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業園區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工業園區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工業園區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1

爲全面掌握XX縣工業園區企業用工情況,切實解決工業園區企業用工難等問題,近期,江西XX縣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組織開展了一次“園區企業員工調查問卷”專題調查調研活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調研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調查調研情況

本次調查調研活動,共走訪園區6家企業,佔投產企業的13.3%,其員工總數佔園區企業職工總數54.4%.調查內容涉及員工的基本情況、工作情況、薪酬情況等六大內容,26個選題,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41份,回收率88.2%.收集有效建議53條,經過分析梳理,XX縣園區企業用工有以下五個特點:

1、園區企業用工總數穩中有升,少數企業用工仍有較大缺口。近些年,XX縣企業用工規模穩定在0.5萬人左右,用工年增長約爲8%,隨着部分企業擴建、增產,預計下半年缺工約0.1萬人。

2、本地員工依然佔據園區職工主導地位。調查問卷統計,441份問卷中有349人屬本地戶籍,佔問卷人數79.2%,挖掘和引導本地人力資源到園區就業仍是今後保障企業用工的主要途徑。

3、薪酬待遇逐步提高。本次調查調研的6家企業,月平均工資最低是2200元,最高是3000元,與三年前相比,平均年增資達11%。

4、已婚勞動力就業觀念更趨理性。已收回441份有效問卷中,有351人爲已婚員工,佔有效問卷數的79.6%。

5、企業之間員工流動性較大。調查調研問卷6家企業,有2家企業員工平均工資年限僅爲一年,最長的工作年限也只有7年。根據“一網五點”企業用工動態檢測,合力照明集團、江鎢集團等5家企業員工年流失率均在20%以上。

(二)、存在的問題

1、社會保險參保率低。在441份有效問卷中,企業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300人,佔總數的68%,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79人,佔總數的18%,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均在10%以下。

2、工資水平與社平工資仍有差距。填寫調查問卷的6家企業,只有兩家企業月平均工資略高於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另外四家企業均低於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企業最低平均工資爲2200元。

3、企業員工日工作時間、月工作時間均偏長。問卷顯示:6家企業中有5家企業員工日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最長的日工作時間達12小時。除江鎢集團實行每週工作6天,休息1天的工作作息制外,其餘5家企業,月工作時間均達到或超過28天,最多的滿月工作。問卷顯示,6家企業中有4家企業員工反映“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這一共性問題。

4、園區職工學歷偏低,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少。問卷顯示,在441份有效問卷中,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職工63人,佔職工數的14.3%,國中及以下學歷的有276人,佔職工數的62.6%,有中級以上職稱的爲19人,佔職工數的4.3%。

5、職工食宿保障低。問卷顯示,有員工食堂,並保障員工用餐的企業有3家,佔問卷數的50%,有員工宿舍,並保障員工能夠居住的企業有2家,佔問卷數的33.3%。

6、企業文化單一,娛樂設施、設備缺乏。在調查調研問卷6家企業中,只有江鎢集團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有娛樂設施、設備,職工8小時活動較爲豐富。其餘5家企業均未設有娛樂設施、設備,員工幾乎是每天上班下班,企業文化缺失,員工主人翁意識自然偏弱。

7、企業用工機制尚未形成。多數企業員工儲備不足,企業受訂單和季節性生產的影響,淡季只保留少數管理、技術人員和必要的普通工人,而旺季訂單增多時,原有員工已到其他企業或外出打工,短時間內不可能再返回。企業對每年春季招聘會填表擬聘人員也缺乏有效的跟蹤,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

8、園區配套設施設備不全。問卷顯示:有46%的職工反映園區交通不便,讀書、看病麻煩。超市、娛樂、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不全。

二、原因分析

(一)、部分企業的員工由於對社會保險政策不夠了解,導致員工對於參加社會保險的積極性不高。而且部分企業主對於參加社會保險的認識不夠到位,對於社會保險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不願花資金用於爲員工購買社會保險,或者只願花少量資金購買單一險種,導致園區企業參保率普遍不高。

