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檢驗基礎考試備考知識點:白細胞檢查

導語:白細胞舊稱白血球。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爲免疫細胞。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我們一起來看看白細胞檢查是指什麼吧。

臨牀檢驗基礎考試備考知識點:白細胞檢查

1粒細胞起源於造血幹細胞,在高濃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粒系祖母細胞分化爲原粒細胞,經數次有絲分裂,依次發育爲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

2一個原粒細胞經過增殖發育,最終生成8~32個分葉核粒細胞。此過程在骨髓中約需10d,成熟粒細胞進入血液後僅存6~10h,然後逸出血管進入組織或體腔內

3粒細胞在組織中可行駛防禦功能1~2d,衰老的粒細胞主要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破壞,其餘從口腔,氣管,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排出,同時,骨髓釋放新生的粒細胞補充周圍血而保持白細胞數量相對穩定

4分裂池包括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和中幼粒細胞,能合成DNA,具有分裂能力

5進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細胞有一半隨血液而循環,白細胞計數值就是循環池的粒細胞計數

6嗜酸性粒細胞能釋放組胺酶

7嗜鹼性粒細胞內的顆粒含有組胺,肝素,過敏性慢反應物質,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

8嗜鹼性粒細胞在整個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點是參與過敏反應

9單核-巨噬細胞具有吞噬病原體功能,吞噬和清理功能,吞噬抗原傳遞免疫信息功能,還參與殺菌,免疫和抗腫瘤作用

10淋巴細胞源於骨髓造血幹細胞/祖細胞,是人體主要免疫活性細胞,約佔白細胞總數的1/4

11 B淋巴細胞可經抗原激活後分化爲漿細胞,產生特異抗體,參與體液免疫

12在胸腺,脾,淋巴結和其他淋巴組織,依賴胸腺素髮育成熟者稱爲T淋巴細胞

13正常情況下,外周血中不會出現有核紅細胞,若出現大量該細胞,其不能被白細胞稀釋液破壞

14血液檢驗中,白細胞計數指標參考值無性別差異

15正常人外周血塗片白細胞分類中,中性粒細胞所佔比例爲50%~70%,其增高和減低直接影響白細胞總數變化

16採用顯微鏡計數法進行白細胞計數時,通常吸取白細胞稀釋液0.38ml於小試管中

17正常血塗片白細胞分類計數,嗜酸性粒細胞佔1.5%~5%

18正常中性分葉核粒細胞中以3葉核居多

19感染,理化損傷,血液病,脾功能亢進,免疫性疾病可見中性粒細胞減低

20中性粒細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桿狀核粒細胞增多,出現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細胞

21再生性左移是指核左移伴有白細胞總數增高者,表示機體反應性強,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見於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22退行性左移是指核左移而白細胞總數不增高,甚至減低者,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減低症,嚴重感染

23中性粒細胞核分葉5葉以上者超過3%則稱爲核右移

24中性粒細胞核右移形成的原因是造血物質缺乏,脫氧核糖核酸減低,骨髓造血功能減退

25淋巴細胞數量減低常見於接觸放射線,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嚴重化膿性感染

26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濃度在1d內有波動,白天低,夜間高,上午波動大,下午較恆定,與糖皮質激素脈衝式分泌有關

27Dohle小體是中性粒細胞胞質因毒性變而保留的嗜鹼性區域,呈圓形,梨形或雲霧狀,界限不清,染成灰藍色,直徑1~2um,亦可見於單核細胞

28巨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的細胞體積較大,直徑16~25um,核分葉常在5葉以上,甚至在10葉以上,核染色質疏鬆

29瑞氏染色中性分葉核粒細胞胞質呈淺紫紅色

30瑞氏染色嗜鹼性粒細胞胞質呈藍黑色

31外周血小淋巴一般無顆粒,大淋巴細胞可有少量粗大,不均勻,深紫紅色顆粒

32瑞氏染色單核細胞,直徑10~20um,爲外周血中最大的細胞

33異型淋巴細胞按其形態學特徵分爲3型:1型(空泡型,漿細胞型),2型(不規則型,單核細胞型)3型(幼稚型)

