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醫理論知識《中醫婦科學》考點:子癇

妊娠晚期或臨產時或新產後,突然發生眩暈倒僕,昏不知人,雙目上視,牙關緊閉,四肢抽搐,全身強直,須臾醒,醒復發,甚或昏迷不醒者,稱爲:子癇,也稱“子冒”、“妊娠癇證” 。以下是本站小編帶來的詳細內容,歡迎參考查看。

2017中醫理論知識《中醫婦科學》考點:子癇

  病因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肝風內動及痰火上擾。若產婦素體肝腎不足或脾胃虛弱,因孕重虛,忿怒傷肝,肝鬱化火,火盛動風,風助火威,風火相煽;或溼聚成痰,痰火交熾,矇蔽清竅。妊娠晚期、臨產時或產後,陰血聚下或陰血暴虛,陽失潛藏,五志化火,氣血逆亂,筋脈失養,神不內守,而發筋脈痙攣、四肢抽痛、神志昏迷等症。如此多髒受累,因果想幹,病情複雜,危及生命。

  病機

1.肝風內動

素體陰虛,孕後陰血養胎,腎精愈虧,心肝失養,肝陽上亢,生風化火,風火相煽,遂爲子癇。

2.痰火上擾

素體陰虛,陰虛內熱,灼津爲痰,痰熱交熾,或素體脾虛或肝鬱克脾,脾虛溼聚,鬱久化熱,痰熱壅盛,上蒙清竅,發爲子癇,發爲子癇。

  診斷依據

  (一)病史

孕前可有或無高血壓史、腎病史、糖尿病史、家族高血壓病史;雙胎、多胎妊娠,羊水過多,葡萄胎病史;子癇病史。

  (二)臨牀表現

妊娠後期,或正值分娩時期,或分娩後,忽然眩暈倒僕,昏不知人,兩目上視,牙關緊閉,四肢抽搞,角弓反張,須臾醒,醒復發,甚或昏迷不醒。或者在先兆子癇的基礎上出現抽搐昏迷症狀爲子癇。

  鑑別診斷

主要與妊娠合併癲癇發作相鑑別:癲癇既往有類似發作史。發作前一般無頭痛、頭暈、眼花、胸悶,亦無高血壓、水腫、尿蛋白等症狀與體徵。

  相關檢查

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可有或無高血壓史,妊娠20周後血壓升高到18.7/12.0kpa(140/90mmHg),或較基礎血壓升高4.0kpa(30/15mmHg),伴尿蛋白、水腫即可診斷爲子癇前期。

血液檢查:紅細胞比容升高、血液粘稠度、全血黏度異常,處在高凝狀態。

肝腎功能檢查:尿酸、尿素氮、肌酐、谷丙轉氨酶異常。測定二氧化碳結合力,確定有無酸中毒。

眼底檢查:嚴重時視網膜小動脈痙攣。全身小動脈痙攣是子癇前期,子癇的'基本病變。

  辯證要點

對子癇應防重於治,因其病程進展有明顯的階段性,所以中醫治療重點在子癇前期,及先兆子癇。

  治療原則

先兆子癇,以滋陰養血、平肝潛陽爲法,防止子癇的發生。子癇一旦發生,要充分注意昏迷與抽搐的發作程度與頻率,治療以清肝熄風、安神定痙爲主。

  證治類別

  (一)肝風內動證

主要證候:妊娠晚期或臨產前及新產後,頭痛,眩暈,突然發生四肢抽搞,昏不知人,牙關緊閉,角弓反張,時作時止,伴顏面潮紅,口乾咽燥,舌紅或絳,苔無或花剝,脈弦細而數。

治法:滋陰潛陽,平肝熄風。

代表方:羚羊鉤藤湯或止抽散。

方藥:羚羊角、鉤藤、桑葉、菊花、貝母、竹茹、生地黃、白芍、茯神、甘草。

  (二)痰火上擾證

主要證候:妊娠晚期,臨產時或新產後,頭暈頭重,胸悶泛惡,突然倒僕,昏不知人,全身抽搐,氣粗痰鳴,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治法:清熱開竅,豁痰熄風。

代表方:牛黃清心丸(《痘疹世醫心法》)加竹瀝或安宮牛黃丸。

方藥:牛黃、硃砂、黃連、黃芩、山梔、鬱金。[1]

  急症處理

子癇一經確診,立即住院治療,積極處理。治療原則是解痙、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必要時利尿、適時終止妊娠,中西醫配合搶救。

  轉歸預後

子腫、子暈(先兆子癇)、子癇,可視爲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首先是子腫、子暈,爲中醫藥治療的有效時期,若此時治療不及時,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先兆子癇,稍有不慎,一觸即發爲子癇。子癇一旦發作,需中西醫結合搶救,若治療及時,處理得當,可控制抽搐,母子可能平安;若抽搐反覆發作,抽搐時間長,往往預後不良,危及母子生命。

  預防調護

1.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控制疾病發展有重要意義,防重於治。

2.注意休息,左側臥位。

3.飲食宜高蛋白、高維生素,一般不嚴格控制食鹽。

4.若發展爲子癇,護理更重要,宜單人房間,避聲、光刺激,牀周加護擋,防止病人跌撲。

5.昏迷期間禁止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