(二)、受到企業經濟效益和訂單季節性影響,而且園區各企業的經濟基礎和狀況不同,導致各企業工資水平存在差異。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與物價增長及企業發展相協調的工資增長機制,部分企業主只注重企業的經濟收益,而忽視對於員工工資待遇方面的提升。目前園區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爲主,高新技術企業只佔少數,這也是導致職工平均工資不高的原因。

(三)、受到企業自身規模和經濟實力的影響,導致中小型企業不願花過多資金用於娛樂設施、設備的建設,而且部分企業主只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沒有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建設。

(四)、在園區企業上班的79.2%屬於本地戶籍,所以大部分職工是在自家用餐,而且大部分本地職工自己擁有住房,所以食堂和宿舍的作用不是太明顯,所以企業也就忽視了食宿方面的建設。

(五)、隨着園區建設的快速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是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持的。而且園區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需要時間來完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

(六)、由於工業園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爲主,對於高級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高職稱、高學歷人才多被沿海發達地區高新企業的豐厚待遇吸引,而留在本地就業的以農村富餘勞動力爲主,導致園區企業的高職稱、高學歷的職工職能佔到很小一部分。

(七)、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爲提高經濟效益而加緊趕工,加大了職工工作量,延長了上班工作時間,導致員工普遍反映工作壓力大、時間長。

(八)、勞動者缺乏一定的就業技能。部分農村富餘勞動力文化水平較低,自身無一技之長,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型的工作,不能適應企業用工需求,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資待遇也不高。新生代農名工成長環境較好,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且沒有生活負擔,在勞動條件、工資待遇、個人發展等方面有更高要求,“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扶持

1、出臺政策,加強引導。結合XX縣的實際情況,由人社局牽頭,聯合教育、醫療、公安等相關部門,制定出臺涉及員工切實利益的各類社會保險、戶籍管理、子女上學、申請經濟適用房、看病就醫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2、政府需完善園區生活配套環境。根據合理佈局、適度集中的原則,在園區規劃、建設企業員工廉租房和單身職工公寓。引進超市、娛樂、餐飲、金融、郵政、通信等服務網點。

3、引導企業及時建立維護工人切身利益的工會、婦聯等組織並積極發揮它們的作用。完善黨團組織的建設,切實增強企業員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4、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完善技工培訓基地的建設。要瞄準勞動力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方向,組織開展實用性、有針對性的勞動技能教育。

(二)、職能部門引導

1、引導企業合理確定招用條件、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幫助企業樹立誠信良好形象。把社會保險擴徵面的重點放在工業園區企業,擴大各項保險的參保面,引導企業爲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各類社會保險,切實維護員工權益,免除員工的後顧之憂。

2、創新招工方式方法,盡最大限度吸引當地甚至外地務工人員來到XX縣工業園尋找體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可開展節日招工,抓住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期間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有利時機,組織開展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也可開展外出型招工。組織企業到外地勞動力富餘地區招工或委託外地就業服務機構代理招工。

3、維護構建園區和諧的勞企關係。人社部門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督促企業與員工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及時足額支付員工工資。勞動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杜絕出現企業拖欠員工工資現象,要及時解決企業與員工之間發生的勞資、福利、工傷等糾紛,營造園區和諧的勞資關係。

4、推動校企合作。聯繫全市範圍內公辦職業學校爲園區企業提供定向培訓,通過教育和引導畢業生投身家鄉建設。五、整合資源,推進“一網五點”工程的建設。摸清各村勞動年齡人口基本情況、培訓技能、務工去向情況、通訊地址等。並建立園區企業用工信息庫,全面掌握園區各類企業各個時期用工需求計劃、工種和待遇,以便對全縣的勞動力資源實行合理調配。

(三)、企業自身革新

1、企業應該切實革新觀念,明確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密切關係。企業老闆要把工人當主人,不能把工人當作掙錢的工具。要多關心員工的生產、生活,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和人文關懷。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2、規範管理,理性地審視勞動者與用人的關係,改變短期用工行爲,及時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發放工資,進一步構築和諧的勞動關係。在用工方面要有長遠的計劃,根據生產特點,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計劃,避免企業在生產淡季時民工大批跳槽,減少員工流失。

