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會計準則的選擇會計方法論文

論文摘要:隨着經濟全球一體化,跨國公司迅猛發展,涉及多方經濟利益的會計準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本文將中日兩國的會計準則進行比較,結合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背景,得出了兩國會計準則的異同及各自優缺點,從企業的角度引申出跨國公司應當如何選擇子公司的會計準則的問題。同時,本文也考慮了周邊環境對企業的潛在影響,簡要的從信息使用者和監管者的角度闡述了子公司所用準則對其產生的影響及其反作用。

跨國公司會計準則的選擇會計方法論文

論文關鍵詞會計準則,合併報表,會計政策,會計方法

一、引言

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意義,不同的國家法律法規、文化環境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各國會計處理與會計準則的不同。而發達的市場經濟、成熟的證券市場離不開完善的會計準則。對於一個企業而言,選擇一個被大衆所認同的對自己有利的會計準則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隨着經濟全球一體化,出現了很多跨國公司,國際貿易和海外服務、製造業務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壯大,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母子公司應當採用同種會計準則,即本國會計準則,還是使用不同會計準則,即子公司遵循所在國的會計準則。

由於會計體系涉及多方面的經濟利益,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以會計準則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

二、中日會計準則的對比與選擇

(一)從企業管理的角度

對於跨國公司而言,下屬子公司處於不同的國家,子公司的自主權也比較大,因此,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就非常重要,而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的最關鍵之處就在於財務控制。統一的財務管理,尤其是對子公司的會計覈算、資金籌集與運用以及利潤分配等實行集中管理,可以使母公司有效的控制處於不同國家的所有子公司、實現管理的有序性,進而帶來整個跨國組織的高效運轉,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因此,母子公司同時採用本國的會計準則是有利於統一控制,實現跨國公司的長遠發展的。

(二)從信息的使用者和監管者的角度

首先,子公司採用和母公司相同的會計準則,會給子公司所在國的投資者造成一定的影響。

沿用上例,中國的會計準則強調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及時性、可靠性。子公司採用和母公司相同的會計準則時,雖然可以充分公允的反應其財務狀況、現金流量和經營情況,但很可能給日本的投資者帶來理解上的困難。

由於日本的公司通常採用平均年度收益的會計處理方法,給人們以收益穩定增長的形象,所以其財務報表很可能並未充分反應當年的實際情況。

那麼對中國會計準則瞭解不多的日本投資者可能就會無法理解不同會計準則下的財務報表,或是認爲該財務報表所反應出的企業情況達不到他的期望值,產生對該公司業績的不信任,導致投資的減少,這就對一個公司的發展有潛在的不利影響了。

其次,子公司與所在國的會計準則不同,會給監管部門帶來困難。無法確立統一的監管標準,難以通過同行當地公司的情況來評價該子公司的經營財務狀況,一旦發生了運行偏差,也很難準確及時的糾正。

另外,由於子公司的經營戰略多由母公司爲之制定,因而可能存在這樣一種狀況:跨國公司跨國界的戰略可能損害子公司所在國的國家利益。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在與跨國公司打交道的過程中往往處於不利的地位,因而更爲迫切地需求在本國的所有公司採用本國的會計準則統一編制財務報表,以便揭示更多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更有效地監督和控制跨國公司的經營活動。

(三)從會計準則的應用的角度

首先,爲了更好的討論會計準則對該跨國公司的影響,我們作一個具體的假設。

假設存在這樣一個跨國公司,其母公司在中國,子公司在日本,母子公司均實行中國的會計準則。

中國的會計遵循“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而日本的會計遵循“形式重於實質”的原則。

1、合併報表的難度和工作量。

不同的會計準則,會增加跨國企業合併財務報表的難度和工作量。由於母子公司不在一個國家,當一個會計年度終了,需要對外披露會計信息會計報表,就會遇到母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的問題。

如果母子公司採用不同會計準則,由於各國在信息的披露程度和披露方式不同,對財務報表編制方法也不同,就會增加跨國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的難度,增加企業的額外支出,同時間接地影響企業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但如果母子公司使用的本來就是同種會計準則,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了,還可以減少編制合併報表的人力物力財力。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使用同種會計準則對於跨國公司來說更有利。

2、信息的可比性。

一般所說的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同一個企業不同期間會計信息的可比,另一方面是指不同企業在相同的會計期間信息的可比。

如果母子公司採用同種會計準則,雖然可以方便母子公司的信息交流以及不同期間的會計信息的比較,但對於子公司來說,由於與所在國所用的會計準則不同,信息的編制口徑不同,就會造成與當地同行業的其他競爭對手進行信息比較的`困難,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和和協調性。

