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知識一《中藥炮製學》基礎知識

中藥炮製學是研究中藥炮製理論,工藝,規格.質量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一門學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爲大家編輯整理了執業藥師知識一《中藥炮製學》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執業藥師知識一《中藥炮製學》基礎知識

 飲片切制

  第一節 概述

【目的要求】

①掌握飲片切制目的;

②熟悉飲片軟化、切制、乾燥、包裝要點;

③瞭解切制有關機械工作原理,操作方法。

飲片:凡是直接供中醫臨牀調配處方或中成藥生產用的所有藥物統稱。

【狹義:爲製備中藥湯劑而切制的片狀藥物;廣義:爲調配中藥湯劑而炮製的任何形狀的藥物】

飲片切制:將淨選後的藥物進行軟化,切成一定規格的片、絲、塊、段等炮製工藝

歷史沿革

①“口父咀”:口父咀指以口咬碎;

②《五十二病方》中,就載有“細切”、“削”、“剡”等早期飲片切制用語。

③歷經漢、唐發展到南宋時期製藥事業日臻完善,元朝周密在回憶南宋的《武林舊事》一書中,曾記載杭州已有製售“熟藥圓散,生藥飲片”的作坊了

④至明代中期陶華的《傷寒六書》製藥法中,明確提出了飲片一詞,曰:“一用川大黃,須錦紋者,佳。成飲片,用酒攪勻,乾燥,以備後用。”

切制目的

①便於有效成分煎出[“細而不粉”的特色]。

[原因]切製成大小、厚薄均勻的飲片,增大了藥物與溶媒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與提取效率,保證了藥效。

②利於進一步炮炙:藥材切製成飲片後,便於炮炙時控制火候,使藥物受熱均勻還有利於各種輔料的均勻接觸和吸收,從而保證炮炙的工藝質量。

③利於調配和製劑:藥物切製成飲片後,體積適中,潔淨度增高,含水量下降,即方便配方調劑

備液體劑型時,藥物切制後能增加浸出效果。 備固體劑型時,由於切製品便於粉碎,從而使處方中的藥物比例相對穩定

④便於鑑別:對於性狀相似的藥物,切製成一定規格的片型,便於區分;

且顯露了藥物的組織結構特徵,有利於區別不同藥材,防止混淆。

⑤利於貯存:藥物切制後,含水量下降,減少了黴變、蟲蛀等因素而利於貯存。

第二節 飲片切制的工藝流程

飲片切制的工藝流程:

(淨藥材)→軟化→檢查軟化程度→切制→乾燥→包裝→飲片→(調劑)

①植物藥需要切制的有大部分的根和根莖(如大黃、澤瀉等,但是體積較小的藥材如香附、麥冬等除外),

皮類(厚朴、黃柏、陳皮等),

體積較大的葉(枇杷葉、荷葉等)、果實(山楂、栝樓等),

藤木(鉤藤、雞血藤等),

全草(薄荷、荊芥等)。

但是亦有一些藥材直接使用(如槐花、番瀉葉)或採用其他加工方法,如碾搗(大部分種子類)、揉搓(如竹茹、桑葉)等。

②動物藥除了極少數外,一般無法切制,多用砂炒或滑石粉炒燥後粉碎(如穿山甲、刺蝟皮、水蛭等)。

[舉例]:鹿茸用熱白酒由底部徐徐灌入浸軟,切製成茸片;蘄蛇、烏梢蛇先用黃酒浸軟,去鱗骨後切製成段(蘄蛇段、烏梢蛇段)。

阿膠烘烤軟化切丁,水蛭、地龍洗淨潤軟切段,海狗腎蒸或烤軟切片。桑

螵蛸、露蜂房剪成小塊,蛇蛻和蜈蚣切段或剪段,蛤蚧、幹蟾、刺蝟皮切成小塊,水牛角、羚羊角鎊片、銼末。

動物骨骼劈開或鋸段砸碎,甲殼介貝類藥物碾碎或搗碎。

③礦物藥一般無法切制,多采用碾搗、水飛等方法加工製成較小的顆粒或粉末。

第三節 切制前的水處理

水處理軟化藥材原則:少泡多潤、藥透水盡。

常用水處理方法

適用範圍

操作方法

注意事項

淋法(噴淋法)

用清水噴淋或澆淋藥材。

氣味芳香、質地疏鬆的全草類、葉類、果皮類和有效成分易隨水流失的

【薄荷、荊芥、佩蘭、香薷、枇杷葉、陳皮、甘草等】

將藥材整齊垛放或攤開,

用清水均勻噴淋2~3次,

稍潤。

①防止堆積過密,返熱爛葉。

②處理後仍不能軟化的部分,可選用其他方法再處理。

淘洗法(搶水法)

用清水洗滌或快速洗滌藥物的方法

質地鬆軟,水分易滲入及有效成分易溶於水及芳香藥材

【五加皮、瓜蔞皮、白鮮皮、合歡皮、南沙蔘、石斛、瞿麥、陳皮、防風、龍膽、細辛等

將藥物投入清水,經淘洗或快速洗滌,及時取出,稍潤

①儘量縮短洗滌時間以防止藥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損失;

②此法還可用作清潔藥物,洗淨泥土雜質;

③搶水洗,以免傷水

泡法(浸泡法)

用清水泡藥材一定時間使其吸入適量水

質堅硬,體積大,水分難於滲入的藥材

【檳榔、萆、木香、烏藥/澤瀉/土茯苓】

清水浸沒藥物,上壓重物,放置一段時間,撈起、潤軟

浸泡時間宜短不宜長,防止“傷水”和成分流失,宜“少泡多潤”