3、形成合理的年齡層次。要加大中高級專業人才年輕化的培養和引進力度,並形成較爲合理的年齡檔次,對不同年齡的優秀人才,要突出重點培養。

4、加強廠區綠化美化、加強娛樂設施建設建設。建立圖書館、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配套設施,經常組織各項文體活動,不斷豐富員工的業餘文化娛樂生活。

5、加大科技投入,通過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引進高新技術設備,推進產品更新換代,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員工的依賴,以便適應勞動力供應緊缺的形式。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2

縣生態工業園區自6月被省中小企業促進局確定爲省級重點建設縣域工業園區以來,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園區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現將園區發展調研報告如下:

一、園區發展情況

(一)基本情況“十五”以來特別是“十一五”期間,我縣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圍繞工業率先突破發展的總體目標,依託資源優勢和縣域支柱產業、骨幹工業企業相對集中連片的特點,創新發展模式,把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和產業集羣發展作爲實現工業化的重要載體,以建材化工、礦產資源開發等產業爲重點,突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形成了以戚氏、謝村鎮爲中心的生態工業園區,縣域工業園區化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總體佈局日趨合理,工業主導產業集羣不斷壯大,實現了工業的龍頭帶動、整體發展和結構轉型的歷史性跨越。當前,園區建設面積6.88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5.43平方公里,園區擁有中小企業75戶,其中工業企業72戶,規模企業17戶,各類產業化龍頭企業13戶。新增建設投資5.398億元,形成工業主導型、企業園區化的經濟模式。,園區實現總收入31.73億元,完成工業產值30.93億元,二項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分別同比增長38%、40%。今年以來,園區發展態勢持續良好,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超過30%,園區穩步成爲縣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引擎和增長極。

(二)園區現狀、園區企業及主導產業、園區服務能力情況

1、園區現狀:一是區域清晰,定位準確。結合地域及骨幹企業、支柱產業相對集中連片優勢和佈局,園區建設面積已達到6.88平方公里,沿縣戚氏、謝村鎮鏡內108國道南北兩側分佈,東、西、南、北四址區域清晰。園區總體上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爲本;生態優先、自然和諧;科學創新,產業升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節約土地,集約利用;優化佈局,統籌城鄉;綜合利用,經濟循環”的定位原則。二是功能佈局較好。當前,園區充分發揮出了滾動孵化中小企業,產業鏈延伸,園區綜合服務、產值、財稅貢獻率大,勞動就業密集區,轉化資源(礦產、農產品)程度高,科技創新能力強,示範帶動作用顯著的功能佈局。三是基礎設施完善。園區建設以來,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85億元,完成了與園區發展相配套的用地、標準化廠房、道路建設、電力設施改造、供(排)水、綠化、前期污水集中處理等主要工程。四是創新能力與輻射帶動作用強,科技成果轉化率高,高新技術產業優勢明顯。近幾年來,園區堅持提高入園企業標準,一大批科技型、配套型、循環型項目入園建成並投產,這些項目具有起點高、產業鏈長、容量大、生態環境較好之優勢。入園建成投產的陝西盛華冶化有限公司30000千伏安硅鈣電爐系統工程其技術、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園內無大型電爐生產硅鈣合金空白,當前實施的高純鈣提取項目不斷提升產品升級和創新水平;入園、建成投產的堯柏水泥有限公司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技術、工藝在同行業中領先;玉虎化工有限公司餘熱回收利用、工業高用水節水兩項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後,企業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正在擴建中的天漢科技公司麥芽酚生產線採取國際先進技術、工藝標準,爲全縣化工行業中獨創。通過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孵化,推動了一大批企業和產品升級。近三年來,引進、推廣、應用高新技術11項,開發新產品12個,孵化出建材、化工、冶金礦產3個高新技術工業支柱產業。據統計,園區72戶工業企業中,科技型企業36戶,佔工業企業總額的50%。