雖然可比性允許一定限度的差異存在,但對於這些差異所進行的適當調節在不同的會計準則下有不同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所以,從信息的可比性出發,對於使用同種會計準則的跨國企業來說是有利有弊的,總體利大於弊。

3、不同的會計政策,尤其是直接影響企業利潤的會計政策,會不同程度的對公司業務的發展造成障礙,影響企業在同業的競爭力。

①稅收

中國的所得稅費用以會計收益爲基礎計算,有兩套會計規則,一套用於稅收,一套用於財務報告,並且要根據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出現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稅款費用和負債。這就導致了兩國間所得稅負擔的不同。

②準備金政策

日本政府允許企業設置各種不同類型的準備金,如證券價格交易變動、退休備付準備金等等,還允許在法定的範圍以外計提折舊準備。

由於上述各種準備金均可以列爲納稅前的受益扣減項目,所以採用日本的會計準則就可以通過準備金項目減少應納稅所得額,間接地獲得稅收優惠,增加淨利潤。

所以,子公司採用中國的會計準則,就必須放棄這一項優惠的會計政策。

4、會計方法的選擇也會影響到企業的利潤,從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①存貨成本計價方法

中國可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多種存貨成本計價方法,而在日本,大多采用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

由於物價呈螺旋式上漲,採用先進先出法,可以降低銷售成本,從而獲得比加權平均法更大的利潤額,

所以,如果子公司採用同母公司一樣的會計準則,就可以選擇先進先出法,這對跨國公司來說是有利的。

②折舊方法

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折舊法也就多種,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直線法或者加速折舊法。但在日本,一般都採用餘額遞減法。

而直線法可以使各期利潤比較均衡,餘額遞減法由於折舊費在前期較多,然後逐年減少,使得利潤前期較小,後期較大。

所以,當日本的子公司採用中國的會計準則時,就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直線法計提折舊,在前期減少折舊費,增加資產負債表上的固定資產淨值,提高淨收入。

③票據

在中國,票據以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計價,在票據期限內確認利息。而日本的票據以面值計價,而且通常爲應收項目和應付票據簽發無息票據,即在票據期限內不確認利息,並常用來代替應收款項,導致應收商業票據的金額幾乎總是大於應收商業賬款的金額。

所以,子公司採用同母公司相同的會計準則,就需要按期付息,並確認更多的金額。

④租賃

中國的租賃分成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兩種,其中經營租賃的租金不資本化,而融資租賃的租金是要予以資本化的。但在日本,則所有的租賃都以經營租賃處理,不存在是否資本化的問題。

所以,選擇中國的會計準則,可以減少當期費用,增加固定資產的確認,不僅使總資產增加,還能獲得更高的利潤,這對跨國公司來說,也是有利的。

5、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①基本財務報表

中國的會計遵循“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基本財務報表包含“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日本的會計遵循“形式重於實質”的原則,基本財務報表包含“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計劃”。

②收入確認

中國只有在現金收回不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時,才確認收入。

日本則不管現金收回的不確定性程度如何,通常都是用分期收款確認方法。

③信息披露

中國的會計準則強調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及時性、可靠性,財務報表可以充分公允的反應其財務狀況、現金流量和經營情況。

但日本的公司由於其通常採用平均年度收益的會計處理方法,給人們以收益穩定增長的形象,所以其財務報表很可能並未充分反應當年的實際情況。

三、其他影響跨國公司會計準則的選擇的因素

通過以上對會計準則的宏觀和微觀對比,我們可以更明晰的瞭解到,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的各自特色,然而,在幫助企業進行更合適的會計準則的選擇的過程中,我們又發現,即使綜合考慮兩國會計準則的異同點與優缺點,並且據此差別調整,也不能完全彌補不同國家所帶來的會計差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財務報表的可比性。由此可見,對於一個跨國公司來說,單單根據會計準則和由此制定的財務報表來判斷其子公司會計準則的選擇,是不夠的。於是,我們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除了準則以外,還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到跨國公司的會計準則的選擇呢?

衆所周知,企業,是存在於社會這個大環境中的,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忽略掉周邊的環境而孤立存在。這就涉及到一個國家的體制環境,例如法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等,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不同,對企業的要求、協調以及控制也就不同,進而可能影響到會計準則的制定、修改和實施,所以,即使不同國家的會計計量得到了重述,實現了會計可比性,跨國公司的業績和會計報告也依然會受到所在國經營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經濟環境和文化背景。

爲了更好的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仍然以中日跨國企業爲例。

1、宏觀管理

(1)日本對企業會計進行規範的法律有三個:《商法》《證券交易法》《稅法》。在日本的三角法律體系中,商法是根本大法,核心是側重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因而涉及的會計準則更注重資產計價,而不是受益計量。證券交易法和稅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商法的補充和展開。證券交易法的重點在於保護股東的利益。而稅法則要求稅收的減免必須納入財務報表中。在稅務申報表上,日本稅法不允許像英美等國家那樣,將報表所列收入調整爲應納稅收入的做法,因此,大多數公司報告的收益和應稅所得基本一致。

