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備考練習題

  一、選擇題:1~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6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備考練習題

1.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必然的聯繫稱爲(  )

A.教育規律

B.教育法規

C.教育原則

D.教育政策

2.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西方興起了批判教育學理論,其代表作之一是(  )

A.斯普朗格的《教育與文化》

B.阿普爾的《教育與權力》

C.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

D.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

3.明確提出“教育適應自然原則”的近代教育家是(  )

A.誇美紐斯

B.洛克

C.烏申斯基

D.第斯多惠

4.在舊的社會制度下,可能會出現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論;新的社會制度建立後,舊的教育思想和理論還將繼續存在。這說明了(  )

A.教育超前於政治經濟的發展

B.教育滯後於政治經濟的發展

C.教育與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D.政治經濟決定教育的發展

5.教育的生物起源說的錯誤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  )

A.繼承性

B.社會性

C.永恆性

D.獨立性

6.在全面發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聯繫的,但又相對獨立,各自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提供物質基礎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勞動技術教育

7.現代社會出現了古代社會所沒有的工程、機電、航空之類的'專業學校,這說明制約學制建立的因素是(  )

A.社會意識形態

B.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C.本國文化歷史傳統

D.牛產力發展水平

8.在我國現代學制沿革中,最早明令廢除受教育權性別和職業限制的學制是(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9.在對學校隱性課程的分類中,一般把教師無意識的言行對學生所產生影響而構成的課程稱之爲(  )

A.物質性隱性課程

B.制度性隱性課程

C.心理性隱性課程

D.活動性隱性課程

10.在我國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要改變長期以來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的哪一功能?(  )

A.甄別與選拔

B.促進學生髮展

C.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D.改進教學過程

11.提出直觀性教學原則的主要依據是(  )

A.學生的認識規律

B.遺忘的規律

C.學科的邏輯系統

D.教學內容的思想性

12.衡量一個人品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是(  )

A.品德認識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爲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後說明理由。

13.發達國家機器大工業生產得到了飛速發展,物質極大地豐富,因此,在這些國家中就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14.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之一是加強分科課程。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簡述遺傳、環境和教育在人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了學生享有哪些權利?

17.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結合教學實際分析說明教學過程的五個基本階段。

  參考答案

  一、

1.A2.B3.A4.C5.B

6.C7.D8.C9.C10.A

11.A12.D

  二、答案要點:

13.錯誤或不全面。機器大工業生產只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並不必然帶來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還要受到社會制度的制約;人的全面發展還必須通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才能實現。

14.錯誤或不準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之一是加強綜合化課程,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綜合化,以克服分科的缺陷。

  三、答案要點:

15.(1)遺傳是人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爲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環境對人的發展的影響是廣泛的、經常的,但卻是自發的、無計劃的。在肯定環境對人發展影響作用的同時,不能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人的社會實踐。

(3)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因爲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着人的發展方向。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學生享有下列基本權利:

(1)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勞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3)在學生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4)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依法提起訴訟。

(5)依法享有受教育權、姓名權、榮譽權、隱私權、健康權等其他權利。

17.(1)複雜性、創造性。複雜性表現在教師勞動目的的全面性和勞動任務的多樣性;創造性體現在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規律,在複雜多變的教育情境中塑造發展中的人。

(2)連續性、廣域性。教師勞動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嚴格界限。

(3)長期性、間接性。教師的勞動成果是合格的人才,而人才培養的週期較長;教師勞動不直接創造物質財富,而是以學生爲中介實現教師勞動的價值。

(4)主體性、示範性。教師的勞動手段是教師自身;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爲人師表。

  四、答案要點:

18.(1)教學過程的五個基本階段:

①激發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主要表現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求知慾、願望等。

②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爲了理解和掌握書本知識(間接經驗),學生必須有感性認識作基礎。

③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在教學中,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的目的就在於幫助他們理解教材,領會理論。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對學生掌握知識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③知識的鞏固與保持。知識的鞏固與保持有利於深刻領會知識,自如地運用知識,它是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學過程中專門的知識鞏固工作就是各種形式的複習。

⑤運用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它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技巧。

(2)結合實際分析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