2、園區企業及主導產業情況:當前,入園企業個數75戶,其中工業企業72戶,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17戶。已形成建材、化工、冶金礦產、農產品加工爲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四大產業企業個數爲56戶,佔園區企業總數的79%,工業產值完成佔園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爲82%。以堯柏水泥有限公司爲代表的建材產業龍頭企業,以天漢科技有限公司爲代表的化工產業龍頭企業,以盛華冶化有限公司爲代表的礦產精深加工產業龍頭企業,以鴻泰油脂有限公司爲代表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龍頭企業,在不同產業領域發揮着帶動作用,推進了整個工業園區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勢同步得以顯現。在一批高科技企業帶動下,推動了企業發展和產品升級。,引進、推廣應用新技術6項,開發新產品5個,高新產品產值能力達到19億元,佔園區總產值的61%。依靠縣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工業園區已打造出建材、化工、冶金礦產、農產品加工四個主導產業,四大產業年完成產值能力爲25億元,佔園區工業產值比重爲82%。

3、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與園區快速發展並行。近幾年來,在着力抓好全縣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工作的基礎上,重心向園區傾斜。通過努力,當前已打造出科學規範的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特別是建成的園區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進一步強化了園區服務能力,助推了園區快速發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由於我縣財力十分緊張,加之入園企業建設資金普遍緊缺,投入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能力有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強度與園區發展配套方面尚有差距。

2、融資難。鑑於金融部門貸款門檻較高,園區部分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有民間借貸和有限的自有資金滾動2種形式,較爲普遍的是企業抵押物達不到金融部門放款標準,很需要貸款卻貸不到款。

3、產品科技含量不是太高。據統計,園區高科技產品產值比重約佔60%,還需在科技創新方面加以引導,加大力度。

4、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型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接軌不夠協調,人才引進特別是高精尖人才引進環境需進一步優化。

三、園區發展工作思路

一是進一步加大財政對園區的投資力度,在專項扶持資金和基礎設施投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二是大力推動園區招商引資。三是協調、落實好稅收優惠政策。四是切實做好融資工作,定期向金融部門推介銀企合作項目,與金融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協調企業發展所需資金。五是實施項目帶頭戰略,以項目爲支撐,以項目促發展,推進工業園區穩步發展。六是進一步強化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力爭新培育1—2個園區公益性服務機構。七是加快產業升級,推進和提升園區科技創新工作。八是持續做好園區統計監測。

四、幾點建議

1、市上出臺新增建設用地向工業園區傾斜和入園企業用地適當減免(土地)稅費優惠政策,以鼓勵新辦企業向園區聚集。

2、省、市進一步加大對園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市上相應設立年度園區發展專項資金,對園區予以扶持。

3、協調好各金融部門關係,對園區所在企業貨款適當降低貸款政策標準。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3

近期,通過對區xx工業園區的全面深入調查,找出了目前園區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並針對這些問題和矛盾分析了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意見與建議。現將調研情況概述如下:

一、街道工業園區建設呈現的幾個特點

近年來,xx街道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取得明顯成效。全街投資建設的工業園區共有6個,其中廣場工業園、三裏工業園、熊咀工業園、一宮工業園、廣建工業園5個工業園區已建成投入使用,廣場科技創業園正在籌建中。6個工業園區計劃總投資3.5億元,規劃用地約600畝,目前,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6億元,建成園區面積385畝,引進工業項目35個,引進資金3.3億元,其中引進投資過千萬元項目14個,過5000萬元項目2個,建成投產工業企業23家。園區經濟在街道發展越來越快,主要呈現六個方面特點。

一是園區規模逐步增大。街道先後建設的三裏工業園、一宮工業園、廣建工業園、熊咀工業園、廣場工業園5個工業園區,規模一個比一個大,特別是XX年興建的廣場工業園,佔地達到200畝,引進企業投資總額達到1.72億元以上。同時,即將動工的廣場科技創業園的面積和投資規模更大。由此可見,街道園區建設規模呈逐步擴大之勢。

