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助理執業醫師考點:外感發熱的鑑別與診斷

外感發熱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溫熱疫毒之氣,導致營衛失和,臟腑陰陽失調,出現病理性體溫升高,伴有惡寒、面赤、煩躁、脈數等爲主要臨牀表現的一類外感病證。外感發熱,古代常名之爲“發熱”、“寒熱”、“壯熱”等。

中西醫結合助理執業醫師考點:外感發熱的鑑別與診斷

  【鑑別診斷】

1.內傷發熱外感發熱與內傷發熱均以發熱爲主症,故須加以鑑別。可從病因、病程、熱勢及伴發症等方面進行鑑別。外感發熱,由感受外邪所致,體溫較高,多爲中度發熱或高熱,發病急,病程短,熱勢重,常見其他外感熱病之兼症,如惡寒、口渴、面赤、舌紅苔黃、脈數,多爲實熱證。內傷發熱,由臟腑之陰陽氣血失調所致,熱勢高低不一,常見低熱而有間歇,其發病緩,病程長,數週、數月以至數年,多伴有內傷久病虛性證候,如形體消瘦,面色少華,短氣乏力,倦怠納差,舌質淡,脈數無力,多爲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

2.寒熱真假在疾病過程中,當熱極或寒極之際,可出現與其本病寒熱不符的假象,即真熱假寒和真寒假熱。故對疾病過程中的寒與熱應鑑別其真假,因其有假寒象而不識其外感發熱的本質,因其有假熱象而不識其非外感發熱病,由此將產生嚴重的後果。

真熱假寒證:有一個發熱的過程,且起病急,病情進展快,熱勢甚高,很快進人手足厥冷的'假象,但身雖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口渴而喜冷飲;胸腹灼熱,按之烙手;脈滑數,按之鼓指;苔黃燥起刺,或黑而乾燥。尤以發熱經過、胸腹灼熱及舌苔爲鑑別的重點。

真寒假熱證:一般(也有例外)出現於慢性病或重病的過程中,身雖熱,而反欲得衣被;口雖渴,但喜熱飲;脈雖數,而不鼓指,按之乏力,或微細欲絕;苔雖黑,而潤滑。尤以舌苔、脈象爲鑑別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