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在油畫藝術的體現的論文

陳逸飛作爲當代著名的油畫家,他的油畫創作過程及藝術世界一直都伴隨着一種營造生命本真的感動。受到中西文化的薰陶,其繪畫技法及民族情結在他的畫中體現得生動、確切。不管是哪個時期、哪個系列的油畫作品,他的創作都實現了對現實美的深層挖掘和感悟、對社會生存形態的探索與表現、對美的原生語素與現實形態的探覓。陳逸飛曾說過:“有價值的藝術活動,不應僅僅只是停留在表層,更應該達到深入人們的心靈。”正因爲陳逸飛對上海的特殊情結、對海派文化的深層理解,他創作了一幅幅經典的海派文化題材的油畫作品。上海,彙集了各種文化藝術氣息,是陳逸飛最初求學和成名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後,陳逸飛回國,毅然選擇了上海。沉重的上海情結,讓他重新提筆,重拾海派題材,而他的繪畫風格卻變得更加粗獷、富有激情,但不失中國特徵,不缺東方藝術意韻。他以舊上海街巷、閨樓女子爲素材創作的海上舊夢繫列,不同於先前寫實主義的表現技法以及以藍色爲主調的清冷風格,而是通過大量疊加、暈染、混合,呈現出偏於印象派的朦朧感。懷舊風和悵然氣在陳逸飛筆下顯得尤爲突出。

海派文化在油畫藝術的體現的論文

如,作品《遺韻依舊》(圖1)呈現出女子世俗、慵懶、沉默、顧影自憐的精神面貌,它所呈現的不是古典仕女的那種寧靜、淡淡的哀愁,而是沉積於無限的、厚重的、迷茫的`惆悵。陳逸飛的另一件油畫作品《玉堂春暖》(圖2)描述了氣氛朦朧的十里洋場,渲染出流金歲月的迷人風韻。十里洋場紙醉金迷的堂會場面在畫面上被清晰地刻畫出來,在以橘黃色爲主的暖色調中,圍繞着紫檀圓桌的男男女女十一人或坐、或立,托腮、拈煙、遐思、凝望,儀態各異,神色各不相同,畫面中左側的一位青衣,以水袖半遮面,扮演着京劇中《玉堂春》主人翁的俊美形象,直接切入“玉堂春暖”的畫題,此作品將舊上海盛行堂會的習俗文化展現得一覽無餘,也是陳逸飛油畫創作的一大成功之作。

海派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幷蓄,匯聚了吃、住、行、樂等各個領域的文化精髓,具有強大的市場開拓意義和藝術表現價值。油畫的創作素材來源於歷史、來源於文化、來源於生活。油畫創作需要激情、需要技法、需要精神、需要沉澱、需要意韻。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創新性無疑是油畫創作素材選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契合了衆多畫家、創作者揭露歷史、宣揚文化、激發熱情的表現意願,對感性地塑造歷史、直觀地傳承文化、客觀地推動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陳逸飛一生執著於各種題材的油畫創作,正是因爲他有着深刻的民族情結、高超的西方油畫藝術表現技法、鮮明的藝術個性和藝術風格,選取了大多來自中國本土的創作題材,所以他所創作的海派文化題材作品呈現出浪漫、冷峻的色彩,同時伴隨着無聲的苦澀,也有幾分溫情,耐人尋味。舊上海那種懷舊、唯美、靜謐的文化在陳逸飛的油畫創作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正是得益於廣博的海派文化,衆多油畫創作者在進行油畫創作時思路更開、感情更濃、創作欲更旺,創作出了一件件優秀的油畫作品,而他們的創作對油畫藝術的積澱和發展、對中西文化的交流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