二是園區功能逐步增強。已建成的5個工業園區,全部實現了水、電、路、話、網絡“五通”,完全具備企業入駐條件。如廣場工業園,廠房全部是標準化廠房,辦公、住宿、倉儲用房一應俱全,整個園區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園區功能十分完備。

三是入園企業逐步增多。隨着各種優惠政策的出臺和措施的落實,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資者看重這塊熱土。截止目前,園區新引進工業項目20多個,新引進項目個數佔入園項目總數的70%。預計今年園區工業企業將達到40多家。

四是園區規模企業發展逐步增快。XX年,園區規模工業企業達到8家,是XX年的4倍。今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望達到13家。

五是入園企業高科技含量不斷提升。目前,園區新引進工業項目20多家中有9家是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有國家級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

六是社會貢獻逐步增加。從稅收上看,XX年園區實現稅收478萬元,分別是XX、XX、XX年增長67%、48%、23%,對財政收入的貢獻份額逐年提高。從社區集體增收上看,XX年社區集體從園區獲取租金收入415萬元,佔集體純收入總額的22%,分別比XX年、XX年、XX年新增收入391萬元、241萬元、160萬元,園區對社區集體增收的總計貢獻份額年均提高23個百分點。從安置就業上看,園區目前就業人員達到1000多人,其中,XX年新增就業人員400多人,僅社區在園區就業居民就達300多人。

二、街道工業園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抗風險能力不強。從現有的工業園區情況看,高新技術企業所佔份額較小。機械加工、電子、農產品加工是目前園區主要產業,由於產業和產品的特色尚未形成,產品層次偏低、市場競爭力弱;園區專業化水平不高,企業與企業之間產業聯繫度不高,互補性不強,導致園內企業既無協作配套關係,又不能形成“簇羣”效應,弱化了園區整體競爭力,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不強。

2、資金融通渠道不暢。無論是園區前期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入園企業維持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由於政策性扶持力度小而且慢,企業的融資渠道沒有得到有效拓寬。

3、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由於街道五個工業園區起步較晚,起點不高,佈局上處於散、小狀況,整體功能上還不健全,加上體制、機制和思想觀念的原因,有的企業沒有相應的人、財、物、信息、技術等配套資源,缺乏先進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經驗;有的企業滿足於現狀,不願承受企業自主創新可能帶來的風險,不願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有的入園企業在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和各職能之間沒有良性互動,園區整體發展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三、關於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思考

1、加強對工業園區的領導和管理。一是要加強對工業園區建設的領導。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艱鉅的工作,要繼續把支持和發展工業園區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街道實際,完善相應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時處理和引導好工業園區建設與城鎮化及環境保護的關係。二是要加強對工業園區的管理。

2、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一是要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政府服務經濟發展的職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道路、供水、供電、城市交通、通訊、有線電視等配套設施與園區建設同步,使企業有良好的發展空間。二是要抓好廣場科技創業園項目的啓動和建設。督促項目主體儘快落實資金,實實在在搞好啓動前期準備工作,加快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促進在建項目儘快竣工投產。三是要加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完善的招商網絡,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資的水平;加強與外地大企業的戰略合作,嫁接一批大項目,新上一批好項目,力爭全年新上工業重點項目5個以上。

3、優化工業園區發展環境。一是要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生產要素協調,改善融資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經營需求,盡力克服資金、電力、運輸等瓶頸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制約。同時,要積極爲企業發展提供創業指導、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服務。二是要實行客商“綠卡”保護制度。對各類入園投資企業業主及高級管理人員頒發投資保護“綠卡”,對持卡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予以重點保護;在就醫、子女就學等方面予以優先照顧。三是要完善聯繫會議制度。

4、打造特色工業園區。一是要做好產業定位。各工業園區應從實際出發,根據區域特點和特色產業發展的特點,開闢新區,大氣魄、大手筆,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幾個上規模、上檔次的精品園區,在講求園區工業經濟規模總量的同時,做好園區的產業定位。二是要積極開發上游產品。圍繞提高產品加工業發展水平,做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4

