褓之中。

(2)受衆審美心理的研究。由於電視機的普及化,使電視節目潛移默化的成爲普通受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電視時代產生了一大批“沙發上的土豆(couch-potato)”,對電視的依賴性,也日漸成爲受衆審美心理組成的一個重要有機部分。電視爲人們提供娛樂,又爲人們提供信息,集合電影和無線電廣播的優點於一體,將優質的資訊和娛樂這一服務過程又推向了高潮。而在當代,我們生活的一切範圍都成爲了鏡頭之下的“現場直播”。電視審美的特殊性、對電視的依賴性以及電視的不可或缺性就構成了電視觀衆的審美心理。

2.受衆收視心理對主持人形象的影響。面對受衆的威信分析心理,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尤其是國家《新聞聯播》以及各省級《新聞聯播》的播音員主持人在年齡及閱歷上必須擁有不可撼動的砝碼。對於新聞播報,新聞類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是一種二度創作。在尊重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做到感之於外、受之於內,從而產生一種一吐爲快呼之欲出感。只有這樣“消化良好”的新聞播報才能兼顧到各個不同社會角色、不同文化修養的受衆。不同類型的新聞類節目,對於目標受衆的“靶向”也必須準確。因此對於播音員、主持人的設置也應“相機而動”。如快節奏的體育類新聞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在形象上應該注意朝氣與活力的結合,播報中的語言應該具備躍動感和活力;再或者清新明快的民生類新聞類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形象,在遵從“三性三感”原則的基礎上,應該注意親和力的彰顯與平民化的突出,選擇較爲口語化的語言播報等。這些,都是不同節目樣態下的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所應該遵從的。因此,受衆收視心理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並非無章可循。只有準確分析把握目標受衆,做到有的放矢,即可正中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