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動脈血壓

動脈血壓是臨牀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生理學的知識點,你知道什麼是動脈血壓嗎?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動脈血壓的知識。歡迎閱讀。

什麼是動脈血壓

  一、動脈血壓形成

動脈血壓的形成包括 4 個方面:

1. 心血管系統有足夠的血液充盈

這是動脈血壓形成的前提條件。

2. 心臟射血

是動脈血壓形成的必要條件。心臟射血是間斷的、週期性的,動脈血壓在心動週期中也呈週期性變化,心室射血時動脈血壓升高,舒張時動脈血壓降低。

3. 外周阻力

主要指小動脈和微動脈對血流的阻力,尤其以微動脈的阻力最明顯,微動脈血壓降幅也最明顯。外周阻力使得心室每次射血大約只有 1/3 的血液進入外周,其餘暫時儲存在主動脈和大動脈中,使得動脈血壓升高。

4. 主動脈和大動脈的彈性儲器作用

這對減小動脈血壓在心動週期中的波動幅度有重要意義。心臟射血時,主動脈和大動脈擴張,可以儲存一部分血液,使得心室收縮期射血時動脈壓不會過高。

心室進入舒張期後,擴張的主動脈和大動脈彈性回縮,推動容納的血液進入外周。這樣一方面可將心臟的間斷射血變爲動脈內持續流動的血液,另一方面可以維持舒張期動脈壓不會過低。

  二、血壓及其正常值

1. 收縮壓

心室收縮期中期達到最高值時的血壓,即處於快速射血期末,健康成年人 100~120 mmHg。

2. 舒張壓

指心室舒張末期動脈血壓達最低值時的血壓,健康成年人 60~80 mmHg。

3. 脈壓

脈壓 = 收縮壓 - 舒張壓,健康成年人 30~40 mmHg。

4. 平均動脈壓

心動週期每一個瞬間動脈血壓的平均值,平均動脈壓 = 舒張壓 +1/3 脈壓,健康成年人 100 mmHg。

  三、血壓的'變化特點

1. 存在個體、年齡、性別的差異

隨着年齡增長,血壓逐漸升高,且收縮壓升高比舒張壓升高更顯著;女性更年期以前略低於同齡男性,更年期以後男女基本相同;通常情況下,正常人雙側上臂也存在左高右低的狀況,差異可達 5~10 mmHg。

(內科學特殊類型的高血壓處理中,老年高血壓的特點是收縮壓增高,舒張壓下降,脈壓增大,由於動脈壁順應性降低,血壓波動較大。控制血壓的原則就是應將至 150/90 mmHg 以下,如果可以耐受可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老年高血壓降壓治療原則應該強調收縮壓達標,同時應避免過度降低血壓。)

2. 正常人血壓還存在日節律:大部分人,凌晨 2~3 點血壓最低,上午 6~10、下午 4~8 點各有一個高峯,晚上 8 點以後呈緩慢下降趨勢,呈現一個「雙峯雙谷」的現象。

  四、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

動脈血壓的變化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裏討論時,均是假設其餘因素不變,只有一個變量的情況下。

1. 心臟每搏輸出量

主要影響收縮壓。每搏輸出量 ↑ → 收縮壓 ↑↑,舒張壓 ↑ → 脈壓 ↑

2. 心率

主要影響舒張壓。心率 ↑ → 心室舒張期 ↓ → 大動脈中儲存的血液 ↑ → 舒張壓 ↑↑、收縮壓 ↑ → 脈壓 ↓。技巧:凡是分析心率請一定從心動週期入手。

3. 外周阻力

主要影響舒張壓。外周阻力 ↑ → 舒張期血流速度 ↓ → 舒張壓 ↑↑、收縮壓 ↑ → 脈壓 ↓。

4. 主動脈和大動脈彈性儲器作用

動脈血管壁硬化 → 對血壓的緩衝作用 ↓ → 收縮壓 ↑、舒張壓 ↓ → 脈壓 ↑↑。

5. 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量的匹配情況

大失血 → 循環血量 ↓ → 動脈血壓 ↓。

  五、本考點常用計算公式與數字總結

1. 脈壓差=收縮壓-舒張壓。

2. 平均動脈壓 = 舒張壓+1/3 脈壓。

3. 健康青年人

收縮壓正常值在 100~120 mmHg,舒張壓正常值在 60~80 mmHg,脈壓 30~40 mmHg,平均動脈壓 100mmHg。

4. 血壓日節律

兩個高峯,上午 6~10 點,下午 4~8 點;最低:凌晨 2~3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