根據市政協七屆十二次主席會議的決定,20**年4月17日至26日,市政協副主席張俊昌、趙澤義帶領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到盤北經濟開發區、紅果經濟開發區、鐘山經濟開發區(紅橋新區)、水城經濟開發區(董地工業園區)、水月工業園區、木崗工業園區等就園區建設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園區建設成效初顯

全市共有11個工業園區,即鐘山經濟開發區(紅橋新區)、紅果經濟開發區(兩河新區)、水城經濟開發區(董地工業園區)、盤北經濟開發區(雞場坪工業園區)、六枝經濟開發區(巖腳工業園區)、水月工業園區、木崗工業園區、保田(盤南)工業園區、大河經濟開發區(管理大灣、汪家寨、中箐園區)、發耳工業園區、路喜園區。11個園區現規劃總面積977平方公里。通過近期各級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現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增大。20**年,全市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15.2億元,同比增長27.8%,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2.9%;實現工業增加值154.6億元,同比增長28.2%,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2.4%。超百億元的園區2個(水月、董地工業園區),工業產值超億元的園區8個。20**年一季度,全市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51.9億元,同比增長25.3%,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9.52%;實現工業增加值45.57億元,同比增長52.9%,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1.1%。

二是基礎設施不斷增加。20**年,全市工業園區在建基礎設施項目99個,總投資140.7億元,完成投資額60.8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1.3%。20**年1-3月份,全市工業園區在建基礎設施項目115個,總投資186億元,完成投資額22.4億元,同比增長134.5%,完成標準化廠房投資2.7億元,佔計劃投資30億元的9.0%。目前,紅橋新區、水月園區已全面實現七通一平,紅果、董地、盤北、木崗、大灣園區核心區域已基本實現五通一平。

三是項目建設速度不斷增多。20**年,全市園區在建產業項目165個,項目投資總額861億元,完成投資額120.6億元,增長37.48%,建成投產項目44個,釋放工業產值近30億元,20**年1-3月份,全市在建項目175個,計劃投資771.8億元。完成投資額32.9億元,同比增長1.86%。

四是帶動能力不斷增強。截止20**年3月底,全市11個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977平方公里(含開發區管轄),入駐生產企業150餘戶,直接和間接爲園區服務的從業人員約10萬人。20**年全市產業園區預計實現稅收47億元,新增從業人員數1.2萬人。

二、園區建設問題明顯

(一)產業佈局不盡合理。長期以來由於受煤炭、鋼鐵、建材、電力四大產業影響,各園區在規劃佈局主導產業時,出現了明顯的產業(主導產業)趨同,未能形成優勢互補。如:水城經濟開發區(董地、老鷹山園區)、紅果(兩河)新區、盤北(雞場坪)產業園區、六枝經濟開發區(巖腳工業園區)、大灣(汪家寨)工業園區(大河經濟開發區)、水城縣發耳產業園區等都把能源化工(煤化工)作爲主導和主要產業來發展,產業佈局不集中、規模分散,勢必會造成重複建設,煤炭、水、土地、資金等要素資源得不到保障,甚至產生惡性競爭,還會造成工業污染源分散,治理難度大的問題。紅橋新區、董地、紅果(兩河)、盤北(雞場坪)也都着力把裝備製造業作爲園區的主要產業來培育發展,培育和發展上具有一定盲從性,未能找出發展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主導產業方向不清晰,易造成同業競爭,不利於產業聚集發展和形成區域競爭力優勢。

(二)體制機制不盡適應。一是園區人員配備不到位。園區有抽調、借調的人員,但其工資關係、行政關係仍在原單位,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難以得到很好調動。部分開發區的公安、工商、地稅、國稅、國土等垂管部門機構人員不到位。二是部分園區還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的問題。儘管大部分園區機構成立,人員配備到位,但缺少項目、規劃等行政審批權限,土地報批、交易程序複雜、手續繁瑣,週期過長,對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影響很大。三是目前在11個產業園區中,僅紅橋新區有完善獨立的財稅體系,能較好的滿足園區發展需要。水城、兩河、盤北、六枝4個開發區均由縣區代管,尚未建立起真正獨立運行的財稅體制。其餘園區也未建立與縣區的財稅分配體制,導致園區的責權利不明確,獨立運行和造血功能不足,缺乏自我發展的動力,嚴重影響了園區建設。四是項目落地激勵機制不活,不能有效刺激項目落地。

