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茶道感悟人生茶藝師

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爲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爲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品味茶道感悟人生茶藝師

  禪茶一味 茶道及悟道

茶有兩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

一種是“琴書畫詩酒茶”的茶。

茶的包容茶可以是你乾熱口渴時的及時水,一大口下肚,重要的是潤喉爽心,茶香、茶味都不那麼重要。

茶也可以是你細品賞心的慢生活,一小口啜飲,品閒庭花落,嘗雲淡風輕。

關於心境

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不管是幾人飲、是第幾壺,一切終隨茶香飄散,只留各自心裏。

關於相處喝懂茶,需要用心尊重每一款茶,好比有緣之人,無論高低貴賤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令自己欣賞的東西。

喝懂茶,需要毫無敷衍地與茶對話,像對朋友,你得知他所有的經歷後更理解他的獨特,也更明白如何與他相處。

關於時間有人說: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時間長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內心和人生的滋味。

不同季節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時間,對應着不同的茶,像極了生命中或涼或暖的時光。

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時光佔大多數,而心靜下來,茶裏,卻總有滋味。

關於慾望好茶與喝茶的心情,就好比慾望與理想,慾望的盡頭是物質的擁有,理想的終極是精神的充盈。

再好的茶,終有飲盡之時,而喝茶的心情卻取之不竭。

無止盡地追求更好的茶,不如隨時準備好一份喝茶的心情。

關於做人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爲佈施;

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爲持戒;

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爲忍辱;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爲精進;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爲禪定。

關於人生所謂寬容,不是忍受或者忽略,而是終於懂得欣賞;茶無完茶,卻可以不完美的茶泡一段完美時光;

人無完美,亦可以懂得欣賞自己,欣賞一段不完美的人生。

關於修行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管它用紫砂壺也好,瓷蓋碗也罷,都是茶葉之泡具,是綠葉紅綢之容器;青花盞也好,綠釉碗也罷,都是茶湯之盛器,是清苦入口之媒介。

  禪茶一味:茶道與佛教

佛教於公元前6---公元前5世紀間創立於古印度,約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隋唐時達到鼎盛時期。而茶道則是興於唐,盛於宋。中國茶道從開始萌芽,就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爲世人所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茶與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爲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佛教以“四諦”爲總綱,“苦、集、滅、道”。以“苦”爲首,如:生苦、老苦、病苦等等均以參禪來看破。茶性亦“苦”,“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爲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產生諸多聯想,有助於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佛教主靜。佛教坐禪時的五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爲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爲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

其三:“凡”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妙和人生的哲理。然而“禪”也正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放”人生在世,一切苦惱都是因爲“放不下”,佛法說修行必需放下一切方可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修習佛教強調“放”,品茶也強調“放”。

放下手中的`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崩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習性,放下在政界、在商海、在文壇、在單位裏時的種種思慮,不必瞻前顧後、患得患失,讓茶湯滌盪自己的肚腸,澡雪自己的心性讓心靈空朗澄靜。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品茶來品味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在品茶過程中悟出“禪茶一味”的茶道真諦。

同時,佛教爲茶道的發展做出了很多的貢獻,高僧們寫茶詩、茶詞、作茶畫等等,大大的豐富茶文化的內容,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注入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使茶道更具神韻。佛家的茶事活動促進了茶文化的傳播併爲發展茶道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