漂法(浸漂法)

用多量水,多次漂洗藥材的方法

毒性藥材【川烏/草烏/天南星/半夏/附子】

用鹽制過的藥物【肉蓯蓉/昆布/海藻】

腥臭異味【紫河車/五穀蟲/人中白

將藥物浸入大量的清水中,每日換水2~3次

以去除刺激性,鹹味、腥臭味爲度

潤法(浸潤法):把泡、洗、淋過的藥材,以溼物遮蓋或繼續噴灑適量清水,保持溼潤狀態,使藥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滲透到藥物組織內部,達到內外溼度一致。具體有浸潤、伏潤(悶潤)、露潤(吸溼回潤)

質地較堅硬的藥材

優點:

①有效成分流失少,便於保存藥效;

②飲片色澤鮮豔,保證外觀質量;

③內外水分一致,飲片平坦整齊,切制時少出敗片(炸心/掉邊/翹片/碎片等)。

多采用“少泡多潤”的原則

【浸潤】定量液體輔料直接浸潤藥材---[如酒浸黃連/木香;水浸鬱金/枳殼/枳實]

【伏潤(悶潤)】洗、泡等處理過的藥材在基本密閉的條件悶潤。

---[多用於檳榔、川芎、白芍、山藥等]

【露潤(吸溼回潤)】藥材置溼處吸潮變軟----[當歸、玄蔘、懷牛膝、天門冬等]

①時間長短視藥材質地及季節而定;

②含澱粉較多的,夏季長時浸潤應防止黴變

【山藥、天花粉、澤瀉】

其他軟化方法:①蒸潤:如黃芩要蒸潤後趁熱切片;木瓜蒸後呈棕紅色,趁熱切片

②蒸汽噴霧潤:鹿茸颳去茸毛,加酒稍潤,置高壓鍋臍上噴汽趁熱切片 ③減壓飲潤

軟化效果的檢查 水處理以後,需要檢查藥材軟化的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

常採用一些傳統的經驗方法,習稱“看水頭”或“看水性”。其方法有:

方法

適用範圍

具體操作及合格狀態

彎曲法

長條狀藥物【白芍、山藥、木通、木香等】

握於手中,大拇指向外推壓,其餘手指向內曲壓,以藥物略顯彎曲而不易折斷爲宜

指掐法

團塊狀藥物【白朮、白芷、天花粉、澤瀉】

手指甲能掐入藥物表面爲度。

穿刺法

粗大塊狀藥物【大黃、虎杖等】

用鐵釺能刺穿而無硬心感爲度。

手捏法

不規則的根、根莖類藥物【當歸、獨活等】

某些果實、菌類、塊根【延胡索、枳實、雷丸】

手捏壓藥物粗端,感覺較柔軟;

手握無堅硬感和吱吱的水響聲。

 第四節 飲片類型及切制方法

片型

規格

選擇原則

極薄片

厚度0.5±0.5mm

木質類藥材【鬆節、蘇木、降香】

薄片

厚度1~2±1mm

質地緻密堅實,不易破碎的藥材【白芍、烏藥、檳榔、當歸、木通、天麻、三棱】

厚片

厚度2~4±1mm

質地鬆泡、粘性大,薄切易破碎的藥材【茯苓、山藥、南沙蔘、澤瀉、丹蔘、升麻】

斜片

厚度2~4±1mm

長條形而纖維性強的藥材【桂枝、桑枝、甘草、黃芪、雞血藤、木香、川牛膝、蘇梗】

直片(順片)

厚度2~4±1mm

粗大致密鮮豔,需突出鑑別特徵的藥材【大黃、天花粉、白朮、附子、何首烏、防己】

絲┌寬絲

└細絲

厚度5~10±1mm

厚度2~3±1mm

較大的葉類藥材【荷葉、枇杷葉、淫羊藿】;較厚的果皮類藥材【瓜蔞皮、冬瓜皮】

樹皮類藥材【黃柏、厚朴、桑白皮、秦皮】;較薄的果皮類【陳皮】

段(咀、節)

厚度10~15±2mm

全草類藥材【薄荷、荊芥、香薷、益母草、麻黃、大小薊、青蒿、佩蘭、瞿麥、藿香】;

細長條狀,成分易溶出的藥材【黨蔘、北沙蔘、懷牛膝、白茅根、蘆根、忍冬藤】。

塊-丁

(8~12±1mm)3mm3

便於進一步炮炙的藥材,【大黃、何首烏、阿膠】

切制方法:

適用範圍

優缺點:

機械切制

剁刀式切藥機

傳送帶送藥,宜切制根、根莖、全草類藥材,不宜切顆粒狀藥材

加工能力大

減輕勞動強度

提高生產效率

旋轉式切藥機

推頂式送藥,可以切顆粒狀藥材。不宜切全草類藥材。

多功能切藥機

填入式、無機械輸送,宜切根莖、塊狀、果實類藥材。

手工切制

切藥刀(鍘刀)

切橫薄片及草類藥材。【桂枝、白芍、荊芥、香薷等】

片型美觀、齊整、規格齊全

但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片刀

切厚片、直片、斜片等【浙貝母、白朮、甘草、黃芪、蒼朮等】

其他切制

動物角類藥物【羚羊角、水牛角等】

使大小適宜,便於調劑和製劑

木質或角質堅硬類藥材【檀香、鬆節、蘇木、牛角等】

習慣上用粉末且用量小的【一般不事先準備,隨處方加工】

動物骨骼類、木質類藥材【降香、鬆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