(2)我國的會計法規是由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具體分成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和會計規章三個層次。其中,《會計法》是會計法規體系中權威性最強、最高層次的法律規範。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是會計法規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按層次分成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由國務院批准,國家財政部制定。

2、企業文化

要了解日本的會計,必須瞭解日本的企業文化。日本是一個有着強烈文化和宗教根基的傳統社會,其企業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並對它進行了改造,追求和爲貴原則,將日本民族功利和實用主義結合起來。日本的企業信奉家族主義和資歷主義,強調個性發展和個人能力提高,但需以服從集體爲前提。因此,在對外競爭中,日本人羣體意識和相互依賴性較強,較易取得一致對外的凝聚力,使日本企業的發展深受其益。

我國的企業文化起步較晚,但在市場經濟的催生下,我國企業也在傳統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通過兼收世界各國的企業文化,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特色文化,其總體趨勢是國際化、本土化、多元化和人性化。但我國的企業文化發展不平衡,尚未引起廣大管理者的足夠重視,還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從“移植組裝”向“自主開發”階段邁進。

3、發展戰略

中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追求的是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因此中國企業比較重視各種盈利能力的評估,比如利潤率、報酬率或每股盈利率水平。

但是日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戰略重點是在市場環境中保持市場主導地位,開拓新的不斷增長的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追求的是企業在市場中的穩固性。

4、制度

中國和日本之間相關的制度差別在於持有股票的方式不同,日本公司的股票約1/3有財團成員持有,另1/3由財務機構特別是不屬於財團的銀行和保險等公司持有,剩下的1/3股票由個人持有。這種公司之間互持股票的比例之大減少了爲投資者滿意而支付高額股利或公佈逐漸增加的每股盈利的行爲,而這在中國是不常見的。

另外,相較於保持股票的市場盈利,日本的股東更關注於保持緊密的商業聯繫。因此,無論公司的短期市場業績怎樣,他們都會長期持股。與此相比,我國公司的股權更爲分散,投資者更青睞於支付高額股利或公佈逐漸增加的每股盈利的行爲,這也就是我國企業更加註重達到較高的利潤率的原因之一。

5、經營模式

我國的企業的組織形式以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爲主,而日本則多以公司集團的形式經營,即“財團”。每個典型的財團一般有八—十家不同行業的公司組成。公司間通常互相持有股票,一般投資爲25%到30%,作爲提供各主體之間經營聯繫的一種工具。

6、融資環境

銀行通常是日本財團中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大量運用銀行信貸和債務資本爲大型公司籌資,這種情形從中國的角度看來是比較特殊的,而且其公司管理層首先應對的也是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而不是股東。當財團的成員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時,集團內的銀行不會要求立即償還債務,反而會延長債務的償還期。日本的中央政府也會嚴格控制一些活動,有關公司活動的信息主要限制在公司內部以及銀行和政府等其他“內部人”的範圍之內。

而我國公司在進行外部融資時,雖然往往選擇多家銀行進行融資,以獲得有利的利率,但公司一旦陷入財務困境,各銀行都爭先要求公司償債,以免受損失。因此我國的會計慣例十分重視償債能力,尤其是短期償債能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從中日兩國以上差異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僅僅是會計準則的不同,文化、經濟、制度等宏微觀因素的存在,也會對會計計量和財務比率等產生影響,進而關係到會計準則的選擇問題。

由此可見,一個跨國企業要爲其子公司選擇合適的會計準則時,不僅要考慮到所在國的準則實施情況,還要擴散性的瞭解準則的制定、修改機制,瞭解任何可能影響準則或是影響企業財務數據報告的因素。在把不同國家的企業業績進行對比時,我們不僅要依據不同的會計準則調整會計報告,還要充分考慮到企業所處的環境和實施的戰略,也就是說要全面的考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綜合評價企業的獲利能力,纔有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只有確保子總司適應其所在國的發展階段,量身定做出易於被所在國國民接受的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纔可能充分發揮其全球化的效率和本土化的敏捷,以便促進跨國公司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文學,劉瑞文.基礎會計學[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 莊丹.會計準則國際化的成因分析 [J].財政監察,2002(07)

3 常勳,常亮.國際會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4 劉翠英.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日本企業會計原則的比較[J].日本問題研究,1997(01)

5 張銳.日本政府對企業集團的管理[J].經營與管理,1996(08)

6 郝振平.國際會計[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9

7 汪祥耀.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路徑選擇與政策建議.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8 殷世河.不同所有制下的企業文化研究[J].山東科技大學,2009