34淋巴細胞受電離輻射後出現形態學改變:核固縮,核破碎,雙核,衛星核淋巴細胞(胞質中主核旁出現小核)

35火焰狀漿細胞見於IgA型骨髓瘤

  血液分析儀及其臨牀應用

1電阻抗法血液分析儀檢測原理包括血細胞計數原理(庫爾特原理),白細胞分類計數原理,血紅蛋白測定原理三種

2根據電阻抗法原理,經溶血劑處理,脫水,不同體積的白細胞通過小孔時,脈衝大小不同,將體積爲35~450fl白細胞,分爲256個通道

3電阻抗法分析血液時,位於90~160fl單個核細胞區的細胞稱爲中間型細胞

4血液分析儀血紅蛋白測定原理中,應在波長530~550nm下比色

5白細胞經過氧化物酶染色後,胞質內顯示細胞化學反應,過氧化物酶活性爲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核嗜鹼性粒細胞無過氧化物酶活性,這是血液分析儀白細胞分類的'基礎

6正常白細胞直方圖,在35~450fl範圍內將白細胞分爲三羣,左側峯又高又陡爲淋巴細胞峯

7正常白細胞直方圖中,左右兩峯間的谷較平坦,爲單個核細胞峯

8在白細胞直方圖中,淋巴細胞峯左側區域異常的主要原因是有核紅細胞,血小板凝集,巨大血小板,未溶解紅細胞,瘧原蟲,冷凝集蛋白,脂類顆粒,異形淋巴細胞

9在白細胞直方圖中,淋巴細胞峯右移,與單個核細胞峯左側相連並擡高,主要原因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異形淋巴細胞

10在白細胞直方圖中,單個核細胞峯與中性粒細胞峯之間區域異常,主要原因是未成熟的中性粒細胞,異常細胞亞羣,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11正常紅細胞直方圖,在36~360fl範圍內分佈兩個細胞羣體,從50~125fl區域有一個兩側對稱,較狹窄的曲線,爲正常大小的細胞,從125~200fl區域有另一個低而寬的曲線,爲大紅細胞,網織紅細胞,當紅細胞體積大小發生變化時,峯可左移或右移,或出現雙峯

12正常血小板直方圖,在2~30fl範圍內分佈,呈左偏態分佈,集中分佈於2~15fl內,當有大血小板或小紅細胞,聚集血小板時,直方圖顯示異常

13ICSH分佈的血液分析儀評價方案包括:可比性,準確性,總重複性,精密度,線性範圍,攜帶污染

14精密度分爲批內,批間兩種精度。批內精度是對同一批樣本重複測定結果的評價,批間精度是對兩批或兩批以上樣本重複測定結果的評價

15紅細胞血紅蛋白分佈寬度(HDW)是反映紅細胞內Hb含量異質性的參數,用單個紅細胞Hb含量的標準表示,正常參考範圍24~34g/l

16血小板分佈寬度是儀器測量一定數量血小板體積後,計算所得外周血血小板體積大小異質性參數

17血小板分佈寬度減低見於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

18小細胞性貧血,當RDW正常時,紅細胞主峯左移,分佈在55~100fl,波峯在75fl處,基底較窄,爲小細胞低色素均一性圖形,見於輕型地中海貧血

19小細胞性貧血,當RDW輕度增高時,紅細胞主峯左移,分佈在55~100fl,波峯在65fl處,爲小細胞低色素和細胞不均一性圖形,見於缺鐵性貧血

20正常細胞性貧血,當RDW輕度增高時,紅細胞分佈在44~120fl,波峯在80fl處,爲紅細胞不均一性圖形,見於血紅蛋白異常,骨髓纖維化

21正常細胞性貧血,當RDW明顯增高時,紅細胞分佈在40~150fl,波峯在90fl處,爲紅細胞不均一性圖形,見於早期或混合性營養不良

22患者,女,32歲,因乏力,面色蒼白就診,實驗室全血細胞檢查:RBC3.12,Hb88,WBC4.3,PLT100,RDW27.3%,MCV77,MCH35.5,MCHC338,紅細胞直方圖顯示:紅細胞主峯左移,分佈在55~100fl,波峯在65fl,血塗片紅細胞體積小,大小不均,初步診斷爲貧血,則最可能患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