(三)協調管理不盡規範。有關職能部門對園區的管理、調度過於頻繁,使得園區管委會需花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應付上級有關部門的各類文件、彙報、會議、材料、調度、統計(重複)以及各類社會事務等,極大地消耗園區建設的精力。

(四)招商引資不盡理想。相當一部分園區的項目是存量多,增量少,有的項目是在園區劃定時就已存在。目前,表面上談的多,實際落地的少,有的雖然落地,但後續扶持指導力度不夠,造成項目推進速度緩慢,業主不滿意。

三、對下步園區建設的建議

根據市工業園區管理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出臺全市園區管理辦法(暫行)。爲促進工業園區健康有序發展,規範工業園區管理,進一步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建議儘快出臺全市園區管理辦法。儘可能規範園區管理。

(二)成立專門的園區管理機構。爲有效加強對園區的統籌、指導、協調力度。在市級層面,應成立一個較爲獨立的,有一定權威的園區管理機構,以便對園區的規劃、土管、招商引資、產業佈局等進行統籌協調,避免盲目無序的散打和亂打,使園區有序、健康的發展。

(三)賦予園區一些必要的實際權力。

1、各業務主管部門應儘可能下放一定的行政審批權限。在不違背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應大膽放權;在土地收儲、項目報批、項目規劃等方面,應將適當的權力下放到園區,減少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真正使園區成爲一個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獨立運行的.經濟主體。

2、允許園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項目落地激勵機制,以便爭取更多的項目落地。

3、賦予園區一定的人事權。對園區的工作人員,應讓園區自行選聘,已選聘的要儘快辦理相關手續。同時園區要建立用人的激勵和退出機制,充分調動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4、應將各業務主管部門支持園區建設工作納入目標考覈。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5

爲了能更好應對和化解全球金融危機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着力解決好當前工商企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爲企業排憂解難找準方向,促進我縣國民經濟平穩運行。2月16日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曾彥波,副主任徐洪、陳猛,辦公室主任張忠權,工作人員趙安林一行到瀘西工業園區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園區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一)95萬噸/年煤焦化項目建設情況。投資18億元的雲維集團瀘西大爲焦化公司95萬噸/年煤焦化項目各項建設工作進展順利。截止目前,已完成渣場選址和場區地下勘測、公司註冊、工商稅務登記、技校招生委培、第一批職工招收培訓、項目環評專家評審通過等工作。至20xx年2月10日,已完成1、2號焦爐裝置區孔樁開挖澆築940棵;完成裝置區土石方挖運回填40萬m3及廠內排洪溝土石方支砌工程;完成2.6億元主要設備訂購合同簽訂,並支付部分設備訂購款4560萬元;完成土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600萬元;累計完成項目投資7520萬元。目前正抓緊進行其他單項裝置採購招標工作。計劃2月中旬進行1號焦爐主體工程建設,5月初部分設備逐步進場,並做好設備安裝準備工作。

(二)日產2500噸新型熟料幹法水泥項目建設情況。投資2.6億元的中樞水泥廠日產2500噸新型幹法熟料水泥生產項目已完成主體設備採購,並加快土建工程建設,截止20xx年2月10日,已全面完成生活區房屋建設及混合材料庫等工程建設,完成水泥成品庫頂板支砌10米、滑模庫頂板支砌40米,完成土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348萬元。簽訂設備訂購合同1.1億元,支付第一批主體設備訂購款3870餘萬元,累計完成項目投資6218萬元。預計20xx年10月竣工投產。這些項目的實施和入園建設,對合理開發瀘西資源,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延長產業鏈,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和推進瀘西新型工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20xx年園區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一)紅河森菊公司。20xx年我公司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以拓展市場爲手段,以擴大銷售爲主要任務,迅速扭轉公司流動資金困難局面,全面推動公司全面發展,20xx年國內外實現銷售收入2400萬元,已超過20xx年全年的銷售收入,公司產品國內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山東、福建、江蘇、廣東等省市,國外主要銷往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歐盟、瑞士、美國、南美等國家。由於20xx年的加工原料是20xx-20xx年收購的除蟲菊乾花,其除蟲菊素含量已由1.5%下降到0.6%左右,從而加大了公司的加工成本,給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了極大的虧損,影響了公司的全面、迅速的發展。

(二)粵瀘木業有限責任公司。20xx年生產時間短,所以公司累計生產經營4萬多張中密度纖維板,受到國際金融風暴的影響,中密度纖維板市場發生了變化,造成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加之由於處於試運行階段,生產不正常,達不到生產要求,從而影響20xx年的生產目標。

三、20xx年園區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預測

(一)紅河森菊公司。20xx年公司將在種植方面推廣新品種種植面積,提高畝產值,讓農戶受到實惠;在生產方面將提高產品的質量、生產工藝,注重新產品的研發,通過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贏得市場份額,公司生產的“森菊”牌5%天然除蟲菊素乳油受到國內外客戶的好評,進行產品精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經濟效益有較大的增加,依靠創新技術穩市場;在市場方面將積極開拓市場,提升抵禦風險的能力。目前市場形勢良好,並且公司加大與國內外高等科研院校合作,通過科技創新,其生產的農藥產品已形成獨特優勢,擁有了充足的技術儲備。公司預計20xx年利潤將在中報盈利的基礎上繼續實現盈利。

(二)粵瀘木業有限責任公司。20xx年公司將繼續落實“降本增效“的各項措施,積極進行工藝技術改進,在保證正常生產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新的領域,預計公司的利潤會穩步增長。

四、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95萬噸/年煤焦化項目和日產2500噸新型熟料幹法水泥項目。一是融資速度慢,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項目建設推進不快;二是土地徵用困難。

(二)紅河森菊公司。一是由於20xx年除蟲菊種植面積不大,20xx年收購乾花僅100噸左右,極大的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生產,爲此20xx年急需擴大種植面積以滿足公司生產需要;二是公司在20xx、20xx兩年的主要加工原料是以前的老花,以致公司生產經營收入嚴重虧損,造成公司職工的社會保險、醫療保險費用長期拖欠,職工工資不能按時發放;三是公司前期無形資產投入過大,公司現有廠房、設備已作抵押貸款,現在再向銀行尋求新的貸款較爲困難,造成了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四是我司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

(三)粵瀘木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基本上沒有高學歷的專職技術人員,大部分工人是國小、國中畢業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生產效率,從而削弱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雖然公司已經進行過多次培訓,但是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下步工作計劃

(一)95萬噸/年煤焦化項目和日產2500噸新型熟料幹法水泥項目。一是儘快落實項目建設融資措施,加大融資力度,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扶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項目建設推進工作,確保項目按時投產;二是爲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做好協調工作,確保生產設備同步安裝,使項目如期建成投產。

(二)紅河森菊公司。一是爲解決除蟲菊乾花原料的不足,公司將繼續加大除蟲菊的種植面積。力爭在20xx達到5萬畝以上種植面積,以達到公司正常生產的需要。

(三)粵瀘木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是20xx年公司緊緊圍繞“降本增效”這一目標,狠抓規範運作,把工藝技術改進作爲公司的一項重要任務,努力改善公司的運營狀況,推動公司的全面發展。二是強化市場開發的深度和產品開發的力度,改進和完善生產經營體系和內部保障體系,加大融資力度,全面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三是把工人的培訓作爲我公司的一項首要任務來抓,並積極引進專職技術人員,同時尋求新的戰略合作伙伴,利用現代產業運作和資本運作方式,迅速把中密度纖維板產業打造成巨大的健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